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文中打捞驿站

2011-08-15 00:42山西毛守仁
名作欣赏 2011年31期
关键词:王阳明驿站

/[山西]毛守仁

情感驿站、房屋驿站、婚姻驿站、成功驿站、流行驿站、老歌驿站……21世纪返旧作新几乎无处不建驿站,也许是世纪交替引发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的反应?不过,这些个驿站没建在地上,没有接通地气,只是借助片刻遥远的回望而兜售时兴物件,因为它没有“马”,那马字旁纯属虚拟,真实的驿站已经消失了百八十年了。要说呢,它也是一种网络,是脚踏实地踩出来的官道编织成的交通网、邮网、情报网。驿站就是此类实在网络的网站,它的功能类比各级政府的招待所、邮政局,以及高速路上的服务区等等。它是骑在马背上的,按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年的统计,中国元代驿站有三十万匹为它奔驰 (呵呵,按李双双的丈夫喜旺的口吻,马可·波罗自己也当是姓马一族)。至今,驿站的遗址处,遗物最多的应该就是拴马桩。

万马奔腾,这是具有何等活力的一张网啊。

驿站,从表面看,是行者休于树的树,是传递六百里加急的换马处,那些背了公文或者情报的传递者,吃一些芝麻核桃等油脂物特制的食品可以暂时不吃不喝不拉不尿,累垮数匹马后,交出泥封的公文,才有权利倒在地上,瘫软成泥。

这样的行色匆匆,似乎没什么情调没什么色彩没什么可以细读之文。其实不然,驿站是各色人交流处,是各色人离开熟人熟地后往陌生地的延伸处,总之,是变数最多的交汇点。而这些各色人等,却以“迁客骚人”为主,都是能文善诗的主,情绪出来,难免要流于诗文,驿站的那种丰富那种多彩从古人留下的众多诗文中可以领略大概。

若即若离

驿站是旅人歇脚处,或者故乡渐行渐远,或者亲友聚期不远,聚散之情,驿站成为一种象征。

驿站是送别之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少离愁别绪都在驿站坦陈,“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休载得起?” 所以王实甫索性把《西厢》最后一折,起名“长亭送别”一气呵成为名段,而且放在最后,截为空白,正如邮亭驿站,给人以无穷尽的可能。

宝应元年 (762),杜甫的知己与好友严武入朝,杜甫从成都草堂送行二百里,到奉济驿,面临今后江村独寂的处境,泪洒送别诗:“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处再逢君。” (韦庄:江上别李秀才》)驿站成为两种生活场景的分水岭。

“独在异乡为异客”,休歇之际,往往招惹乡愁,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邮票自己不会流动,它得在邮路上邮亭间通行才能把乡愁寄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为什么李叔同先生要铺排开连天的芳草?或许因为离恨恰似青草,更行更远还生?而更行更远依然陪伴旅人的,除了青草,就是长亭驿站。

以写《无题》为拿手的李商隐,本来小居永济,旅行至灵石,因病羁留冷泉驿,赶上了寒食节,“驿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李商隐:《寒食行次冷泉驿》),把独居驿站的空寂写得足色足味。幸得有诗,这个当年曾经居民千家、富户无数、驻军百人的关隘口,铁路通车后,风流云散,无驿也无复热闹,却还留在《全唐诗》中,被人念出。当然,还有同浦线上留了个末等小站名,仿佛是为了弥补列车对这个古驿站的冲击。

宦游河北的白居易,冬至那天夜宿邯郸驿,思念家乡,想着家人这个时候一定不会睡觉,而是在灯前久坐,会说到自己这个远行人。于是写下了人情味儿浓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在驿站做梦,也与他处不同,如果偶尔住到邯郸,可能就是平生最大的梦,一梦百八十年,此梦如此长,如此香,于是袁牧睡起回笼觉来。“黄粱未熟天还早,此梦何妨再一回。” (袁牧:《邯郸驿》)

便是连几千年后的毛泽东,也忍不住“一枕黄粱再现”呢。

风情三千

驿站与送行,与相见,与旅程,与归程相伴随,情丝缕缕缠绕剪不断。

李太白在朝中曾与一位侍弄官苑五蓝圃的姑娘相识,这姑娘人称蓝芾,李白号青莲居士,自然爱花,赠诗于帕上,“蓼兰群芳妒,亭亭独扶疏,谁肯折一枝,留与官墙哭?”本是诗人天性,蓝芾却因此被逐出宫,削发为尼,辗转流离到了山西寿阳太安驿村的龙泉寺。多年后,李白途经此地,从少见的五蓝花圃里认出蓝芾,可是蓝芾已是红尘槛外人,不与相认,送还题诗手帕,隐身遁走。李白在她遁去处留下“蓝芾洞”的题词,后人将手迹刻石留驻,这段离奇浪漫的传说,与驿站的处境最为贴切。

