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的力量

2011-08-15 00:47田芳铭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3期
关键词:画种木刻版画

田芳铭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木刻的力量

田芳铭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木刻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版种,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力量与魅力。木刻本身具有材料易得、可复数性、“以刀代笔”的创作方式以及特定颜色等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它相比别的画种以及版种更有视觉冲击力,给观者更强烈的心灵震撼。30年代,鲁迅先生将大量优秀的艺术家及版画作品引入中国,使艺术与革命紧密结合,作为武器它在战争时期做出特殊的贡献。随着时代发展,当代艺术以缤纷多彩的状态蓬勃发展,木刻以其“高贵性”、独特性、多样性施展自己的“力之美”,在绚烂多姿的艺术世界中探索前行。

木刻;力量;变革

木版画俗称木刻,源于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书籍中的插画,是版画家族中最古老也最有代表性的一支。历代的木刻画家们是属于劳动人民的,他们从来不被当成是画家,而始终被视为一种技术工人,以他们的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①明代时期,木刻插图的数量是十分惊人的,画家与刻工的通力合作使出版家对插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身兼绘刻二职艺人的出现,改变绘刻分工,提高作品的艺术性有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形式表现方面也有创新,突破了单线刻法,产生了黑白对比的运用,这也使黑白木刻展现了新的面貌。②同时,欧洲木刻的演变也对中国新木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0年代鲁迅先生注意到西方木刻的这一新发展,认识到新木刻的这一发展以及它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热情地将它引进到中国来,他说“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有过体面的历史,但现在的新木刻却和这历史不相干,新木刻是受了欧洲创作的影响”,新木刻的性质是“不模仿、不复制、作者捏刀向木板刻下去,便是创作底版画,它首先必须与绘画不同,就是以刀代笔,以木代纸和布”。历史与实践证明,鲁迅先生所说的新木刻确实有着强大的力量,那么这种力之美的来源在哪里呢?

新木刻具有四种明显的特征,也是其施展力量最直接的途径。木刻作为版画家族中的一员,区别于其他画种最大的特点即“可复数性”,这也决定了木刻的实用功能。同时,木刻于其他版种相比较也有自身特点。首先,制作木刻的材料易得。创作木版画不受机械及空间的限制,这一特点也使木刻艺术相对于别的版种更易于在大众中传播。其次是“以刀代笔”的创作方式。木刻是造型艺术中工具性较强的画种之一,其特点是经过以刀雕版并经印刷而创造出艺术作品来,由于用刀刻木的局限性,使木刻不能像油画那样自由运用多层次的覆盖式的画法。也不能像中国画那样进行多次皴、擦、点、染的描绘。这种局限性使木刻不易达到客观物象的逼真再现,自然而然的要在“力之美”的独立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天地。画面的黑白灰全部由刀痕的稠密稀疏,不同刀法虚与实的自由转换来实现。木刻刀本身又有自己的特质,画家执刀直向木板,刀下留痕,干脆果断,容不得半点的拖泥带水,也不允许过多的重复雕刻。刀痕不同于笔触,每个刀痕都有独特的形状,不能像画笔那样随意涂抹,只能靠刀痕的反复排列重复来表现画笔可以轻松描绘的一个“面”,随着刻刀的这种移动,版面呈现出有节奏的黑白效果,充满韵律。画面单纯、强烈、鲜明的表现是其他画种无法代替的。最后,木刻施展其“力之美”的途径是“黑白”两色。黑白木刻是大众眼中最常见的版画形式,从历史发展来看,版画最初是用于书籍插画的印刷,墨的黑色也自然成为版画的主色,在人的视觉中,黑白应该是居于首位的,因此,黑白给人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 “黑白”在中国美术世界中是有重要地位的,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简单的两种颜色随着水与墨的交融,有着千万种变化,这是一种饱含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含蓄美。而黑白木刻中,这两种颜色的撞击迸发出的是热烈、直接的美。③画面中,两种颜色可以将对方衬托到极致的,强烈的对比让人过目不忘就是艺术产生的最大力量。在版画中,“黑白”两色起到不只是视觉观念中颜色的概念,刀痕就像是丰富的视觉符号,使黑白犹如千变万化的魔方,能够演绎出不同的艺术姿态,使观者获得视觉美感和精神愉悦。同时版画的概括性也使得简单的两种颜色就可以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画面去繁就简,排除其他颜色的视觉因素,简单永远比繁复有力量。木刻在不同时期又是怎样发挥自己的力量的呢?

