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对石煤钒矿孔结构的影响

2011-06-12 06:08何东升冯其明张国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中孔回线等温线

何东升,冯其明,张国范

(1.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0 引 言

石煤是我国储量巨大的低品位钒矿资源,石煤提钒最早采用的工艺为添加氯化钠焙烧-水浸工艺,该工艺污染严重且钒回收率低.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些新的石煤提钒工艺,主要有氧化焙烧—酸浸—溶剂萃取—沉钒—制精钒工艺[1]、氧化焙烧—碱浸—溶剂萃取—沉钒—制精钒工艺[2]、低钠复合添加剂循环氧化焙烧—水浸—酸浸—离子交换—沉钒—制精钒工艺[3]、钙化焙烧—低酸浸出—离子交换—制精钒工艺[4]以及直接酸浸—溶剂萃取—沉钒—制精钒工艺[5]、加压酸浸—溶剂萃取—制精钒[6]等.石煤提钒工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焙烧后浸出,一类是不焙烧直接浸出,目前以前者为主.焙烧与浸出一样,是石煤提钒的关键环节.石煤物料在焙烧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变化,矿石颗粒孔隙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由于相关的热解、氧化反应大多是在颗粒内部的孔隙中进行,孔隙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反应的进行.石煤焙烧渣需进入浸出环节,在浸出过程中,化学反应多发生两相界面上,而反应界面多少与孔结构相关,若焙烧渣裂隙或孔隙发达,则有利于浸出剂离子(如H+)扩散,有益于浸出反应的进行[7-8].本文针对焙烧过程中石煤孔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1 实 验

1.1 样 品

石煤矿样来源于湖南某地,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石英,其次为伊利石、高岭石、黄铁矿及方解石等,有机碳含量18%左右.

1.2 方 法

石煤矿石经过破碎、磨矿后,75.2%小于0.075 mm.每次取30 g石煤原矿,装入耐火瓷舟中,置入马弗炉中焙烧一定时间后取出瓷舟,冷却,取样,对样品进行孔分析.测试仪器为美国Quantachrme公司Autosorbi/monosorb自动比表面分析仪.在77 K温度下测定样品的N2吸附性能,测定前在300 ℃真空脱附3 h,用BET法计算比表面积,用BJH法、HK法分别计算中孔和大孔分布、微孔分布.

2 结果与讨论

研究结果[9-10]表明,石煤焙烧过程中,随焙烧温度提高,会先后发生有机质氧化、黄铁矿氧化、方解石分解、石英相变等.焙烧温度超过800 ℃时,颗粒之间开始发生轻度“熔融”粘结现象;焙烧温度提高,物料“烧结”.选取了不同温度段两个温度点(750 ℃与1 050 ℃)焙烧渣,进行孔分析,与原矿进行对比.1 050 ℃焙烧渣因为焙烧温度过高,有低熔点物质生成,产生液相,焙烧渣形成“玻璃体”,浸出率极低[9].

2.1 石煤原矿孔结构

2.1.1 吸附等温线 根据吸附-脱附等温线结果,可以获得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和孔类型等信息.吸附等温线主要有六种类型[11],图1为石煤原矿吸附-脱附等温线,该等温线符合Ⅲ型吸附等温线特征,即气体-固体之间微弱相互作用的特征曲线.

根据图1,吸附分支在P/P0<0.5段,吸附量随P/P0增加,变化较小;在P/P0>0.5段,随P/P0增大,吸附量逐渐增加;相对压力接近1时,吸附量急剧增加.脱附分支在P/P0<0.95时开始与吸附分支分离,在P/P0=0.5处陡降,在P/P0<0.5段和吸附分支基本重合.脱附分支和吸附分支分离形成较明显的H3型吸附回线.

图1中,在P/P0<0.5段,吸附分支与脱附分支基本重合,即没有形成吸附回线,说明在较小的孔径范围内,多为一端闭合的孔[12].在P/P0>0.5范围,出现较明显的吸附回线,这说明在较大孔径范围内,一端闭合的孔较少.一般来说,平行板壁狭缝状开口毛细孔和墨水瓶状孔会形成H3型吸附回线[13].也就是说,石煤原矿中,孔径相对较小的孔,大多是一端闭合的孔,孔径相对较大的孔,大多是墨水瓶状孔或平行板壁狭缝状毛细孔.

