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全身麻醉插入喉罩中的应用

2011-06-02 08:30郑金娣
中国药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胶浆喉罩卡因

郑金娣

(浙江省湖州市双林人民医院麻醉科,浙江 湖州 313012)

全身麻醉在各大中型医院广泛开展,并有逐步取代中高位硬膜外麻醉的趋势。但气管插管会带来严重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喉罩自20世纪80年代发明以来,在很多医院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成为除气管导管外最重要的全身麻醉用通气装置[1]。而喉罩通气罩囊内压力过高和持续时间过长可显著增加患者术后咽痛、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直接降低患者的手术满意度[2-3]。盐酸丁卡因胶浆是一种半透明流动性胶浆剂,用于气道表面麻醉时既有麻醉止痛作用,又能作为润滑剂使用。笔者在全身麻醉插入喉罩时应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降低心血管反应、增加患者对喉罩的耐受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择期手术行全身麻醉的患者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18~76岁,排除术前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和插管困难的患者,置入喉罩操作者均为熟练工作人员。患者术前均禁食8~10 h,术前30 min肌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商品名长托宁)0.5 mg。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观察组在一次性喉罩表面涂抹1支盐酸丁卡因胶浆(商品名利宁凝胶,规格为5 g/支,西安利君精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对照组未作相应处理。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方法和术中维持方法一致,麻醉诱导均采用芬太尼0.002~0.005 mg/kg,丙泊酚1~2 mg/kg,罗库溴铵0.6~1.2 mg/kg;在明视下置入喉罩,喉罩置入后接微量泵静脉输注丙泊酚4~12 mg/(kg·h),静脉间断注射罗库溴铵,术中维持呼吸12次/min,潮气量8~10 mL/k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 Hg。

1.3 检测指标

采用无创多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插入喉罩前后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观察并记录患者插入喉罩时是否有呛咳、意识恢复、烦躁、屏气,挤压气囊时是否有烦躁、屏气,是否需使用降压药乌拉地尔,拔完喉罩是否有咳嗽,以及拔完喉罩后心血管恢复至基础值需要的时间。拔喉罩后喉部不适评分参照气管插管拔管后不适评分标准[4],即Ⅰ:0~2分,无不适,发音清晰;Ⅱ:3~4分,轻度不适,发音尚可;Ⅲ:5~6分,有轻度异物感或疼痛,发音困难;Ⅳ:7~8分,异物感或疼痛明显,发音明显困难,不愿回答问题;Ⅴ:9~10分,异物感或疼痛剧烈,不能发声。术后第2天咽喉部仍有异物感或疼痛明显,发音明显困难者,需要接受雾化吸入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 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插入喉罩前和插入喉罩时以及拔喉罩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插入喉罩后5 min,对照组血压和心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插入喉罩前后各时点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在插入喉罩时均无呛咳;挤压气囊时观察组仅3例患者出现烦躁,对照组有20例出现烦躁、16例出现屏气,6例接受乌拉地尔治疗,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术后回访,观察组患者对置入喉罩时操作无不良记忆,对照组有5例出现记忆;拔喉罩后心血管恢复至基础值时间,观察组为2 min,对照组为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术后喉部不适情况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无术后喉部不适评分为Ⅳ和Ⅴ以及需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表明丁卡因胶浆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术后喉部不适以及需要雾化治疗的发生率。

表1 两组患者插入喉罩前后各时点心血管反应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插入喉罩前后各时点心血管反应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检测指标 插入喉罩前 插入喉罩时 插入喉罩后5 min 拔喉罩时 拔喉罩后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心率(次/min)观察组118.57±12.48 68.83±8.10 78.70±12.10对照组117.21±14.31 63.75±9.40 77.05±9.92观察组110.17±12.30 65.87±11.33 80.21±12.52对照组115.75±19.12 66.80±15.68 74.25±12.23观察组108.74±9.82*60.87±3.67*71.78±7.54*对照组140.23±11.20 74.25±10.85 97.78±10.09观察组120.72±8.92 72.83±8.92 88.30±4.19对照组129.12±13.12 72.95±10.36 77.30±7.95观察组125.73±7.29 75.56±3.62 94.25±5.12对照组138.33±12.12 87.95±9.70 96.10±10.29

