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1-07-04 1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期
关键词:椎间隙前路脊髓

房 巍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5)

下颈椎骨折脱位是颈部骨折损伤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占整个脊柱损伤的40%~50%,绝大部分是高能量损伤,其中交通事故是发生的主要原因[1]。下颈椎骨折脱位绝大部分是颈椎前部、后部结构损坏,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2]。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电力中心医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资料是辽宁电力中心医院2006年4月至2009年1月骨外科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60例的病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48例,年龄22~68岁,平均(45.6±11.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0例,高空坠落伤20例,重物砸伤20例。受伤到救治时间2~18h。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MRI确诊,颈椎骨折位置:C4椎40例,C5椎70例,C6椎40例,C7椎10例。临床分型:颈椎压缩型骨折脱位90例,颈椎爆裂型骨折脱位50例。单侧小关节脱位14例,双侧小关节脱位6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前路治疗组(n=60)和前后路联合治疗组(n=100),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受伤原因、骨折类型、脊髓损伤情况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前路治疗组

通过C臂X线机对骨折部位进行定位,将损伤椎体相邻的上、下椎体用椎体撑开器适当的撑开,摘除伤椎上、下椎间盘,脊髓前方的椎间盘和骨性组织,用两侧的颈长肌作为标志,在切除碎裂的椎体的同时进行适当扩大减压,刮成一个矩形骨槽。按照骨槽大小修正一个三面皮质髂骨骨块,放置入骨槽,撤掉椎体撑开器,放置钢板,C臂X线机透视复查确定钢板螺钉位置,放置引流管,术后进行颈托外固定。

1.2.2 前后路联合治疗组

患者局麻或者全麻下先行后路手术,从颈后路双开门的椎管成形术,对C3、C7椎板直到小关节突关节内侧进行减压。同时用骨膜剥离器撬拨将交锁的上下关节突复位。患者仰卧位保持颈部轻度后伸,颈丛麻醉下进行前路手术,经颈部右侧斜切口进入显露患椎前部,方法同前路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固定节段数等一般手术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前滑距离、平均Cobb's角度及椎间隙高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采用t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固定节段数的比较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固定节段数的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前滑距离、平均Cobb's角度及椎间隙高度的比较,见表2。

3 讨 论

下颈椎骨折脱位在骨外科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主要伴有脊髓、脊柱神经根的压迫和损伤,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3]。手术治疗主要是以恢复下颈椎的解剖结构、解除颈部髓神经根的压迫,重建下颈椎的稳定性为主要目的。经前路手术时体位变换相对较少,入路简单,创伤较小,固定节段较短。后路手术是一种可以直接解脱关节交锁,对椎管内的椎板、关节突碎片及断裂的黄韧带进行清除,尤其适合用于多节段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前滑距离、平均Cobb's角度及椎间隙高度的比较

本研究通过前后路联合治疗和经前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后路联合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虽高于前路治疗组,但是其平均固定节段数显著高于前路治疗组。同时前后路联合治疗组术后椎间隙前滑距离、平均Cobb's角度及椎间隙高度均显著高于前路治疗组,提示前后路联合治疗的对椎间隙的恢复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前后路联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不仅可以对损伤椎体的结构进行有效的恢复,同时可以彻底解除脊髓前方和后方的压迫,有效的弥补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对脊髓功能恢复的不足,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汤呈宣,刘良乐,戴鸣海等.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与疗效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5):381-385.

[2] 王拯,樊涛,王庆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不同手术方法疗效比较[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4):372-373.

[3] 沈立文,李恩锋,刘亚明等.前路手术治疗严重的下颈椎骨折脱位[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5):32.

猜你喜欢
椎间隙前路脊髓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前路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逐梦记·马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