高三年级班主任要做的四件事

2011-05-28 08:23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
天津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 张 晓

一、宽严有度,师爱育人

师爱是教师基于学生的身体、心理、意志、品质、学业等方面的发展而付出的理智的思想感情。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之爱、亲朋之爱。父母之爱,关心孩子身体、学业的多,关心心理、意志品质的少;亲朋之爱,夸大优点的多,指出缺点的少。有的父母要求孩子过宽,有的要求过严,这些都是缺少教育理智的。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有血、有肉、有情感,更应该有教育理智;要求学生要宽严有度,既不能“心肝宝贝”喊得让人肉麻,也不能冷峻无情使人不寒而栗。

“宽”,是指在保证基本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当然也允许学生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宽”并不意味着纵容,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充分理解。比如某学生因睡过头而迟到了一次,这不是很正常吗?某个男生因一时冲动与别人打了一架,这对于年轻气盛的他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作为班主任要做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正误和最坏的后果,今后避免产生类似问题也就够了。其实,所有这些也是学生们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所要经历的过程。

再说“严”。一旦全班学生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制定出了大家必须遵守的规范和章程,那就要坚决地、不折不扣地去贯彻执行,任何人不得享有特权。如果有悖于这些规范和章程,就要接受严厉的批评,承担相应的责任,付出必须付出的代价。通过严格要求,自习课上窃窃私语、干扰他人的现象几乎消失,在十分安静的环境下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教室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值日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非值日生注意保持教室的整洁,共同维护着共有的家园;爱心使同学们更加团结,更加和谐,班集体凝聚力空前提高;不交作业的少了,主动学习的多了,懒惰的少了,勤奋的多了,于是换来了每一次考试的优异成绩。

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有度,这样才能使学生“活而不散”,有助于他们焕发青春活力,和谐、健康地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教育方法是保证,理智的师爱是灵魂。

二、寓教于乐,赢得信服

班主任简单粗暴,学生貌恭而心不服,心不服则气不顺,气不顺则容易导致思想偏差、行为异常、陡生事端,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教育需要艺术,需要智慧,需要把握契机。面对学生,更多的时候,我们用不着板起严峻的面孔。相反,我们可以根据事件的性质独辟蹊径,温和而幽默地解决问题。例如,针对班里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学习,而不懂得关爱他人甚至挑拨是非、欺负同学等现象,在复习“铁及其化合物”这节课上,我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性质,把铁比喻成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谦谦君子,把三价铁离子比喻成只知索取、自私自利的无耻之徒,把亚铁离子比喻成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的卑鄙小人。幽默的比喻,表明了我鲜明的态度和情感。在笑声中,学生们体会到了该尊重谁、表扬谁,该抨击谁、鄙视谁,使他们的心灵因涤荡而升华。

一次刚下化学课,我突发奇想,喊道:“小伙子们,谁敢跟我比试腕力?”男生们面面相觑,然后推选出了三个腕力最强的男生。我知道,无论比试的结果如何,我都能把我要表达的思想表达出来。第一个男生,被我以2∶0的比分拿下;第二个男生,我稍逊于他,但耍了点小手段,艰难地以2∶1的比分胜出;第三个男生,力量奇大,我根本来不及抵抗,就以0∶2的比分败下阵来。旁观的学生们乐啊、跳啊,一个个兴高采烈。我大声说:“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比赛,使我受到了教育。一直以来,我以为我的腕力强大,鲜有敌手。今天先赢小马,我认为理所当然,因为他的实力确实不如我;靠耍小聪明再胜小楠,不免使我洋洋得意;惨败于小瑞,才使我为过去的自负而感到汗颜。我今天真正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靠耍小聪明是不行的,必须靠绝对的实力。同学们再见。”我笑眯眯地走了,心想:“你们不会不知道我的用意吧。”

一天中午,我发现两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正热火朝天地下着象棋,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休息。我没有勃然大怒,而是面带笑容地把两人带到了办公室。我问:“你们俩谁的棋厉害?我们来个一局定胜负。”于是我和自称“厉害”的那个学生摆开了阵势。下至中盘,我弃马攻杀,一个铁门闩令对手不得不投子认负。我又问:“我们俩谁厉害?”“您厉害。”“不,你布局工整,攻防有序,所以从棋力上说,你更厚实一些。但是为什么我赢了,你输了呢?你们两个想一想,然后告诉我。”过了许久,两个学生还是一脸茫然。“我来告诉你们我为什么能赢吧。其实这是一个战略思想问题。为了达到最终的胜利,我有魄力舍弃位置不好、也就是相对不重要的马,这更有利于我调动其余的子力对你的老将实施攻击。”听完我的分析,其中一位抢着说:“老师,我明白了,为了高考的成功,我们必须有所舍弃!”他把棋子收拾好,往我办公桌的抽屉里一放,充满豪气地说:“老师,考上大学后我们再比输赢!”我哈哈一笑:“我等着你,不见不散!”

