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300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2011-06-20 07:06赵方林
中外医疗 2011年36期
关键词:种植义齿骨量牙槽骨

赵方林

(湘潭市口腔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近年来,随着牙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其具有结构类似正常牙、对余留牙无损伤、咀嚼效果良好等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牙列缺损的修复,被越来越多的缺牙患者所接受[1~2]。我院根据这一情况对300例患者进行种植牙列缺损修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00例,其中男性143例,女性157例,年龄在21~67岁之间,平均(35.47±11.51)岁。共植入种植体381枚,其中单牙缺失种植83枚,多牙缺失种植298枚;种植体部位及数量:上颌103枚,其中上颌前牙区72枚,双尖牙区31枚,后牙区38枚;下颌137枚,其中下颌前牙区20枚,双尖牙区36枚,后牙区81枚。

表1 381颗种植体的稳固性及存留情况

表2 5年内种值体周围牙槽骨吸收情况[mm,(±s)]

表2 5年内种值体周围牙槽骨吸收情况[mm,(±s)]

注:与负重前相比a,P>0.05

时间 种植体 近中 远中负重前 359 0.45±0.01 0.47±0.03 1年 a 355 0.56±0.08 0.60±0.08 2年 a 352 0.63±0.10 0.68±0.13 5年 a 350 0.71±0.11 0.75±0.24

表3 患者种植前后满意度比较(±s)

表3 患者种植前后满意度比较(±s)

注:与种植前相比a,P<0.05

项目 种植前 种植后a总体满意 5.55±0.11 8.97±1.20固位功能 5.32±1.02 5.68±1.57咀嚼功能 6.67±2.13 8.69±2.14美观程度 5.35±1.34 8.37±2.39舒适功能 4.53±1.38 9.57±3.21语言功能 9.33±2.54 9.35±2.67

1.2 方法

1.2.1 器械使用 手术器械采用德国KaVo NTRA-surg300人工牙种植机、种植手术包。种植体的型号为韩国奥齿泰(Osstem)GS型,SS型,US型。

1.2.2 修复方法 先进行口腔检查,根据适应证严格筛选病例,做颌骨曲面断层x光牙片检查,全口牙周洁治,其它各项相关检查无异常。进行缺牙区骨高度测算,设计修复手术模板,并与患者比对一致后,选择方法2.1中3种不同型号种植体,2%利多卡因局麻下进行植入手术。常规消毒口周皮肤及口腔,采用手术引导板,在确定的植入点环形刀垂直切开黏骨膜至骨面,并剥离成一黏骨膜孔洞,测量其厚度。暴露牙槽骨,用三棱先锋钻引导,喷水冷却下扩孔钻逐级扩张深度、直径到需要的大小,先在骨孔植入和种植体相同型号的试植体,如吻合,即用生理盐水对骨孔进行反复冲洗,再在骨孔内缓慢植入种植体,安放封闭螺丝后采用丝线进行软组织缝合。手术结束,常规口服抗生素共3d,每日行含漱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10d后检查并拆除缝线。3个月后复诊,当种植体与牙槽骨发生骨性愈合后,询问患者有无不适,X线牙片再次检查种植体骨融合情况,种植体周围有无阴影,在患者无不适、种植体周围无阴影时取下螺帽、清洁螺孔,进行上部基桩调磨,印模制作上部结构,在共同就位道完成种植义齿修复。

2 结果

2.1 种植体稳固性及存留情况

300例患者中跟踪随访170例,占53.13%,其余患者均采用电话或信访等方式,跟踪随访6个月~5年。由表1可知有9例患者的12颗种植体脱落,其他种植体均稳固,按Buser等的评价方法,本研究种植体5年累计存留率为98.40%,见表1。

2.2 患者牙槽骨吸收量情况

由表2可知不同时期牙槽骨近中和远中吸收量与负重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满意度情况

由表3可知患者种植后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种植前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程度、舒适功能和语言功能方面,种植后满意度均高于种植前满意度(P<0.05),见表3。

3 讨论

种植过程中对成功率和存留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种植体周围的骨量,骨量充足的患者用常规种植方法,但对于骨量不够充足的患者来说,还需应用不同的植骨技术和植骨材料增加种植区域的骨量。种植修复是一种复杂的高精度修复方式,不仅要求种植牙和种植体可以长期承受咀嚼力,还要求种植义齿有良好的合力传导及应力分散,同时上部的各个结构间以及上部结构与种植体间要有良好的固定,另还需要有合适的种植修复后维护。研究认为种植成功与否与以下因素相关:(1)骨组织的密度与量,骨质过于疏松与骨量过少会导致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差;(2)口腔卫生差及牙周病未治愈者不适合种植;(3)年龄,18岁前不宜种植;(4)全身条件差的患者,如较重的糖尿病患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种植。正由于我们严格把握种植术适应证,本组研究病例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术中要掌握好植入的位置、深度、角度,术前需做好手术导板,种植术成功后,正确的生理性冠桥修复和修复后的定期复查是种植义齿能否长期正常使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种植成功率和多年存留率逐渐升高,有研究提示10年的种植存留率仍然在90%以上,本研究通过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种植存留率为90%以上,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3]。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是影响种植义齿成功和长期稳固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同时期牙槽骨近中和远中吸收量与负重前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吸收规律与多数研究结果相符[4],种植体周围骨吸收不仅与全身及局部刺激因素相关,而且与负重后引起的生物力学骨改建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将种植体与上部结构精确吻合,减轻烤瓷冠等方法对延缓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患者随访观察5年,这在探讨种植体远期效果的时间长度上可能较短,本研究有待延长随访时间,来了解该技术更远期效果,以便与更多研究结果进一步比较。

[1]刘怀勤,叶蕾,高宇,等.骨内种植体178例临床应用研究及回顾[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0):1498~1499.

[2]张志勇,黄伟,赖洪昌,等.Straumann种植系统7年临床回顾应用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8,17(3):267~271.

[3]李晓东.口腔种植临床技术应用与发展[J].重庆医学,2009,38(23):2905~2907.

[4]崔军,徐欣,兰晶,等.口腔种植修复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45(12):717~718.

猜你喜欢
种植义齿骨量牙槽骨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种植义齿邻接触丧失的研究现状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老年种植义齿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无牙颌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应用研究
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修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微创拔除后牙槽骨缺损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