表2 两组患者拔喉罩后喉部不适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在行喉罩全身麻醉时,当喉罩套囊内压高于咽喉部黏膜平均毛细血管灌注压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可引起局部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缺血损伤,从而导致咽喉痛、声嘶、吞咽困难等术后并发症。而喉罩套囊内压的过度升高还可能压迫毗邻神经引起损伤,如舌神经损伤通常表现为舌前味觉和感觉丧失,舌下神经损伤表现为吞咽困难,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盐酸丁卡因胶浆为局部润滑麻醉镇痛药,内含1%盐酸丁卡因和适量的杀菌剂、润滑剂,经腔道黏膜或皮下吸收产生腔道或体表局部麻醉作用,应用范围较广,使用方便,每支5 g,一般人用1支就可起效,既避免了交叉感染,又便于掌握剂量,用量低于中毒剂量(6 g);由于含润滑剂,可使器械顺利插入,转动自如,且视野清晰。全身麻醉诱导置入喉罩极易引起心血管的不良反应,普遍认为胶质导管刺激咽喉部位,反射性兴奋交感和肾上腺系统,致心动过速、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和加重心肌缺血,甚至脑血管意外[5]。胶质导管极易损伤咽喉部,轻者诉咽部异物感、疼痛感,或引起咳嗽,重者致切口破裂,甚至咯血痰、肺炎以及声带肿胀导致呼吸道梗阻。而喉罩四周接触的

都是黏膜,时间长了易对黏膜造成损伤。盐酸丁卡因胶浆涂抹于喉罩表面后经腔道黏膜吸收,引起腔道局部麻醉[6],并对腔道起润滑或湿润的作用,从而对气道产生保护作用。本研究中,插入喉罩即刻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率、血压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无创血压监测时间滞后所致;但在插入喉罩后5 min有显著差异,其余各时点变化也无差异。在气管耐受方面,两组插入喉罩时均无呛咳;意识恢复后挤压气囊时,观察组发生烦躁3例,无屏气者,对照组发生烦躁20例,屏气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无使用乌拉地尔的患者,血液动力学较快恢复稳定,术后未出现咳嗽,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丁卡因胶浆为水溶剂,其直接润滑作用也可减轻喉罩对气管黏膜的机械损伤,大大降低喉部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喉罩全身麻醉中,于喉罩表面涂抹盐酸丁卡因胶浆能够提供更平稳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和更短的麻醉恢复时间,使全身麻醉更能顺利、安全地进行,保障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1]Brimacombe JR.喉罩麻醉原理与实践[M].岳 云,田 鸣,左明章,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0.

[2]Chan TV,Grillone G.Vocal cord paralysis after laryngeal mask airway ventilation[J].Laryngoscope,2005,115(8):1 436-1 439.

[3]Maino P,Dullenkopf A,Bernet V,et al.Nitrous oxide diffusion into the cuffs of disposable laryngeal mask airways[J].Anaesthesia,2005,60(3):278-282.

[4]庞亚平,常玉林,王芝静.丁卡因胶浆对气管插管术后咽部不适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1):59.

[5]孙凌灵,何湘平,张 玲.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在诱导插管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3):199-200.

[6]李小葵,宋晓红,李天佐,等.鼻腔黏膜应用含肾上腺素的丁卡因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2):2 010-2 013.

猜你喜欢
胶浆喉罩卡因
填料指标对沥青胶浆粘结性能的影响研究
高黏改性沥青胶浆黏弹性力学行为分析
不同损伤度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胶浆自愈合行为研究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胶浆的分类和在服装印花中的应用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探讨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