三、疏导心理,关注心灵

近年来,高考之路拓宽了,升学难度大大降低。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加强,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高额的上学费用、毕业后难于就业等问题,使很多学生决心考“一本”、“二本”。因此,高考竞争反而愈演愈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不但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而且要承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有些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

具体表现为:精神易兴奋、易激动,常常为了一些小事发怒或与人吵架,控制能力差;情绪紧张,精神有压力,总感到有很多事情要办,急着要去做,即使有条件休息也不能放松下来,自我调节机制出现障碍;用脑稍久便感到疲劳,脑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杂乱,自觉脑子里糊里糊涂记不清事,经常犯困;产生自卑情绪,心理闭锁,不愿与他人交流,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以自己“笨”为理由而逃避。

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必须及时地解决,否则,可能会导致学生一生的不幸。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重在精神治疗。对因心理压力大而患上神经衰弱的学生来说,只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如果在服药的同时,班主任帮助学生逐步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治疗效果会更好。有个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大,精神负担重,经常失眠、头痛,听课效果差,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下滑很快,他为此感到苦恼。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一方面督促他就医,另一方面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陪他打球、聊天,与他交流生活中的感受,帮他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与追求。同时,我及时与他的父母沟通,改善他的生活和休息环境。很快,他的心理平和了,精神状态饱满,学习劲头十足,后来考取了天津医科大学。

2.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对症下药。疏导学生的思想是公认的难题,难就难在教师不易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状态。要做好这个工作,要靠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智慧判断。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个学生解答完一道练习题后,突然对他说:“如果我猜得不错,这几天来你很抑郁、苦闷。”他惊呆了,半天才回过神来问:“我有什么反常的举动吗?”“没有,你掩饰得很好。”“那您怎么知道的?”“因为我是你的班主任。”这样,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于是他向我说出了几天前所发生的所有不快。接着,我对症下药,指导他利用注意力转移法解除心结,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大家不禁要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其实很简单,在他伸手指题的时候,我发现他的右臂上有自残的痕迹,从伤口程度看,大概是三四天前发生的。自残有两类,一类是不良青少年好勇斗狠,另一类是心中愤懑、无处宣泄。就平时了解而言,该生显然属于后者。因此我抓住这个一闪即逝的契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转变观念,改进教法,减轻学生负担。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爱“问题学生”,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极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其智力,培养其能力。不搞题海战术,不挤占学生自由的学习时间。必要的训练题,要注意它的典型性、梯度性。

4.保质保量地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的活动中,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是融合在一起而对活动产生影响的。因此,加强身体素质训练,进而增强心理素质,是克服心理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组织学生做好课间操、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定期组织篮球、足球等对抗赛,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其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调节和松弛紧张的神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左脑与右脑、理智与情感、感知与想象、逻辑与形象得到和谐的发展,最终使学生的心灵建构得以完善与优化。

四、挖掘潜能,激发活力

挖掘学生潜能需要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观察、思考的结晶,是日积月累的迸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研究他们的发展规律,你就有办法使他们各展所长,爆发出令人吃惊的能量,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在年级组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几位任课教师的积极配合下,我对在学习上大有潜力的小宇、小宁、龙泉、小超等七名同学进行个别指导。这个团队的组建,给了学生一种心理暗示,使他们感到自身的价值与能力,激发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然后通过恰当的点拨、指导,使他们如虎添翼,第一次年级考试就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个现象,使我们的信心更足了。后来,借由这几个学生的辐射作用,我们扩大了团队,把其他班的有潜质的学生也吸纳进来。事实说明,挖掘学生的潜能,就能使他们充分地发展。当年,考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的都是该团队的学生,由此结束了我校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无人考上清华大学等名校的历史。

猜你喜欢
班主任心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夸夸我的班主任
心理感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