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良、恶性上皮肿瘤中△Np6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1-06-20 07:06李胜水许华张凤梅李双标刘岩张霖
中外医疗 2011年36期
关键词:鳞状尿路膀胱癌

李胜水 许华 张凤梅 李双标 刘岩 张霖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 河北沧州 061001)

p63是抑癌基因p53家族的新成员之一,包括TAp63和△Np632种异构体。近年来研究显示△Np63其在人膀胱癌、鼻咽癌、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卵巢癌中表达升高[1~4]。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膀胱良、恶性上皮肿瘤中△Np6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旨在探讨△Np63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2005年至2011年经手术切除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经膀胱癌50例(包括4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9例膀胱鳞状细胞癌),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8例及膀胱切开取石术及开放前列腺切除患者的正常膀胱黏膜10例。膀胱癌病理分级按世界卫生组织(WHO)1998年标准确定,低级别(0~1级)24例,高级别(II-III级)17例。临床病理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UICC-TNM)标准确定,浅表性肿瘤(Tis-T1)22例,浸润性肿瘤(T2-T4)19例。

1.2 主要试剂

鼠抗人△Np63单克隆抗体(浓缩液)(Santa Cruz公司)、S-P免疫组化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方法

一抗△Np63工作液配比为1∶200,采用SP法染色(按试剂盒说明书),DAB显色。苏木素复染。以已知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做阳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做为阴性对照。

1.4 结果判定

由两位病理科医生在临床和病理资料不知晓的情况下进行观察,两位观察者重复观察同一张病理切片并进行结果判定。光镜下△Np63定位于细胞核,阳性染色为棕黄色颗粒。随机选择5个高倍视野,计数500个肿瘤细胞中阳性着色的细胞数,阳性表达率(PI)=(阳性表达肿瘤细胞数/500)X100%,PI<25%为阴性,PI≥25%为阳性。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Np63在各组中的表达及与膀胱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膀胱良、恶性上皮肿瘤中△Np63的表达

△Np63在正常膀胱黏膜、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及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10)、37.50%(3/8)和80.00%(40/50)。膀胱癌组织中△Np63表达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见表1。

2.2 △Np63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

膀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组织中△Np63的阳性表达率为94.12%(16/17),显著高于低级别组66.67%(16/24);随着浸润程度的增加,△Np63的阳性着色强度增强,阳性表达率亦升高(P<0.05),见表2。

2.3 △Np6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与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9例膀胱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p63阳性表达率为88.89%(8/9),高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78.05%(32/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表1 膀胱良、恶性上皮肿瘤中△Np63的表达[例(%)]

表2 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Np63的表达

表3 膀胱尿路上皮癌与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p63的表达[例(%)]

p63是肿瘤抑制基因p53家族的一个新成员,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q27~3q29区,包含15个外显子,2个独立的启动子。研究发现在哺乳动物中p63对于胚胎外胚层发育,上皮干细胞的增生、生长,上皮组织的发育、分化和形态发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有TAp63和△Np632种亚型。其中,没有反式激活域的亚型△Np63不能激活下游基因,以显性失活的方式促进肿瘤的发生,是p63在肿瘤中的主要表达形式[5]。关于p63在膀胱肿瘤中发挥的作用,多数学者认为△Np63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表达增加,主要充当致癌基因。Park等[6]应用RT-PCR方法检测发现正常膀胱组织中△Np63检测不到或极低,而47例膀胱癌中呈异常过量表达。殷舞等[7]在mRNA水平检测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以△Np63为主,且其表达的减少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谷化平等[8]的研究发现随着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高、肿瘤复发以及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p63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随之显著增高(P<0.05)。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膀胱癌组织中△Np63表达阳性率为80.00%,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分布,且主要为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膀胱良性肿瘤及正常尿路上皮,表明p63蛋白主要存在于正在增殖或具有增殖能力的膀胱尿路上皮细胞中,与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恶性转化以及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此外,与已报道文献一致[9],我们发现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升高,△Np63的阳性表达率亦随之升高。Urist等[10]的研究发现膀胱鳞状细胞癌△Np63亚型持续高表达,伴幼稚细胞增多,推测△Np63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分化成熟而促进肿瘤发生。我们的实验中收集到的9例膀胱鳞状上皮癌中有8例△Np63呈阳性表达,阳性率高于尿路上皮癌组,但因病例数量有限、样本例数相差较多而尚未发现显著差异。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受因素影响,涉及众多基因及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Np63在膀胱肿瘤中所扮演角色,以及是否有与其相关的其它生物学指标与之协同发挥作用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8,11]伍季等[9]的研究表明,△Np63与VEGF呈正相关,前者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发挥促癌作用;后续研究显示[12]△Np63与p53、Ki-67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Np63通过抑制p53基因功能和促进细胞增殖发挥一定的促癌作用。当三者均出现高表达时,提示膀胱癌预后不良。总之,△Np63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高表达预示级别升高及更具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并提示不良预后,进一步研究△Np63及其他促进或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的关系,将对深入阐明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基因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童强松,郑丽端,曾甫清,等.△Np63蛋白在膀胱移行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2):87~90.

[2]廖芝玲,邓卓霖,张斌,等.△Np6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癌症,2004,23(3):288~291.

[3]李印,马军,郑世营,等.食管鳞癌△Np63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1):116.

[4]王晓慧,雷军强,彭芝兰,等.△Np63基因表达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2):304~306.

[5]罗志刚,朱明华,宝建中.P63基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5,11(5):441~443.

[6]Park BJ,Lee SJ,Kim JI,et al.Frequent alteration of p63 expression in human primary bladder carcinomas[J].Cancer Res,2000,60(13):3370~3374.

[7]殷舞,陈铌,王晓洁,等.P63表达水平与尿路上皮癌级别的关系[C].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6:44.

[8]谷化平.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D44v6和p6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3):340~343.

[9]伍季,苟欣,李云祥.联合检测△Np63、Ki-67和VEGF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22):3056~3058.

[10]Urist MJ,Di Como CJ,Lu ML,et al.Loss of p63 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tumor progression in bladder cancer[J].Am J Pathol,2002,161(4):1199.

[11]胡斌,王林辉,孙颖浩,等.膀胱癌组织中Ki-67、p63的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21(8):598~600.

[12]伍季,吕萍,李云祥,等.膀胱上皮癌△Np63、p53及Ki-67基因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16(2):152~155.

猜你喜欢
鳞状尿路膀胱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Polo样激酶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