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

2011-07-16 16:28张玉龙
河北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肝癌

张玉龙

随着人类对癌症治疗的深入研究与探索,目前肝癌治疗的相关文献已经不仅局限于施治方面,包括手术前的麻醉等步骤,都相应的获得了国内外的大量研究[1]。丙泊酚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短效静脉麻醉药物,但多类临床报道均表明其对患者的镇痛效果不佳[2],需要以其他类型镇痛药物配合使用。芬太尼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镇痛药物,而近些年来,人们发现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更显著,为了获得更加科学可信的临床研究成果,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实施肝癌微创手术患者88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例中,男56例,女32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57±6)岁;体重48~78 kg。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7例。根据Child肝功能分级标准[3]:A级72例,B级10例,C级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2组均于术前禁食8~12 h,术前禁用药物。建立静脉通路,随时监测患者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压(MAP)和呼吸频率(PR)。2组均于使用镇痛药物后,给予丙泊酚静注,剂量为2 mg/kg,等待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实施微创手术。术中严密观测患者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情况,出现类似于皱眉、体动等临床表现时,可适当追加丙泊酚药剂30~50 mg,但总追加量不可超过200 mg。

研究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使用舒芬太尼作为镇痛药,剂量为0.15 μg/kg,由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出产;对照组使用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剂量为1 μg/kg,同厂出产。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监测和记录2组HR、SpO2、MAP、PR值,并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和并发症等。麻醉效果分级参照《实用临床麻醉学》[4]:1级,患者于手术操作过程中未出现体动或皱眉等变化;2级,患者出现轻微的无意识肢体活动,但对整个手术操作无影响;3级,患者出现较明显的无意识肢体活动,且对手术过程造成了阻碍;总有效=1级+2级。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当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 HR、SpO2、MAP、PR 比较 2 组术中 HR、SpO2、MAP、PR值均显著下降(P<0.05),而术后又逐渐提升至正常值;2组术中 HR、SpO2、MAP、PR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HR、SpO2、MAP、PR值比较n=44,±s

表1 2组HR、SpO2、MAP、PR值比较n=44,±s

注:与术前比较,*P <0.05

组别 HR(次/min) SpO2(%)MAP(mm Hg) PR(次/min)研究组术前 83 ±10 99.6 ±0.3 89 ±11 13.6 ±1.3术中 80 ±10* 97.9 ±0.5* 84 ±10* 12.2 ±1.3*术后 83 ±10 99.3 ±0.3 88 ±12 13.8 ±1.2对照组术前 83 ±10 99.8 ±0.4 88 ±12 14.1 ±1.3术中 82 ±9* 98.2 ±0.3* 85 ±10* 12.5 ±1.3*术后83 ±10 99.6 ±0.5 89 ±10 13.9 ±1.2

2.2 2组手术时间、疼痛等级、清醒时间、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并发症比较 n=44

2.3 疼痛等级比较 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2组术中疼痛等级评分比较 n=44,例

3 讨论

丙泊酚是目前临床应用于肝癌手术麻醉的首选药物,具有起效快、可控性强、时效短、患者苏醒快等特点,但通过多项临床研究也表明,丙泊酚的临床镇痛效果较差,且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其对患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与该药临床用量成正相关关系[5,6]。因此临床选用其它药物作为丙泊酚的辅助,一方面应注重镇痛效果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要能够有效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药物,研究表明其镇痛作用明显,且副作用较小[7],因此被临床麻醉广泛应用。而舒芬太尼属于短效性强、选择性高的阿片受体激动药,是芬太尼家族近些年来的一种新生衍生物[8],在具备了芬太尼的药理特性基础上,其镇痛效果更好。在本组研究中,我们选取芬太尼作为对照,意图通过2组治疗结果的比较来判断舒芬太尼的药性及临床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术中都会对患者HR、SpO2、MAP、PR值产生影响,但影响效果相同,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者分别作为麻醉药物时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相似(P>0.05)。这说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对患进行麻醉时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具有相似的药性,对麻醉过程及麻醉效果影响也较相近。但是通过对疼痛等级的研究表明,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对照组(P<0.05),提示舒芬太尼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比芬太尼更加明显的镇痛效果,更适合于临床的应用。

由于临床麻醉时需要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发现有疼痛反应时需要适当追加丙泊酚的用量,从而造成大剂量丙泊酚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在本组研究中主要出现了恶心、心动过缓、呼吸暂停等并发症,经及时治疗后症状消失。而采用舒芬太尼,在有效减少患者疼痛发生率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追加丙泊酚的次数及总用量,这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试验中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以印证。总之通过本组研究表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具具有良好的临床麻醉效果,表现为用药安全、镇痛效果好、且术后并发症减少。

1 Chen MS,Li JQ.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percutaneous local ablative therapy and partial hepatectomy for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nn surg,2006,243:321.

2 何光范,曹阳,张立贤.肝癌氩氦刀冷冻对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深度的影响.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1-3.

3 刘卫东.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微波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3:908-909.

4 盛卓人,王俊科主编.实用临床麻醉学.第1版.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4-115.

5 Milne SE,Troy A,Irwin MG,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bispectral index,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 and effect-site ES50 for propofol at two clinical end-points.Br J Anaesth,2003,90:127-131.

6 刘艳茹,高宝柱.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的麻醉.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480-482.

7 郭瑞宏.开胸手术后应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221-223.

8 黄颖,康明秀.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合用复合丙泊酚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临床医药实践,2009,18:608-609.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肝癌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