几十年后,韩愈也来到寿阳太安驿,冷寿阳,比他起身的长安春天要晚到,时光如若倒流了半月十天,而十几天前,恰恰韩愈正与小妾,绛桃、柳枝春情荡漾,听歌起舞。“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看着檐前马头上的圆月,月圆人不圆,他只能吟诗聊寄情怀:“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城边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 (这里的马头,不能是驿马或者其他的马,连美国马也没有那么高,只能是墙壁上方伸出来支撑屋檐的马头。韩老先生诗如文,用词也如此随和)园花、巷柳,自然是桃与柳。从后诗也可印证,“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韩愈:《镇州初归》)

驿馆多相思,相思出诗,还生发其他浪漫之举,如,寄一束花,“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驿寄梅花,秦少游喻之情种。

写过《桃花扇》的孔尚任过寿阳时,却俏丽地说:“关山细雨纷纷下,不见梅花过寿阳。”不只说季节,隐含不见传情梅花,也未可知。这一隐约再现,或许蕴含了多少儿女情长的戏剧元素?

红颜知己的代表人物红拂女,追随李靖私奔到灵石,驿站成为他们能远避帝王追杀、有喘息之机的缱绻之所。

“客舍青青柳色新”,最易浪漫云流处,也最多新鲜感受处,所谓行万里路,一路所见,稍息时,难免浮想,难免酒后诗兴大发,挥毫题壁,抒写寂寞人生。

现在,招待所可作驿站,人也有寂寞,墙上却不允题写。情绪涌动时,就写到厕所,大多也是些薛蟠体,“人在人上”是常态,“肉在肉中”是要害。便是学一点“夜来风雨声”也变成“夜里叫床声”。

无心插柳

交通助长城市化进程,在官道、驿站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用古代山西城镇的发展为例,山西不仅有境内驿道、专用驿道,而且还将驿道通向西北、西夏与漠北,几乎等于开了口岸。不断扩展的交通,促进了山西与京都的关系,也与其他地区,特别是西北诸地,绑紧了,通气了。城镇,于是获得了同步发展的多种渠道,城镇在春秋战国、两汉、隋唐、明清时期的四次大发展都获益于此,榆次的鸣谦镇、祁县的东关镇、平遥的古陶镇、太谷的范村镇、介休的张兰镇、寿阳的太安驿……都缘此而发迹。

尤其元代,山西“驿路旃车不断头”,“冠盖相望”,它也为山西文化抑制不止的发展推了波助了澜。元代文化突出的代表元曲,最热闹处在三晋,杂剧戏目之多、剧团之多、名演员之多,甚至戏台之多,山西都居首位。元曲四大家,三位是晋人 (领军人物关汉卿曾被误会为大都人,今已荣归故里),还有直问过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北方文雄元好问,也是同乡。元好问一代文宗,诗、词、曲、文俱为了得。

元曲由此而生发出的特点是,山西话味儿很浓,几乎是晋方言的活化石。兀的、凄凄惶惶、一递一声等词,至今仍在晋中民间使用。关汉卿自诩的铜豌豆,榆次人听着不陌生,他们把淘气顽劣的行为叫做“耍豌豆”,极度的顽劣叫“耍重茬豌豆”。

心学丹炉

与驿站相连的词,似乎是匆匆过客,然而,也有把驿站当成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在此地九转丹成的。那就是中国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

王阳明原在兵部当主事,六品,因为实践“知行合一”的哲学主张,上奏弹劾刘瑾为“权奸”,挨了四十大板,差点要了命,然后,被贬到贵州偏僻的苗地,任龙场驿丞,龙场驿唯一的工作人员。

他先是住在天然洞穴,闭关,玩《易经》,自命“玩易窝”。不久搬到龙岗山,自命名为“阳明小洞天”,悟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后来,苗人为他搭建一座房屋,他又以《陋室铭》自勉,将其命名为“何陋轩”,洞旁修小亭,落在竹林中,命名“君子亭”。“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缅怀风沂兴,千载相为谋。” (王阳明:《诸生夜坐》)平静地活着,不平静地思索,在“何陋轩”,三十八岁的王阳明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创立“心学”,“世事验来还自领,古人先已得吾心” (王阳明:《山途》)。

