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2011-05-28 08:23
天津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教研生长管理

心如彩虹(李惠虹)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tjhd20y

差异性管理是策略、是手段,而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则是目标。对教师的差异性研究,实际上是满足心理需求的研究。一个人除了对个人权力的欲望、个人地位的追求,更需要的是对“独立人格”的尊重。不同个性的人,有着不同的对外来刺激的承受力,于是管理过程中“表扬”与“批评”的策略显现出非同寻常的威力。不同内外条件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的工作利弊因素,那么工作过程中的有效组合便发挥着不同反响的作用。通过对被管理主体的差异性管理使其获得较大的活动空间,教师自主发展的活力将会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

路漫漫(郭从征)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guo74

教师应该是道德的模范、社会的良心,我们要以自己的存在告诉学生,美好和真实永远存在;我们精神的满足可以警醒功利至上的世人,人生的幸福不仅限于物质的富有和权力的运用。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社会,并以这种积极的心态影响学生和周围的人,要有孔子“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的境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魄力,以自己的存在净化一方环境、美化一片心灵。

风信子(傅剑)博客地址:http://fuchunyi8668.blog.163.com/

以往学科教研也组织过教师集体听课,尽管教师都能准时参加,但到场的教师多半一心二用,有的判作业、有的备课,把自己当成一名听众,很少有人参与到课堂中去,听课成了走形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如今构建新的教研文化,听课应成为一种文化。听课就如同读一本教育教学书——活动的、具体的、在场的书,如果有备而来、仔细聆听、认真记录、不断思考,那么,就会收获满满、喜悦多多;反之,若心不在焉,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书莫若无书。就像余文森教授比喻说,听课前不准备、听课中不记录、听课后不思考,就像天天回家爬楼梯,爬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有几级。要想把这本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活动的书”读好,就要做到“力透纸背”。

我和语文的约会(姜宁)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woheyuwen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简单地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是慢的艺术,从事教育工作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一些成绩,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守住一颗平常心,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一个“真”字。带领孩子们真的去学习,真的去读书,真的去积累,真的去实践。

猜你喜欢
教研生长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生长在春天》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