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1-08-13 08:53李金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2期
关键词:评量疼痛心理

李金华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对患者的护理不只是以患者为中心,而是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1]。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我们就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进行外科手术患者178例普外手术患者,其中男108例,女70例;年龄21~68岁,平均43.6岁;分为常规护理组94例,心理护理组8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手术种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护理措施

1.2.1 认识心理护理重要性患者由于要进行手术出现紧张、焦虑、恐惧,表现为对手术担心、害怕、不安等心理,这种紧张刺激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身体上也表现如心慌、坐立不安、出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还有的患者临上手术台时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甚至晕厥等症状,以及由于心理降低痛阈值及耐痛阈[2],表现为全身肌肉紧张,麻醉效果不佳,手术疼痛加剧,患者易感受到剧烈的疼痛和心理的痛苦,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治疗的预期效果。

1.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从患者入院开始。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熟悉环境、人员、制度,并向患者简单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患者感到真诚与温暖,增进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1.2.3 心理评估通过视、触、听、问、交谈并借助于调查问卷、心理评定量表、心理测验等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按步骤地观察患者的情绪、言语、思维与行为的变化。根据观察进行分析、判断患者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与规律性,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观察患者在接受某些特殊检查与治疗时的心理活动或用某些药物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家庭社会因素对患者心理活动的影响等多方面,获得有关患者的资料,依据心理学的实施方法,评估患者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以及对疾病的影响,从而决定采用哪一种具体的心理护理方法[3]。

1.2.4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对麻醉方法、手术体位、手术的过程及时间、术中术后的疼痛情况及时间、术后的饮食情况、注意事项及手术费用等情况敏感,护士要做到耐心细致的解释,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用不同的语言,即较专业的语言和通俗的语言,告知患者哪些情况属正常现象,哪些情况属异常现象,使其心中有数。如在局麻下做腹部手术,术中牵拉时若有不适或疼痛,应做深呼吸和放松,可以减轻疼痛,这是术中的正常现象;对术后需要插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等,术前也应向患者说明,使患者清醒后不致惧怕。

1.2.5 术后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术后护理人员应用亲切的语言及具体行动安抚患者,告知患者其手术效果及真实情况,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如:切口疼痛及体温升高等,有的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表现,均属于正常现象;嘱咐患者不必多虑,并加强巡视,指导患者饮食和排便以及术后活动,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满足患者的需要,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消除其顾虑,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内容用Zung设计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4],按照Zung化评分标准,20项总分均值(29.78±0.46)分可作为总分均值上限,得分愈高,焦虑程度愈重。疼痛程度指标:两组患者中疼痛程度依据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5],根据患者的反应和医护人员的评估按四分法分为:0级(无痛):无痛或稍感不适;1级(轻度):轻微疼痛可忍受;2级(中度):明显疼痛仍可忍受;3级(重度):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大喊大叫。

2 结果

2.1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两组病例依据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入院时、手术日、术后3 d评定,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2.2 疼痛评分对两组病例依据疼痛程度分级标准进行术后疼痛评分,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评分

3 结论

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工作已不仅仅限于按医嘱进行工作,而是以患者为中心,从人的整体出发,从生活、心理、社会及疾病等几个方面制定出护理诊断和护理过程,取得最好的护理效果[6]。通过护理人员的态度及言行有意识地进行心理护理,影响患者的感受及认识,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减轻患者应激心理及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和保证患者身心健康。

[1]杨秀丽.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病人情绪影响的实验.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1,21(2):28.

[2]董本慧.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213-214.

[3]张慧杰.门诊病人术前心理干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2,11(17):849.

[4]张群英.浅谈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536.

[5]袁斌毅.门诊手术病人的焦虑分析及护理.广西医学,2003,3(25):478.

[6]江波.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当代医学,2010,16(7):123-124.

猜你喜欢
评量疼痛心理
基于成果导向的实作评量工具开发与应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疼痛不简单
心理小测试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心理感受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