木刻在特殊时期是做为一种武器存在的。版画最初是由著名作家柔石和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引入中国的。在战争时期,版画艺术发挥的力量是巨大的,其锐利的批判锋芒和不妥协性,使美术可以和革命紧密结合在一起,新兴版画体现了极亡图存,革命需要艺术,而艺术也只有配合现实斗争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这一时期也是西方现代派艺术风行的时期,鲁迅先生也推荐了大量的外国优秀艺术家,麦绥莱勒、珂勒惠支等都是极具革命精神的艺术家,他们充满震撼力的作品使木刻青年们真正找到了革命艺术的描写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学习样本。为什么木刻成为了那个时期独有的艺术武器?首先,版画艺术适合当时的国情。版画具有其他艺术无法具备的实用功能,木板可以就地取材,在物质匮乏的战争年代这一点相当重要。其次,在那个热血沸腾的战争年代,水墨或油画总会有些庸雅风情,和战争环境以及人们愤怒的心情格格不入,而木板与刻刀的交锋相对更能与人们心境融合,木刻的制作过程也是充满力量的,木刻青年们利用废木料自己制作,它的“顷刻能力”与可制版印刷使它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这一时期最关键的宣传战斗武器,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版画艺术家。最后,版画具有复数性,这也决定了它的实用特征,新兴木刻正因其复制性以及题材内容的革命性在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发挥强大的宣传力和战斗力。

进入20世纪,各种艺术形式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形态下都经历着自己的发展与转化,尤为突出的是经历着中西文化的冲撞与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与统一。一度有着特殊政治文化背景与历史需求的木版画也经历着自己的蜕变,由稚嫩趋向成熟、由肤浅走向深刻、由外在趋于深沉。在动荡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探索摸索着艺术发展的方向,从欧化模仿到民族形式的确立,到个人风格的形成,唯一不变的是木刻本身单纯、热烈、充满力量的特质。在当今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环境中,木刻有着独特的存在意义和散发自身魅力以施展力量的途径。首先,黑白两色依旧可以在一众缤纷色彩中脱颖而出,并且是一种高贵的颜色。老庄思想中有一个观念是“朴素玄化”,厌弃绚丽多姿的色彩,回归质朴的状态,是符合当代美学的审美诉求的,所以从哲学思想来认识黑白语言的文化内涵,就不难体察到它的“高贵性”了。其次,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版画语言革命,是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审美取向的变异分不开的,并催发了一场视觉革命。这场革命是对旧版画语系的破坏,黑白木刻都突破传统造型观念与形式范式而自创新意,往往追求随意性与偶发性,在刀木撞击中衍生出难以预料的形象符号。彩色木刻方面,其形象的处理也不那么注重形态结构而更加带有主观随意性,常打破常规,实现由物象至心象的幻化。这些变化都使木刻与当代艺术的大环境更加融合,同时使自身特点更加凸显。关于木刻的诸多特点决定了这一画种拥有持久延续的生命力,不管艺术风格与艺术语言随着时代产生怎样的变化,它都能抒发着自身独特的力量之美,在绚烂多姿的艺术世界中探索前行。

①《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 郑振铎 上海书店出版社

②《木刻教程新编》谭权书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10

③《我国现代木版画黑白语言的解读与建构》 陈菽现

田芳铭,200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自由艺术工作室。2008年考取西安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画种木刻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林风眠艺术主张刍议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李富贵木刻作品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石宏伟版画作品选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浅析魏晋玄言诗对山水画独立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