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赛特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试验

2011-05-30 11:17汪春莲李德寿
养殖与饲料 2011年6期
关键词:赛特公羊月龄

汪春莲 李德寿

青海省海晏县三角城镇兽医站,青海海晏 812200

青海半细毛羊亦称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是以新疆细毛羊、茨盖半细毛羊(后又引进罗姆尼—马尔士半细毛羊)为父本,当地藏羊为母本,用复杂育成杂交培育而成的半细毛羊新品种。大部分青海半细毛羊被毛全白、密度中等,同型毛,毛呈大弯曲,油汗呈白色,羊毛强度好,但其个体较小、产肉性能略差。而陶赛特羊体格大、初情期早、繁殖力强、发育快、产肉性能好,且其生产性能的差异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果选择精液品质良好或者自身是多胎羔的公羊作为种用,可以提高产羔率;第一次产羔时间往往会影响终生的产羔数,如果选择发育快、初情期早的母羊作为种用,这种早熟性也能遗传给后代;如果选择体格大、体质好、抗病力强的公羊作为种用,它的后代也会发挥其优势。为提高青海半细毛羊的生产性能,促进青海省的畜牧经济发展,2009-2010年海晏县从高原地区引进陶赛特公羊5只,与青海半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陶赛特肉用品种羊早熟、生长繁育性能好、肌肉发育良好等特点,通过与青海半细毛母羊杂交,以提高后代羔羊生长发育速度和产肉性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羊

试验组选用引进的陶赛特种公羊5只、青海半细毛生产母羊1 766只;对照组选用青海半细毛种公羊3只、青海半细毛生产母羊561只。于2009年1月 5日-2010年12月30日,采用自然发情、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配种。

1.2 饲养管理

试验羊群基本按当地羊的饲养方式进行饲养,种公羊由专人饲养,选择优质牧场放牧,定时定量饲喂混合精料,配种期间增加胡萝卜、鸡蛋等优质饲料。同时做好试验羊群的疫病防治和驱虫工作。

1.3 项目测定

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所产羔羊各30只,测定其初生、4月龄、6月龄、8月龄等发育阶段的体重和体尺;羔羊8月龄时随机抽样6只,陶半F1代羊(陶赛特和半细毛羊的F1代羔羊)和半细毛羊各3只,集中进行屠宰,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等产肉性能指标。

1.4 数据处理

做好配种记录、各种数据的统计工作,包括发情母羊的登记、种公羊精液品质登记、试验羔羊各月龄体重、体尺数据统计和屠宰测定数据统计,对试验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和经济效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羊体重、体尺变化

试验组初生、4月龄、6月龄、8月龄等发育阶段,平均体高分别比对照组高 3.76、2.34、5.09、9.07 cm,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组重0.60、2.39、2.32和5.80 kg,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看出,陶半F1代羊比青海半细毛羊生长发育速度快,增重明显,详见表1。

2.2 屠宰试验

羔羊8月龄时随机抽样6只,陶半F1代羊和半细毛羊各3只,对2组试验羔羊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试验组羔羊宰前平均活体重、平均胴体重、平均净肉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重4.34、1.24、1.55、8.95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比对照组提高了4.39%。可见,陶半F1代羊相对于半细毛羊来说,发挥出了它自身的优势,详见表2。

表1 试验羔羊平均生长发育体重、体尺测定

表2 试验羔羊8月龄屠宰测定

2.3 经济效益

在同一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8月龄的陶半F1代羊平均胴体重17.20 kg,比青海半细毛羊增加1.24 kg。按当前市场价35元/kg计算,每只羔羊经济收入可增加43.40元。本试验育成陶半F1代羊2 314只,当前出售可增加收入100 428元。2009-2011年预计海晏县共培育杂交羔羊24 610只,3年累计收入可增加1 068 074元。

3 讨 论

青海半细毛羊主要饲育于青海湖四周的一些县市。据英德尔种羊场的资料记载,青海半细毛成年公羊一般体重57.2 kg、成年母羊为37.5 kg,产毛量2.6~4.2 kg,毛长 8.9~9.4 cm,羊毛细度以25.1~29.0 μm为最多,占76.4%~84.8%。

陶赛特羊生长发育快,早熟,全年发情配种产羔。该品种成年公羊体重90.0~110.0 kg、成年母羊为65.0~75.0 kg,产毛量2.0~3.0 kg,净毛率60.0%左右,毛长7.5~10.0 cm,羊毛细度 25.1~29.0 μm,产羔率 137.0%~175.0%。经过肥育的4月龄羔羊,公羔胴体重为22.0 kg、母羔胴体重为19.7 kg。

通过陶赛特羊和青海半细毛羊杂交试验,结果证明,陶半F1代羊比普通的青海半细毛羊生长发育快,其产肉性能、抗病能力、繁育性能、耐粗饲性能等方面表现良好,在青海省海晏县自然环境、气候、饲养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该品种羊可以适应并生存,应全面推广养殖。为更好地发挥杂交一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应进一步杂交选种、提纯,从而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加快养羊业步伐,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

[1]黄丽萍,马章全.无角陶赛特羊和杜泊羊在秦岭地区的繁育效果[A].见:第三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5-7.

[2]逯来章,许海抚,范涛,等.无角陶赛特引种适应性观察[A].见:第三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149-150.

[3]李德寿,杨继明.高寒地区陶赛特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试验效果分析[J].畜牧与兽医,2005(8):26-27.

猜你喜欢
赛特公羊月龄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黄金失窃案
赛特斯SDN经验谈
迷失Z城的传奇探险家
公羊触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