现代大企业家某某,经过一段人事应酬、处理繁杂的事务后,往往要闭关自守数日,不与尘世交往,安静自处,在内心,实现飞跃。这种闭关,或许也是自己的一处心灵驿站。

王阳明住驿站是被迫的,他却随遇而安,修炼出中国近代最成气候的哲学体系,这才是最大最早的心灵驿站,这可不是网民为了吸引眼球玩出的新鲜词。王氏心学是中国哲学的新里程,前一段,北大学生为中国古籍排座次,王阳明的著作昂首稳坐头把交椅。

当年,王阳明离开居住三年的龙场驿时,贵州宣慰使安国亨曾题写“阳明先生遗爱处”,刻于洞口崖壁。这里,便成为读书人的精神麦加。

霸道之所

驿站是个不起眼的地方,驿丞只有九品,小小芝麻官,可位置却十分要紧,犹如当今的许多招待所所长,手眼通天,各级官员,说不定他能有机会接触谁。

而这些貌不惊人的驿站,一旦接待了做帝王梦的人,或者做了大帝王梦的人,一枕黄粱有可能蒸熟,惊天动地。

赵匡胤的帝王梦就是从陈桥驿一醉方成的,黄袍加身的作秀也发生在驿站。陈桥驿,这个不起眼的黄河渡口,把大将赵匡胤送上了国道,成为大宋朝三百多年江山的起步驿站。

许多人不信黄袍是真的,“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倒不如赵母实在,“阿母素知儿有志,外人反道帝无心” (岳蒙泉:《咏陈桥兵变》)。

驿站使梦想成真。战事重开,只不过是借口罢了。夺天下坐天下者,要走自己的成功路,怎么走,都备有充分的说法。

多少驿站,与皇帝的荣辱皆有牵连。

当年,大唐驿站曾为大胖子安禄山专备驮得五石土袋的骏马,并在鞍前多装一副小马鞍,盛放他的大肚子。谁知他的帝王梦,是龙椅,不是这个小马鞍,于是“渔阳鼙鼓动地来”,千古美女杨贵妃在马嵬驿”被明皇赐死。“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 (温庭筠:《马嵬驿》),丢了美人的明皇,终于还是丢了皇位,只能往海上仙山去寻找贵妃不曾入梦的魂灵,可海上哪里来得驿站,容得下九华帐里的春梦?

“土木驿”见识了明英宗皇帝兵败被虏,“万乘当年统六师,匆匆退保力难支”。由此冒出新皇帝代宗,皇位与权力之争,是驿站亲眼所见。政治上的无赖,使萧墙之争比外敌入侵更残酷,于谦做了宫廷斗法的牺牲品。

康熙巡晋,曾驻跸“鸣谦驿”,驿站修得方圆三里,也算得上气魄。然而明朝遗士陈凤梧来到此地,这个江西人看到靠山修筑的窑洞后,想到的是:“衣冠久沐清朝化,土穴犹存太古居。”灭清复明之意流露在斯。

附着一名

无独有偶,陈桥驿这个了不起的驿站名,还是中国一位地理学家的名字。他对《水经注》的研究,历尽艰辛,“文化大革命”初期,陈桥驿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作“活人展览”,脖子上挂着卡片串,一手拿剪刀,一手拿胶水,被诬为“不学无术的反动学术权威”。

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有外国人来到浙江,因为造反派不很懂英语,才从牛棚中放出陈桥驿,任命为省外语翻译组组长。他翻译了《尼泊尔地理》和马尔代夫王国》。他成为中外交流的驿站,这也是驿站的活人展览,当然,不是那种侮辱人格的展览,而是将驿站这一古代传递情况与交流信息的地方,作为一种象征。这叫有幸竟然言中,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后来,在他手里,郦学重新成为显学,郦道元的《水经注》把他真当成了一个驿站。将他附记于此的原因不只是名字沾靠了驿站,地埋学家的学问也囊括着驿站文化。

2011年7月17日,于潇水北

7月20日修定

猜你喜欢
王阳明驿站
用一句话概括整个混乱荒唐的“游戏驿站”事件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有我在,平安在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囫囵吞枣
背水一战
在十八驿站(二首)
《驿站长》主人公维林的父爱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