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研究

2011-08-14 05:37张成溪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6期
关键词:小梁晶状体总数

张成溪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临床常见致盲疾病之一,眼内压持续增高导致视神经受损,同时因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晶状体蛋白变性,导致患者单眼或双眼继发失明[1-2]。临床传统治疗方法为单纯小梁切除术,但是白内障治疗效果不佳,常导致病情加剧[3]。近年来,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4],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逐渐在临床得到普及。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7例临床治疗资料,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眼科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7例共90眼,其中男28例共30眼,女59例共60眼;年龄43~72岁,平均为(65.7±9.6)岁。患者中57眼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3眼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75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5眼,按照晶状体核硬度分级,Ⅰ级33眼,Ⅱ级35眼,Ⅲ级22眼。全部患者均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诊断标准及白内障诊断标准确证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6]。患者多表现为患侧头部疼痛,眼球充血,虹视,视力进行性下降或骤降,严重视野缺损,同时合并有晶状体点状、轮辐状及楔形浑浊等。

1.2 手术治疗方法 本组全部87例(9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均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行常规检查,根据患者具体眼压情况给予缩瞳剂,高渗液等降压;对于结膜充血严重患者可给予激素类眼药水减轻症状。术前20 min采用散瞳剂有效散瞳,对于效果不佳者可使用前方注入肾上腺素。常规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后,于角膜缘做结膜瓣,位置10点钟到2点钟,穹窿部为基底;巩膜止血后,做巩膜瓣,面积3 mm×2 mm,厚度约1/2巩膜厚度;之后分离至巩膜内,并经透明角膜穿刺进入前房;前方内注入透明质酸钠,行4~5 mm环形撕囊,水分离;然后使用超声乳化仪高负压分块乳化晶状体核,扩张切口,折叠将人工晶体放入囊内,卡巴胆碱缩瞳。之后行1.5 mm×2 mm小梁切除,同时去除周围1/4~1/3虹膜,吸注前房内透明质酸钠,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巩膜瓣及结膜瓣,之后球部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患眼包扎后完成手术。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可给予地塞米松抗炎及扩瞳剂减轻前房反应。

1.3 观察指标 检测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术后并发症出现及治疗情况。术后随访12~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4.7个月;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比较 全部87例(90眼)患者中,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1共52眼,占总数57.8%;0.1~0.2共27眼,占总数30.0%;0.2~0.3共10眼,占总数11.1%;0.3~0.5共1眼,占总数1.1%,无大于0.5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1共3眼,占总数3.3%;0.1~0.2共6眼,占总数6.6%;0.2~0.3共11眼,占总数12.2%;0.3~0.5共18眼,占总数20.0%,大于0.5共52眼,占总数57.9%;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眼,%)

2.2 患者手术前后平均眼压变化比较 患者术前术后平均眼压分别为为(29.7±3.6)mm Hg、(12.2±2.5)mm Hg;患者手术治疗后平均眼压与手术前相比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比较

2.3 术后并发症 全部87例(90眼)患者中8眼出现角膜水肿,经治疗后均于3 d内消失;3眼出现低眼压症状,经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2眼出现前房渗出,经治疗后自行吸收;1眼出现角膜萎缩;无视网膜脱落,后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临床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7,8]:①病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患者,一般行白内障手术,术后继续采用药物控制治疗。②病情急骤且严重患者先行青光眼手术治疗,之后待白内障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再采用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术后会导致眼内压短期急剧升高,会导致视神经再次受损[9];如使用滤过手术降低眼内压,手术创伤导致炎症反应及眼压改变,导致内环境改变,代谢紊乱,加重白内障病情。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微创,快速,保存滤过功能,视力显著改善等优点[10];手术中开放房角,可有效降低眼内压;晶状体植入增加前方深度,解除瞳孔阻滞现象;同时术中密闭性较好,通过高压灌注能够更好地开放房角;联合手术一次解决两种疾病,避免再次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全部87例(90眼)患者中,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1共52眼,占总数57.8%;0.1~0.2共27眼,占总数30.0%;0.2~0.3共10眼,占总数11.1%;0.3~0.5共1眼,占总数1.1%,无大于0.5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1共3眼,占总数3.3%;0.1~0.2共6眼,占总数6.6%;0.2~0.3共11眼,占总数12.2%;0.3~0.5共18眼,占总数20.0%,大于0.5共52眼,占总数57.9%;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治疗后平均眼压与手术前相比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中8眼出现角膜水肿,经治疗后均于3 d内消失;3眼出现低眼压症状,经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2眼出现前房渗出,经治疗后自行吸收;1眼出现角膜萎缩;无视网膜脱落,后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综上所述,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视力,降低眼压,同时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1]吴志清.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9,47(4):64-65.

[2]曹冬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98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47-148.

[3]郭海科,崔颖,张洪洋.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12):931-932.

[4]唐卓.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广东医学,2010,31(5):619-620.

[5]臧晶,鲍炯琳.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11):832-833.

[6]唐升学,鞠远英,张志慧.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反小梁咬切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952-1953.

[7]张勇,乔光,张昊,等.双路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12):951-952.

[8]罗恒,冯其高,陈洪波.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眼科杂志,2002,10(3):267.

[9]郭书文.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伴有白内障的疗效.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9,31(5):358-359.

[10]张雅林.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加人工晶体植人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山西医药杂志,2009,38(7):648-649.

猜你喜欢
小梁晶状体总数
小梁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补缺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微商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