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及策略

2011-08-15 00:52戎红霞
运动 2011年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戎红霞

(崇寿初级中心中学,浙江 宁波 315334)

探析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及策略

戎红霞

(崇寿初级中心中学,浙江 宁波 315334)

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令人堪忧,20年内持续下降。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访专家、家长、一线体育老师等,归纳了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诸多因素,并提出对策。

体质下降;青少年;原因;对策

随着亚运会主火炬的熄灭,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也降下了帷幕。当我们的运动健儿金牌拿得手发软,金牌数得眼花时,我们是否该来关注一下《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呢?我国金牌数量一路疯涨,竞技金牌世界第一,亚洲第一;可国民体质却不断下降,世界第三十二,亚洲第三。据最新的国民体质报告显示,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的国民体质再次下降。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与使命。

1 青少年体质现状:忧心忡忡

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的体质指标下降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远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平均身高比日本人还低,学生的近视率世界第一。从1985年起,我国共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居高不下,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另外,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能反映体质的肥胖和和近视率的两个指标触目惊心。与2000年相比,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我国肥胖超重儿童数量已经猛增到1200万,约占全世界肥胖儿童的1/13,其中城市男学生1/4;近视率从20%上升至31%。

2 追溯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不一而足

青少年的体质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影响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更加影响着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既然青少年在社会中有着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到底是“谁”胆敢动了他们的健康呢?

2.1 教育体制的弊端是罪魁祸首

据《中国青年报》年初的调查显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首要原因是“学习压力大,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只有考上重点高中才有可能进入重点大学,毕业时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择业机会。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读书依然是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家长别无选择地将孩子往高考升学的独木桥上赶。总之,一切都是围绕着“分数”来转。从小学到大学,分数永远是衡量成功的为标尺。迫于这种大环境的压力,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迫被家长、学校、社会架上了考试的战车,十几年年如一日,忍辱负重,万般无奈的成了学习的机器。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作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受片面升学率的影响,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体育工作很不重视。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课教学课时,体育课经常被语数外主课所占用,这在小学、初中时司空见惯的事。在课业负担过重和缺少体育锻炼的双重影响下,学生体质下降是必然的。睡眠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睡眠不足将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引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下降造成健康隐患。同时,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也会引起肥胖。

2.2 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负面影响难辞其咎

2.2.1 随着都市化的推进使得游戏场所越来越少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体育运动的条件。据《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3件事是上网聊天游戏、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迷局”。

2.2.2 交通便捷,以车代步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普及得到提高,城郊公交的畅通,给交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儿童上下学几乎都是以“车”代步,很少走着或骑车上学,这减少了他们锻炼的机会。

2.2.3快餐店、速食店等便利店的涌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快餐店、速食店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年轻父母很少在家烹饪、用餐。殊不知快餐店老板利令智昏,在调味及用量等方面严重过度,所用的油也是值得怀疑的地沟油、泔水油等,严重影响健康。

2.2.4 媒体对“红灯食品”的大肆渲染孩子抵挡不了洋快餐、膨化食品、巧克力冰激凌、甜点、可乐等的诱惑。这些都是垃圾食品,不利身体健康,降低了孩子的体质,造成了“小胖墩”的增加。

2.2.5 独生子女问题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形成均衡的饮食结构,偏食等种种不良饮食习惯加剧了学生体质的下降,造成了“豆芽型”体型的孩子增加。由于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有加,生怕孩子受到意外伤害,而独生子女本身又怕苦怕累,避重就轻,不喜欢力量、耐力等的运动项目,是学校体育教育受阻,进而导致体质下降。

2.3 价值观念的取向问题:根深蒂固

2.3.1 教育对体育的价值及深远意义的认识不够体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体育课属于副科,可有可无,学生上不上体育课无所谓,只要考试需要,可以随时取消。体育经费投入少,致使场地器材设施少,师资缺乏,课程和活动内容陈旧等。为了避免体育课中发生伤害事故,很多学校老师因噎废食,不敢开展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把学生“圈养”在相对安全的场所内。孰不知越是不让青少年运动,越是造成运动能力差,反而会发生伤害事故。

2.3.2 青少年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社会问题那都是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外因,内因恰恰是青少年缺乏主动锻炼的动力。有调查显示,66%的学生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近24%的学生基本不锻炼;有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74.6%的学生认为体质不好是由于体育锻炼不够造成的;有28.9%的学生说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与其说没有时间锻炼,更不如说无心锻炼。

2.3.3 受“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家长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是造成“土豆”型和“豆芽”型不可忽视的原因。

3 对策:有的放矢

3.1 思想重视,投入加大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注度,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体育经费的配置,配全配好体育设施、场馆,使学生有锻炼的场所空间。提高一线体育教师的地位和福利,刺激和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激情,使之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切切实实的为学生健康服务的工作中去,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个学生开运动健康处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锻炼中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和和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体育课不再成为一种摆设。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2 把握契机,占据阵营

当前,“减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所谓减负,就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那么,作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个机遇,正确引导学生花一部分可自由支配时间用于锻炼中。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动足脑筋创设丰富多彩又极具健身意义的体育课堂和各种体育课外活动与竞赛,让学生尝到锻炼带来的“甜头”,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培养运动兴趣,从而养成锻炼习惯,让学生成为不折不扣的终身体育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3.3 借鉴经验,为我所用

国外青少年体质明显好于中国。一来,教育体制不同,培养学生成才的策略也不同,他们不过于关注“分数”,重视对学生的运动、创新、探险能力的培养,学习压力不大,课业负担轻,自然也就很少会发生因此而产生的恶性循环,诸如近视、睡眠不足、肥胖以及各种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二来,他们重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加拿大采用退税措施来激励学生锻炼;医疗保障体系也相对完善,日本在每学期初及学期结束都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照搬照抄,但我们可以借鉴,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之路。

3.4 更新观念,争取同盟

家长应清醒的认识到,孩子经来无论做什么,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必须的。体育锻炼是可以惠及人一生的好习惯,应该让我们的孩子自觉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孩子在学校“减负”家长切不可在周末、节假日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别抱有一种“要把失去的都夺回来”的这样的补偿心理。家长应多带孩子远足、踏青、爬山等亲子活动,一来增进健康,二来促进家庭和谐。

3.5 支持产业,降低门槛

政府要在政策经济上支持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合理均衡的在各个乡镇开设体育类的培训馆,让学生在晚上及节假日有个健身的好去处。同时降低收费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平等的培训机会。对于场馆的设施要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安全。

4 结 论

青少年体质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体育锻炼的成效也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具有滞后性。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行政部门、媒体要多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共同构建,宣扬健康的生活理念,学校要给学生配备营养均衡的午餐,政府要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

G812

A

1674-151X(2011)05-01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5.007

投稿日期:2010-12-17

戎红霞(1979 ~),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