图1 石煤原矿N2吸附-脱附等温线

2.1.2 孔分布 孔分布是孔结构重要特征之一,比表面积、微孔中孔体积比、微孔中孔平均半径,都可以由孔分布信息计算出来[14].依据孔的平均宽度,孔可分为微孔(<2 nm)、中孔(2 nm~50 nm)和大孔(>50 nm).

图2为BJH法解析石煤原矿中孔分布曲线,由图2可看出,原矿中孔较多,大孔较少,且大部分中孔孔径为4 nm左右.图3为HK法解析解析石煤原矿微孔分布曲线, 1~1.8 nm大小的微孔含量较多,峰值对应的孔径为1.3 nm.由此可见,石煤原矿中同时存在微孔、中孔和大孔,中孔最多,微孔次之,大孔较少.大孔主要是原生孔、外力孔、矿物质孔和气孔,中孔大多是链间孔,微孔则主要是分子结构孔[15].

图2 BJH法解析石煤原矿中孔分布

图3 HK法解析石煤原矿微孔分布

2.2 750 ℃焙烧渣孔结构

2.2.1 吸附等温线 图4为石煤750 ℃焙烧渣N2吸附-脱附等温线.图4中, 在P/P0<0.9左右范围内,吸附量变化不大;P/P0>0.9后,随相对压力增加,吸附量急剧增加,等温线陡起,这可能是因为气体发生凝聚.在图4中,存在吸附回线,回环比较狭窄,为非典型回线,属于H3和H4两种回线的叠加.P/P0在0.5~0.9范围时,吸附分支和脱附分支都接近水平;P/P0在0.9~1范围时,吸附分支和脱附分支都变为近似竖直.由此可知,石煤750 ℃焙烧渣中既有一端封闭型孔,也有两端开口型孔.

2.2.2 孔分布 图5、图6分别为BJH法、HK法解析石煤750 ℃焙烧渣孔分布曲线.由图5、图6可以看出,750 ℃焙烧渣中孔较多,大孔较少,最可几孔径约为3.8 nm,微孔以1.0 nm左右孔径的孔为主.与未焙烧的石煤原矿相比,750 ℃焙烧后,矿石中孔分布状态变化不大,还是以中孔和微孔为主,但微分孔容减小.

图4 750 ℃焙烧渣N2吸附-脱附等温线

图5 BJH法解析750 ℃焙烧渣中孔分布

图6 HK法解析750 ℃焙烧渣微孔分布

2.3 1 050 ℃ 焙烧渣孔结构

2.3.1 吸附等温线 图7为石煤1 050 ℃焙烧渣N2吸附-脱附等温线,观其形状,其属于Ⅲ型等温线.由图7,在P/P0<0.9范围内,吸附量几乎无变化;P/P0为0.9~1.0范围时,吸附量急剧增加.与石煤原矿及750 ℃焙烧渣不同,1 050 ℃焙烧渣吸附-脱附等温线中没有吸附回线,说明该样品中绝大多数孔是一端闭合的孔,两端开口的孔或者墨水瓶状的孔几乎没有,可见,石煤原矿中两端开口的孔在1 050 ℃焙烧后变为闭合型孔.

图7 1 050 ℃焙烧渣N2吸附-脱附等温线

2.3.2 孔分布 图8为BJH法解析的1 050 ℃焙烧渣中孔分布曲线.由图8可知,样品中孔容量很小,孔容量数量级为10-5mL/g,远小于石煤原矿及750 ℃焙烧渣孔容量(分别为10-2mL/g和10-3mL/g),可见,样品中孔数量很少.根据图8,样品以中孔为主,孔尺寸主要分布在3.4 nm和4 nm左右.

图8 BJH法解析1 050 ℃焙烧渣中孔分布

图9为HK法解析的1 050 ℃焙烧渣微孔分布曲线,曲线上有两个峰值,对应的孔尺寸分别为1.2 nm和1.6 nm.由图9可知,1 050焙烧渣微孔分布广泛.

