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式熏灸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2011-06-07 12:04秦黎虹杨骏汪德龙汪泓顾光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灸法器具杀菌

秦黎虹,杨骏,汪德龙,汪泓,顾光



炉式熏灸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秦黎虹,杨骏,汪德龙,汪泓,顾光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肥 230031)

针灸器械;灸法;炎症;炉式熏灸器

传统灸法认为燃烧艾绒对人体穴位进行热刺激和药理刺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用以治疗多种虚寒性疾病,近年来灸法治疗实热炎症也显现出它的优势。温和灸是最常用的施灸方法,但是目前临床使用的温和灸法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艾绒或艾条会很快燃尽,而艾灸热量有很大一部分散失,故热力不能持久和深透;二是手工操作既繁琐又浪费人力,临床医师不愿使用;三是烟灰脱落易烫伤患者,存在安全隐患。故灸法的应用及发展受到限制。

炉式熏灸器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外用熏灸器具,克服了传统温和灸的不足,该器具的研发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逐步改进,不断创新,历经了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现已全面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现将该器具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 器具介绍

炉式熏灸器以其外形类似微型的煤炉而命名。其材质多用金属制成,上部有炉盖及管道出烟口,下部为带风门的炉体,炉体内部有漏网。出烟管道下粗上细,炉体的风门能随意开关,可以控制罐内燃烧物燃烧的速度和温度。需要使用时,将炉盖打开,艾条折成数段置入炉内点燃,加盖燃烧后取其烟,将出烟管道上口对准病灶或穴位处,距离施灸部位5 cm左右,依据患者情况决定施灸的时间。

2 临床应用

2.1 治疗特异性炎症

如外科浅表性感染,如甲沟炎,指、趾头炎,疔疮,疖肿,皮肤外伤、溃疡,压疮,带状疱疹,糖尿病足等。

首先清创,患处清洗,常规消毒,有红肿瘀血者,用三棱针或粗毫针点刺病灶最痛处,放血数滴;有水泡者,用毫针刺破放出水;已化脓者先行引流,并采集脓液标本送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再清除脓液及分泌物;甲沟炎伴嵌甲或甲下积脓者,须剪除病侧的小部分指(趾)甲,慢性甲沟炎而致肉芽增生者,剪除增生部分。

再予熏灸,将炉式熏灸器打开顶盖,放入3~5段长约4 cm的清艾条点燃,盖上顶盖。艾烟即可经烟道上行而出,手持把柄,将出烟口对准病灶处熏灸。出烟口与病灶的距离依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一般相距2~5 cm。每次熏灸时间30~50 min,主要依据致病菌的种类而定(参见实验结果及讨论)。熏灸后用消毒纱布敷盖患处。每日治疗1次,急性感染者5次为1个疗程,慢性感染者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患处保持清洁干燥,不宜浸水、受潮,尽量抬高患肢。

2.2 治疗非特异性炎症

如急、慢性骨关节炎;骨折后患肢肿痛、瘀斑;急、慢性软组织的损伤疼痛肿胀及劳损;皮神经炎症,疼痛,麻痹,肌无力等。

患者选择舒适体位,暴露病灶部位,常规消毒,有红肿瘀血者,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点刺病灶最痛处,放血数滴;有水泡者,用毫针刺破放出水;无皮肤破损者,无需清创,熏灸方法同上述。

3 实验观察

以熏灸抑杀菌试验为例,观察熏灸器组与艾条悬灸组抑杀菌疗效差异。

3.1 材料和方法

将大肠杆菌接种在中国蓝培养皿上,金黄色葡萄菌、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分别接种在皿平板上,分两组放入两个相同的清洁容器中,分别行艾灸实验。

3.1.1 炉式熏灸器组

将50 g艾条(2支)折断,放入熏灸器中点燃,将烟收集在上述一个容器中,分别于熏后10 min、20 min、30 min、50 min、60 min时取出培养皿,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24 h。

3.1.2 艾条熏灸组

将两只艾条同时点燃,使其燃尽,将烟收集在另一个容器中,于上述同样的时间分别取出培养皿,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24 h。

3.2 实验结果

结果提示,使用炉式熏灸器艾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抑杀作用,随着熏灸时间的延长,其抑杀菌范围增大,使用炉式熏灸器的抑杀菌效能明显优于艾条熏灸组。详见表1。上述实验重复3次,结果均相同。

表1 两种方法抑杀菌对比试验

注:表中“+”表示有细菌生长,“-”表示无细菌生长

4 结果与讨论

4.1 炉式熏灸器的特点

①灸量可控,投掷的艾条数量可以是1支或数支,放在器具内同时点燃燃烧,熏灸的燃料可控;②风门大小可控,控制进风的流量,决定燃烧的速度;③出烟口径可控,出烟管可变更,可粗可细,对单位面积的出烟浓度可控;④温度可控,通过管道加长或缩短,可以控制出烟的温度。

4.2 炉式熏灸器的优点

熏灸的目的性更强,不同的病例掌控不同的熏灸时间,如对非特异性炎症可根据急性或慢性病例,调整熏灸的时间;对特异性感染的病例,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数据和结果,确定熏灸的时间。临床和实验证明,与传统的温和艾灸方法相比,炉式熏灸器的效能比更高。

炉式熏灸器的使用,极大地减少人工操作艾灸的精力和时间,灸器放好位置之后,固定熏灸的穴位,病灶的距离,由患者自行完成灸治过程。

4.3 炉式熏灸器使用注意事项

①灸器使用时操作者可离开,但不可无限制,每次使用时间在30~50 min,其间应有间断巡视;②熏灸一段时间后,罐体发热,拿持时注意避免烫伤;③熏灸治疗室应配有换气扇,保持空气流通。

80年代初至今,我们应用炉式熏灸器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数千例,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该疗法还获得安徽省级科研成果奖。近年来炉式熏灸器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除治疗特异性炎症外,还可以治疗多种非特异性炎症、劳损、浅表外伤等。炉式熏灸器因其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携带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诊所、家庭。炉式熏灸器现在已经申报了国家专利,在知识产权方面也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2011-06-25

R245-33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10.718

1005-0957(2011)10-0718-02

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2009ZY18)

秦黎虹(1956 - ),女,主任医师,Email:qinlihong1027@ yahoo.com.cn

猜你喜欢
灸法器具杀菌
果汁饮料如何杀菌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古代器具灌农田
冷杀菌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食品工厂的洗净杀菌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