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8例

2011-06-02 08:30徐更华
中国药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内啡肽奥扎纳洛酮

徐更华

(浙江省上虞市中医院内科,浙江 绍兴 312300)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之一。目前由于医疗条件和多种因素的限制,能够在有效治疗时间窗3 h内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仍是少数,尤其在基层医院,大多数患者错过了溶栓复流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处理发病6 h至7 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如何选药是临床面临的问题。我科近年来联合使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纳洛酮注射液抢救脑梗死昏迷患者,观察发现其促醒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急诊科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44例,诊断均符合2008年全国第八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发病时间不超过7 d,排除颅内出血和占位性病变以及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144例患者中,男84例,女60例;年龄50~78岁;伴高血压病88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36例,糖尿病20例。患者均意识丧失,处于昏迷状态,根据其是否有条件反射分为浅、中、深3种程度,其中浅昏迷84例,中度昏迷36例,深度昏迷24例。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给予脱水、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对照A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长春豪邦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80 mg∶100 mL)8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B组经确诊后立即静脉注射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0.4 mg,之后予纳洛酮4~8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经确诊后立即静脉注射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4 mg,之后予纳洛酮4~8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同时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静脉滴注,均为每日1次,直至患者清醒。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患者恢复清醒时间、疗效、不良反应。根据病情发展进程判断疗效,8 h内意识恢复清醒为显效,8~24 h意识恢复清醒为有效,24 h以上意识未恢复清醒为无效。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A组(t=2.66,P<0.05)和对照 B 组(t=2.18,P<0.05),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 A 组(χ2=6.75,P<0.01)和对照 B 组(χ2=5.04,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表1 3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使脑血管阻塞所致的一系列缺血性脑病理生理改变,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能否使血管再通并阻止阻塞加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现代研究认为[1],活血化瘀、通经止痛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具有明显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防止血小板聚集以及去纤、溶栓、调血脂的作用。奥扎格雷钠为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能抑制血栓素A2(TXA2)的生成,降低血栓素 B2(TXB2)水平,使 6-酮 -前列腺素 F1α(6-keto-PGF1α)/TXB2升高,故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血栓扩展和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2],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发生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脑垂体前叶可释放大量的β-内啡肽。β-内啡肽是一种强烈的阿片受体激动剂,与受体结合后可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递质的释放以及神经元电生理活性,从而加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并且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对神经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通道有抑制作用,可导致脑缺血,使脑水肿进行性加重甚至昏迷[3]。纳洛酮具有很强的催醒作用,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与阿片类物质竞争受体,逆转阿片类物质所致意识障碍[4]。庄伟端等[5]报道,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3~10 d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明显降低,患者逐渐由昏迷转为苏醒,且用药越早、效果越好。刘雨前[6]报道,用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患者46例,有效率为8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以上观察表明,纳洛酮对脑梗死有明显的疗效,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目前认为,脑梗死过程中内源性吗啡类物质的释放和积聚,可进一步降低脑梗死周围缺血阴影区的脑血流,抑制该区的神经元冲动,加速缺血脑组织向坏死发展。纳洛酮是通过受体非特异的竞争性拮抗对所有内源性阿片肽受体起拮抗作用,故对脑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纳洛酮还具有高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竞争性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对神经功能的损害作用,降低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过氧化物等自由基的产生,减少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逆转钙离子、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升高等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作用,并可能增加内源性脑保护因子的活性而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本观察结果表明,对于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联合使用的效果显著,催醒快,使用方便,且无毒副作用。因此,在急诊抢救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时,早期、足量、持续联合使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纳洛酮值得临床推广。

[1]张明柱,李春亮,郑海军,等.克林澳联用丹参酮对脑梗死血流变、血脂的影响及疗效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8):965-966.

[2]李文华,刘一尔,伍 龙.奥扎格雷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2):932.

[3]沈华明.β-内啡肽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册,1998,15(5):239-241.

[4]徐叔云.临床药理学(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1.

[5]庄伟端,许端敏.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病人血浆β-内啡肽动态变化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7):455-456.

[6]刘雨前.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实用神经病杂志,2005,8(2):67.

猜你喜欢
内啡肽奥扎纳洛酮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动物体内也产生兴奋剂吗?
内啡肽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血栓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