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作用

2011-08-13 08:53罗淑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2期
关键词:满意率化疗满意度

罗淑兰

耿熠等[1]对238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作出独立的测试,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问题,有必要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笔者对本院就诊的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了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男57、女43)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案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28、女22),年龄20~65岁,平均(44.5±9.3)岁;对照组50例(男29、女21),年龄19~67岁,平均(46.2±7.1)岁。2组恶性肿瘤患者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对照组:常规专业护理。②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①恶性肿瘤患者入院后即由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干预,详细询问病情,进一步对其性格、文化素养程度及心理状态做出初步评估,然后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和情感支持。②让恶性肿瘤患者的一位以上亲属共同陪伴,帮助患者建立信心,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恐惧的特点进行心理疏导,运用语言技巧,发挥信息支持的作用,促使患者亲属关心鼓励他们,让其感受到家人的爱与温暖,消除不良情绪。③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任何努力和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其感觉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充满信心面对困难与挑战;同时,改善病区环境,经常与患者交流,减少其后顾之忧。

1.3 效果评价李克特量问卷调查表:即分别对5级态度“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赋予“5,4,3,2,1”的值,让研究对象打分。总满意率=很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满意度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满意度评价的比较(例,%)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对象都是恶性肿瘤患者,均易产生忧虑、恐惧[2]、焦虑和抑郁[3]等负性心理。郑佳佩等[4]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肿瘤化疗患者220例,对患者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的心理需求进行等级评定,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需求,结果表明护士过硬的技术水平、热情周到的护理服务、及时全面的心理宣教,能够缓解肿瘤化疗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应重视健康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满足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机体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5],激励式护理干预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特定的生理及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宣教、指导及情感支持。陈璐等[6]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时呕吐的临床效应,结果发现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控制呕吐的发生,缩短呕吐持续时间,延长呕吐间隔时间,提高患者对呕吐副反应的阈值和对化疗的治疗信心。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采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主观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对恶性肿瘤患者有明显效果,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满意率化疗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跟踪导练(二)(3)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