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护理干预

2011-06-20 07:06肖淑红
中外医疗 2011年36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饮食血压

肖淑红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高血压病早期多无症状,往往不被重视,高血压病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因此,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早期的高血压患者多无症状,所以对疾病的治疗不够重视,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易引起心血管的病变,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因此,对高血压尤其伴有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本研究就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l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12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中,男160例,女8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7.8岁。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一般护理,一组给予护理干预。2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病诊断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按照1979年WHO建议的诊断标准[2]。

1.2 效果评价

血压控制目标: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1.3 护理方法

一般护理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护理干预组除了给予一般的护理措施外,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3.1 入院后的宣教 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高血压病、冠心病的知识。嘱咐患者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饮食过饱、感染等;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高血压需要坚持终生规范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

表1 2组患者的在住院2周后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例(%)]

1.3.2 心理护理 一般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心理较脆弱,情绪易波动,做好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护士应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病因、病情、治疗用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等。向患者反复详细讲解高血压病的诱因、症状、治疗服药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等知识,指导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

1.3.3 病情观察 (1)遵医嘱予以治疗的同时,要在固定条件下测血压。测量前患者要静坐或静卧30min,并且进行心电图、呼吸的监测。(2)当收缩压高于26KPa(195mmHg),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并给予必要的处理。(3)如发现患者血压急剧增高,同时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发生高血压危象的可能。立即通知医生并让患者卧床、吸氧,同时准备快速降药物,脱水剂等。

1.3.4 饮食护理 合理调整饮食,应当控制进食量,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及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等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禁忌刺激性食物及吸烟、饮酒,咖啡和浓茶等。

1.3.5 运动护理 指导病人活动时注意“三个半分钟” 即起床时清醒静卧半分钟,床上静坐半分钟,床旁静站半分钟后方可活动,有效地预防猝倒。选择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活动,寒冷的冬天不宜清晨运动,宜在暖和的午后进行活动。

2 结果

2组患者的在住院2周后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见表1。

本组资料显示通过饮食、运动、自我心理调节、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预防知识教育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一般护理组有明显提高,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取代传染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具有高发病率、低控制率的特点。规范的治疗是目前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主要手段[3],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勿用力排便。鼓励患者适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限制食盐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控制体重;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缓慢降压,并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4~5]。对于出院患者,指导患者家庭成员学会测量血压,并加以记录,以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血压变化,并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剂量等护理干预措施在控制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刘芝平.高血压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9(21).

[2]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3]赵彦正.高血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6).

[4]丁建青.冠心病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3).

[5]洪维英.健康教育对年轻冠心病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36).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饮食血压
春节饮食有“三要”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稳住血压过好冬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何为清淡饮食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健康饮食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