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沙大爷讲那网改的故事

2011-05-28 08:37张海强
河南电力 2011年9期
关键词:绿豆汤农网大爷

_张 锐 _张海强

“王彦士屯82岁的沙方恕老人,一个人挑着一大桶绿豆汤给我们送过来,真是不容易!”当卫辉市柳庄供电所农电工李殿隆向笔者叙述这件发生在农网改造现场的事情时,笔者心里真有点儿不敢相信。正好他的相机也拍摄下了这一幕,笔者便仔细端详起这位82岁的老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邃的眼睛,很有神。一个人挑着一只装有绿豆汤的水桶和一个装有碗的袋子,正迈着大步向前走……老人这么大的年龄,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做出这么让人感动的事呢?笔者决定到王彦士屯走访一下这位可敬的老人。

辛酸往事

“老沙,在家不?”8月2日,王彦士屯的村电工柴守义领着笔者来到了沙大爷家里。“来啰!”随着这一声应答,沙大爷打开了房门,把我们让进屋坐下。当得知笔者是电业局的员工后,沙大爷明显热情起来,拉住笔者的手说:“你们电业局为我们办了很多好事和实事,真是太感谢了!”“大爷,我得先感谢您啊!您都82岁高龄了,还挑着绿豆汤去看望我们的施工人员!”听到沙大爷反倒先感谢我们,笔者感到不好意思,便赶紧把来这儿的原因告诉他。沙大爷哈哈一笑,说道:“恁说这事啊!不值得一提。跟恁说,1999年俺村第一次农网改造时,俺70岁了还领着一帮人帮忙抬电线杆呢!现在是干不动了。”

1.沙大爷讲述网改后的幸福生活

谈起农网改造,沙大爷便打开了话匣子:“农网改造真是一项惠民的好工程!别的不说,就说去年夏天的时候,俺村当时只有一台变压器,中午、晚上各家空调一开,变压器就受不了,容易出现故障,而且电压低,开个电风扇还没有自己摇蒲扇来风快!没办法,当时村里商量着,按照线路的走径分成3个区域定时供电。”

看到笔者不是太明白,电工柴守义解释道:“那台变压器是100千伏安的,去年夏天用电高峰期最大承载200安电流,远远超过变压器容量。为了避免烧坏变压器,俺和村支书沟通过后,决定分区域分时段供电,各个区域以抓阄的方式来划分停电时段。”

“对对,这还是守义在行,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瞒恁说,去年俺家所在的区域停电时段被划分到晚上9点到12点,可让俺作难了。俺老伴瘫痪了,俺一个人照看。那个时段正是大伙睡觉的时候,天热却没电开空调,俺就用蒲扇给老伴扇着纳凉,一直等到来电开空调后,俺才能去睡觉。”提起这段往事,沙大爷情绪有些低落。

现代化新生活

“老沙,把清早的米汤给我热热端来吧!”正说话,沙大爷的老伴喊他过去热饭。“你们先坐着,俺去热一下饭,马上就过来。”说完,沙大爷走向厨房。

“刚才你说的这个分时段供电的事情,今年没有再发生吧?”笔者问电工柴守义。“那怎么可能呢!前段时间农网改造,把俺村那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换成了160千伏安的,而且又新增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容量绝对够用,还更换400伏低压线路1120米,现在就是连位于村西南角的供电末端,电压都很稳定。空调、电磁炉之类的家用电器随便用,绝对没问题。”柴守义说道。

“大爷,恁用啥热的饭?咋这么快呢?”还没5分钟,沙大爷就回来了,笔者忍不住问。

“呵呵,俺用的是光波炉,热个饭啥的,很快很方便,要不了3分钟!俺村电网改造以后,俺寻思着还是用电方便,还很实惠,所以又添置了几样家用电器。走,带你去参观参观。”看到笔者感兴趣,沙大爷便带着笔者参观起来。

沙大爷指着屋中间一台崭新的柜式空调说:“这空调是才换上的,今年用它来降温,得劲的很。电视、冰箱、空调三大件,这恁都不稀罕,再去厨房看看。”

到厨房后,沙大爷难掩喜色,一件件向笔者介绍起厨房的电器:“这是烧水用的电热水壶,这是炒菜用的电磁炉,这个是刚才热饭用的光波炉,这个是做米饭的电饭锅,蒸米煮稀饭都行。哦对了,昨天俺二孩又带来个电饼铛,你看还没打开包装呢,以后吃烙饼用它就行……俺这农村老汉的生活不比城里人差吧?”

农业增产 农民致富

再次回屋坐下以后,笔者很感慨:“大爷,看不出来,您家真是个电气化家庭啊!”

“恁说这电,真是个好东西。现今社会谁都离不了它。就拿俺农民的老本行——种地来说吧,现在种地灌溉也实现了电气化,拿个卡去井房轻轻一刷,水就出来了,太方便了,和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别。俺村以前浇地用柴油机,一亩地浇一次需要70多块钱,现在改造过以后,用电浇地才需要十几块钱。俺家有6亩地,一年光浇地一项就可节省1000多块钱。现在用电浇地既方便又安全,还实惠!”一谈起种地的事情,沙大爷如数家珍。

2.沙大爷为施工人员送绿豆汤

“俺村2000多亩耕地,84眼井,这次农网改造以后全部实现了用电抽水灌溉。和以前用柴油机浇地一比较,那差别可是大得很。老沙最有体会,他可是个种地能手!”电工柴守义笑着插嘴说。

“哈哈,能手谈不上,就是干了一辈子农活,啥都明白。俺村是平原地带,附近没有水源。这种地就怕浇不上水,俺村84眼井都通上了电后,旱涝保收啊!要说这农网改造带给俺们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守义,咱村现在纺纱厂、水箱配件厂、面粉厂都有几家啊?”沙大爷问道。

“要是连上在家里开的小作坊能有十好几家呢!去年我记得咱村7月份用了7万度电,今年刚抄过表,10万度还冒头呢!”柴守义回答道。

“是啊,肯定比以前要强一千倍一万倍!农网改造是个大好事,它不仅让俺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为俺农民勤劳致富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说了半天连口水也没让恁喝,小张,大爷给你弄点绿豆汤,你也来尝尝!”沙大爷转身便去了厨房。

望着沙大爷忙碌的背影,笔者由衷地感到,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施后,大到一个城市、一个乡镇,小到一个村庄、一户农民的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相信随着农村电网改造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进一步深入与完善,我们的农村电网将会进一步规范,结构会更加合理,会更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采访手记

农网改造改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2011年,卫辉市农网改造工程涉及全市11个乡镇42个行政村,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75.7千米,新建改造400伏线路15.5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台区69个,容量11400千伏安。此项工程的顺利实施,进一步解决了卫辉电网的“卡脖子”问题,为提升全市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供了保障。王彦士屯便是该市农网改造工程涉及的一个村庄。

电灯亮了,电扇转了,机井通了,村里富了,农民乐了。当笔者亲自来到王彦士屯沙方恕老人的家里走访时,才切身体会到农网改造给这位老人和这个小村庄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明白了这个曾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老人,为何在82岁高龄时还要为我们电力施工人员送去解暑的绿豆汤。

猜你喜欢
绿豆汤农网大爷
绿豆汤有诀窍 解毒消暑重在“皮”
我们班的“大爷”是个谜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酒大爷
夏季喝绿豆汤的4个好处
绿豆汤
分析低压集抄系统在农网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农网升级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相序相位错误
周大爷终于同意搬家了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