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对策

2011-06-21 06:40梁英香金忠明严惠群俞黎晓施云翔宋顺达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9期
关键词:沼渣沼气池余杭区

文│梁英香 金忠明 严惠群 俞黎晓 施云翔 宋顺达(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畜牧兽医局)

近年来,通过畜禽生态养殖的实施和畜禽养殖排污治理工作的推进,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畜禽养殖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环境立区战略的实施和生态城区的创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要求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畜禽养殖业排泄物必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进行治理,以促进生态城区建设和畜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生猪养殖和治污现状

1.生猪养殖情况。随着禁养范围的扩大,养殖空间的明显缩小,余杭区生猪养殖主要分布在余杭、径山、黄湖等14个乡镇,养殖场户基本都远离城镇、运河、苕溪。

2.污染治理情况。截至2010年年底,通过建设沼气池进行污染治理且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场142家,占全区规模场的41%。其中,存栏100~200头的规模场治理38家,占全区同规模的20.65%;存栏200~300头的规模场治理55家,占全区同规模的56.7%;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场治理49家,占全区同规模的74.24%。

3.待治理情况。目前,在全区存栏1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场未实施治理的还有205家。在这些规模场中,只有72家规模场具有治理条件,其余133家规模场因各种限制条件而无法实施治理。一是随着禁养范围的扩大,养猪的地方受到限制,在现有存栏规模100头以上的规模场中,有79家要在今后三年内实施禁养。二是列入文物保护区的,不能进行开挖等工程,而使现有3家规模场无法实施污染治理。三是目前已列入开发区域的,而无法治理的有14家规模场。四是在居民集居区,因无地建造沼气池的有21家。五是乱搭乱建未批准新建的规模场有6家。六是因猪舍出租外地养殖户养殖的或列入旅游区等其他原因不能实施污染治理的有10家。

二、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1.生猪污染治理的技术太单一。目前,规模猪场的治理模式只有2种:一种是以沼气等处理设施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治理模式比较成熟,养殖场经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干粪通过发酵处理后,用作农作物的有机肥,猪粪污水经沼气池发酵后,沼渣沼液灌溉农田,沼气用于照明或炊事能源。另一种是生猪生物发酵床技术。该模式虽已试验成功,但还未推广实施。同时,也没有补助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推广也有难度。

2.新模式和小规模场治理无扶持政策。目前,余杭区存栏在50~100头的小规模场有181家,其设施简陋,乱排直排情况较多。但又没有治理的扶持政策,养殖户也不愿自掏腰包去治理。另外,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已局部试验成功,虽投入成本较大,但达到了零排放且减少臭气的要求,可以作为一种治理模式逐步推广。但无相应的补助政策,推广难度较大。

3.沼气池超负荷运作及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各规模养殖场随着规模逐渐扩大,原先所建设的沼气池已不能承载现有规模的排泄量,达不到治理效果。同时,随着粪尿的流入沉淀,且无专业队伍定期对沼渣进行清理和维护,造成长期沉积后沼气池容量缩小。

4.“三沼”利用率不高。目前,余杭区已建的沼气池中,沼液利用管网实施灌溉的很少,沼液因存储空间有限而四处满溢,污染环境。沼气也未被充分利用为炊事能源,随意乱排污染空气,沼渣也未实施定期清理及利用。

5.生猪养殖不规范、不科学。一是畜禽无序养殖严重。一直以来,畜禽养殖并无可操作性准入制度,致使无法监管。二是泔水养殖污染影响严重。据调查,在存栏100头以上的326家生猪规模场中,有199家规模场在利益驱使下还在饲喂泔水。在饲喂过程中泔水四处横溢,污染养殖环境。但目前农牧部门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并无职能使其规范和取缔。

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策与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制订出台相关政策。在全区范围内,对现有的畜禽养殖场(小区)的业主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其环保责任意识,按照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要求,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全面提升养殖场户污染治理水平,从源头防止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同时,建议农业与财政部门,对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和小规模场的治理工作进行研究,制订出台相应的补助政策,使小规模场的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和对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2.落实积极的用地和环保政策,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向农民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建议国土、环保部门对宜养区内建设生态化、资源化利用的养殖场在土地、环保的许可方面必须予以积极支持。同时,在千亩粮田、枇杷、茶叶等种植业功能区内,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设施农用地管理服务的通知》文件要求,给予5‰的畜牧用地,建设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场。

3.成立专业的沼气池维护队伍。针对目前沼气池未实施定期清理沼渣及日常维护的情况,建议能源部门成立专业的沼渣清理及沼气池日常维护队伍,对已建的沼气池进行定期清理及日常维护,为养殖户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4.加强指导,提高“三沼”利用率。在全区已建的生猪规模养殖场中,积极推广应用沼渣沼液灌溉管网建设,将养殖场沼气池内所产生的沼液通过管网输送至田间、果园、茶园等需要有机肥的农作物田里,沼渣定期清理后作有机肥,沼气通过管网输送至养殖场内或周边农户作炊事能源,“三沼”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5.建立畜禽养殖准入制度及污染治理奖惩措施。为确保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要根据环保部门的排污许可、国土部门建设用地许可及规划许可等法律手段,建立余杭区畜禽养殖的准入制度。全区因限制条件而无法实施治理的133家生猪规模场,粪尿直排后对环境卫生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生态立区”战略的实施,因此,建议对其实行有计划的禁养,从根本上杜绝无序养殖、餐饮泔水养殖等不健康饲养方式,确保污染治理长期有效。同时,建议以农业部门为主的考核体系将治理工作列入乡镇年度考核,对生态牧业、污染治理好的给予表彰。对治理不到位的,建议当地环保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猜你喜欢
沼渣沼气池余杭区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读迷作品
湿垃圾沼渣对草本植物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干式厌氧消化沼渣管理的研究进展综述
沼渣在葡萄园施用肥效试验初报
沼渣沼液在韭菜上的使用技术
新龟兔赛跑
能喝到几瓶可乐?
西山区沼气池建设现状调查
过了冬的沼气池如何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