图9 HK法解析1 050 ℃焙烧渣微孔分布

表1为石煤原矿、750 ℃焙烧渣和1 050 ℃焙烧渣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平均孔径比较.表1中,750 ℃焙烧渣与石煤原矿相比,比表面积减小,总孔容略有增加,平均孔径由13.69 nm增加到21.36 nm,说明750 ℃焙烧后,石煤中微孔数量减小,中孔数量有所增加.原因可能是在焙烧过程中有机质发生氧化反应,有机质中的微孔随之消失,且形成一些中孔大小的孔腔.

表1 焙烧渣与石煤原矿孔参数比较

1 050 ℃焙烧后,比表面积、总孔容都显著减小,比表面积仅为原矿的1/30,总孔容为原矿的1/14,说明焙烧过程中大量微孔和中孔消失,孔数量大幅减少.原因是由于焙烧过程中颗粒熔融,使颗粒内部的孔隙闭合,另一方面是由于生成液相,颗粒内部的孔隙被液相所填充.1 050 ℃后,平均孔径约为焙烧前2.16倍,这是因为高温下物料烧结,形成少数直径非常大的孔腔,使平均孔径增加.

3 结 语

石煤原矿中主要以中孔为主,大孔较少,最可几孔径为4 nm,中孔主要是链间孔.原矿在750 ℃焙烧3 h后,有机质中的微孔消失,微孔数量减小,中孔数量增加,平均孔径增加.原矿在1 050 ℃焙烧3 h后,大量微孔和中孔消失,仅剩少量大孔,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大幅降低.焙烧温度对焙烧渣孔隙结构有显著影响,焙烧渣孔结构与其浸出性能之间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鲁兆伶.用酸法从石煤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J].湿法冶金,2002,21(4):172-183.

[2] He Dongsheng, Feng Qiming, Zhang Guofan, et al. A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technology of vanadium extraction from stone coal[J]. Minerals Engineering, 2007, 20(12): 1184-1186.

[3] 陈铁军,邱冠周,朱德庆.循环氧化法石煤提钒新工艺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8,33(4):454-458.

[4] 邹晓勇,彭清静,欧阳玉祝,等.高硅低钙钒矿的钙化焙烧过程[J].过程工程学报,2001,1(2):189-192.

[5] 李晓健.酸浸-萃取工艺在石煤提钒工业中的设计与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2000,16(3):21-23.

[6] Li Minting, Wei Chang, Fan Gang, et.al. Extraction of vanadium from black shale using pressure acid leaching [J]. Hydrometallurgy, 2009, 98(3~4): 308-313.

[7] 王力军,罗远辉,高洪山,等.难处理金矿二次包裹现象研究[J].稀有金属,2005,29(4):424-428

[8] 何东升.石煤型钒矿焙烧-浸出过程的理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9] 何东升,冯其明,张国范,等.含钒石煤氧化焙烧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19(1):195-200.

[10] 何东升,冯其明,张国范,等.石煤空白焙烧过程热力学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11):46-49.

[11] Rouquerol F, Rouquerol J, Sing K. Adsorption by Powders and Porous Solids, Principles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M]. Academic Press, Harcourt Brace& Company, 1999.

[12] Brunauer S. Pore Structure of Solids[J].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76, 48(4): 401-405.

[13] Dubinin M M. Fundamentals of the theory of adsorption in micropores of carbon adsorbe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adsorption properties and microporous structures[J].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89, 61(11): 1841-1843.

[14] Kowalczyk P, Gunko V M, Terzyk A P, et al. The compar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of mesoporous activated carbon fibers[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3, 26(1~4): 67-77.

[15] 张慧.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J].煤炭学报,2001,26(1):40-43.

猜你喜欢
中孔回线等温线
无接地极直流输电线路金属回线选型设计
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大地金属回线转换策略
航空发动机维修中孔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8字形载流方形回线的空间磁场分布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突破等温线判读中的难点
不同回线瞬变电磁测深数据归一化校正
沸石与γ-氧化铝吸附氟离子等温线的线性和非线性方法比较研究
玉米吸湿特性及其等温线类型研究
中孔沸石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向家坝二期泄水坝段中孔混凝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