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

2011-05-28 08:23天津市北辰区实验小学吴作军
天津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师生意识课堂教学

■天津市北辰区实验小学 吴作军

小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实到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逐步形成并日益提高。现仅结合我在实践探索中的体会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敢于和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想象和创造。”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交流互动,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敏捷,他们才能去探索、去创造,真知灼见、创新的火花才会迸发。教师在精心培育学生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可指着课本开宗明义地说:“从现在起,你们就是这本书的主人,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果。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协同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各抒己见,积极活跃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平等探究的和谐氛围中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感知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巩固已取得的收获。

二、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学生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就者,他们是课堂教与学的主人。只有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突出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才能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营造氛围、提供条件。

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首先,教师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型教学模式。如:小学生喜欢游戏和表扬,教师要多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会并运用英语,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四、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水果、蔬菜、职业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猜”的游戏过程中学会并运用相应内容。其次,教师要注意搭建好学生参与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对教科书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要采用师生讨论的办法加以解决。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提倡和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对学生主动探索的表现,教师应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创新的体验。也就是说,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还是自己主动探究而获得的。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如小组合编对话形式,课堂上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奖励为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做情境表演对话时,学生在设计表演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分歧和矛盾,但演好情境对话这一共同愿望却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每个组员都明白,只有相互支持和默契配合,才能使表演成功。表演后,教师作简单的总结和评价,并在黑板上标出分数,以示鼓励。教师对表演过程中学生明显的语言错误不予纠正,留待总结时再指出。表演的总结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通过编、演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听、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形式还有:1.同桌互助式的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互学、互查、互帮、互练。2.四人小组研讨式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理解、归纳和掌握教学内容。3.多人小组协作式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充分提供表现、合作和竞争的机会,促进学生参与学习。

四、培养勤思善问的习惯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建立在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基础上,必须有“不耻下问”的态度。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创新的火花才能在思考中迸发闪烁。教师在设定让学生思考的对象及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好“度”,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后能有一定的收获。

教师要鼓励和倡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明确指出:“问题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而更多地与文化习惯、与教育影响相联系。”学生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也是创造学习的一种表现。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天提一个问题,记在问题本上。无论学生问的问题难易程度如何,我都给予鼓励,提的问题在课上3分钟内前后四人为一组在组内解答,小组内解答不了的问题,全班师生共同解答,特别难答的问题,师生共同课下查找资料,下次课再解答,直到大家对答案都满意为止。我鼓励学生勇于发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补充对话练习,结合上下文,有的空不只一个答案,我就让学生把能填的答案都找出来,找错的也不要计较。从另一方面讲,能引起大家争论的问题,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很好素材。问题越辩越明,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就能在争辩中出现。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应以良好的品质为基础。实践证明:良好的品质是创新的前提。因此要以理想志向教育为主线,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公德、法制纪律、道德品质等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在每节课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这些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创造发明的志向,形成善于创新、敢于尝试、不畏艰险、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把崇高理想和优良的个性品质融于创新教育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挖掘教科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如:结合祈使句的学习,教育学生课上不要向窗外望,不要在墙上乱写、乱画,不要随地吐痰,要遵守社会公德等,使思想教育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展现出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将语言教学与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考虑。如:让学生设计英语小品,不仅是言语组合的过程,也是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构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演能力等都能够同时得到发展。

教师以自身的良好素质品质,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指路灯。”教师的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教师的行为对教育也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人。学生思想单纯、模仿欲强,而教师是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人。世界上没有任何职业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敬业态度、责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的优秀品格将为学生所崇拜和效仿,学生往往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学生的智商不同,个性、家庭、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也不同,教师只有对学生一视同仁,倾注父母般的爱,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聪明和才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如在做练习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审题,审清后书写,书写形式要正确、规范、美观。对需观察的内容,教师要表现出认真仔细的态度,对解决问题要保持反省的态度等。

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一般性的学习方法。一般性的学习方法越扎实,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越宽广。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一蹴而就,必须日积月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如:让学生掌握求知规律,先观察、思考尔后再运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指导学生会读教科书、参考书,进而获得通过自己读书摄取知识的能力。严格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保证。我教育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思考后提问,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到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并重,及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做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书面整洁等。这些习惯综合形成了学风,内化则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指导学习方法的意义还在于教师是对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好当前的学习内容,而且对于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次,当我走进一年级教室,听到一个小女孩说:“Howmanyorange?”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因为这时是课间,并没有上课,我便向说话者那边望去。原来两个女生正在吃橘子,“顺便”说出了这句话。并且她自己也已经加好了答句,她自己手中有一个橘子,“One.”她说。又跑到了同桌那儿,“Two.”,又跑到另外一个男生那儿,说“Four.”,因为那个男生桌面摆放了三个橘子。我这时由吃惊改为了欣慰,原来孩子真的可以用喜爱的语句来“说话”啊!我走到这几个学生中间告诉她们要说“Howmany oranges?”,学生们也很高兴地跟着说“Howmanyoranges?”。他们天生就是模仿者,并且具有极强的模仿力,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学生所模仿的内容,所以为了这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尽量教授更多的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尽量用重点句型拓展出更多的语句,就像今天这样,我们在课上玩游戏似的练习了“Howmany”加很多学过的单词的复数,看,课下就有了“追随者”。帮助学生更多地参与模仿吧!

英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发展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课堂教学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可以为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祖国未来建设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师生意识课堂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