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抑或“太极”拳论

2011-08-15 00:50燕石如平
武术研究 2011年7期
关键词:拳术太极太极拳

左 燕石如平

(1.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2.湘西自治州医保局,湖南 吉首 416000)

“太极拳”论,抑或“太极”拳论

左 燕1石如平2

(1.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2.湘西自治州医保局,湖南 吉首 416000)

文章通过对《太极拳论》的篇题、注标、段章进行校注,并对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太极拳论》所阐述的理论对太极拳运动确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太极拳论》并不是一篇专门针对太极拳的解释,而是用太极阴阳学说对广泛意义上拳术进行论述的著作。《太极拳论》是太极“拳论”,而不是太极拳“论”。

太极 太极拳 太极拳论

长期以来,太极拳研究领域一直如痴如醉地疯狂痴迷《太极拳论》,三言两语便文绉绉以《太极拳论》观点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但“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本文拟从《太极拳论》篇题、注标、段章入手对其相关问题作以下分析:

坦率的讲,《太极拳论》版本较太多。因传抄来源、认识水平、理解角度、派别观念和自身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对《太极拳论》的认可度也不相同,但众多的研究者都还是肯定了《太极拳论》对太极拳运动是有指导意义。从客观上说,如果不将《太极拳论》与太极拳主动挂钩,单纯视《太极拳论》为一篇奇文赏诵的话,可以按蒙童注标和段章方法作如下尝试,以期更接近作者的原意。

1 太极拳论本意考证

在《太极拳论》注标及段章问题上也有很多良苦用心的学者确实做了大量笔释工作,对理解《太极拳论》的精髓实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不能自圆其说的方面,以至于将原文进行画蛇添足式的“增删”和“润色”,满足其主观随意要求的诠释。主要原因就是研究者没有跳出主观意思的圈子,始终先入为主地将《太极拳论》框入“太极拳”论,而从这个角度上进行解读。“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李亦畲在《王宗岳太极拳谱跋》中说:“有者甚属寥寥,间有一二者,亦非全本”。可以说明《太极拳论》在当时就有很多种不同的残本。当时的篇题是怎样呢?由于史料限制不得而知,但到了后世,由于编者认识倾向的不同,其篇题就更加相差甚远。比较有代表性大约有三个: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为“太极拳经”;李亦畲自藏本和万县兴隆街裕兴昌印《太极拳功解·关于太极之杂集》为:“太极拳论”;李亦畲赠郝为真本为“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从这些不同的篇题可以看出,说明前人先哲在篇题这个问题是有认识差异的。其中,痕迹最明显的当数李亦畲赠郝为真本,“山右王宗岳太极”是竖写的,“拳论”两字是另起一行,从左往右横着写的,这种表现形式特别耐人寻味,可以读出编者当时的心态。此本楷书工正,妍美流变,藏骨抱筋,大有临仿王羲之小楷之风。从字迹上看,封面和内容系一人书写,在封面书有“郝和珍藏”的示训,因李亦畲工小楷,应是李亦畲亲录。另外,李亦畲将自藏本与赠藏本的篇题有所区别,这是不能简单的用疏忽来解释的,应该深思熟虑,有所斟酌,包涵着用心良苦的的特殊意图。臆揣其内心思想,应该对篇题“名”是有所疑虑的。

太极拳名称的由来有两钟传说:一是,因《太极拳论》以“太极”概念立论而得名;另一种是因杨禄禅拳艺高超,大学士翁同龢认为杨禄禅:“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如猿猱,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而后,将杨禄禅称之为“绵拳”,“粘拳”或“沾拳”的拳,改定名为“太极拳”。目前各式太极拳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陈氏,而当时的陈家将其拳称之为“陈氏108式长拳”。也就是说当时的陈氏家族、或是王宗岳、杨禄禅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太极拳”一说。同时,《太极拳论》的内容中只是用太极阴阳理论解拳,而没有述及所讲解的就是“太极拳”。如果《太极拳论》当初的母本就是这样的篇题的话,那么,《太极拳论》这几个字在进行段读时,就应该是太极“拳论”,而不是太极拳“论”。

《太极拳论》是一篇论体文,而表现手法上有骈俪文的特点,俪句、偶句对仗,辞藻华丽。还大量使用了诗歌的“比”和“兴”修辞手法。所以在对语句的理解和直译上有些隐晦,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加之,对武术精神的醒悟也要求太多的是灵性成份,尤其如太极拳更是如此,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确实增加了很多工作的难度。而中国武术门类众多,依据地域、传承、起源、理论思想和技法特点等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因而基本概念和名称也就各不相同,有的同名异意,有的同意异名。在释读《太极拳论》时,对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法特点结合历史上有关拳术论著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 太极拳论对武术技法原理的简述

2.1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从拳势的“体”“用”两个方面理解,“无过不及,随曲就伸”都是太极拳术的拳艺特点,但不能说明其他拳种没有这样的理论要求。《纪效新书》说“知当斜闪”,又说“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身而首尾相应”都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内容。“五官百骸顺其自然之势”就是平常讲的“拳法自然”。在“体”“用”两方面练习者主观上也能感觉到,这些也是拳术生理条件反射下普通意义的通解,并非太极拳要求的特例。

“随曲就伸”是唯一《太极拳论》有关近身的描述,其实,太极拳特别是陈氏太极拳非常强调近身走内圈的重要性,所谓“周身无处不太极”就是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也是太极拳神明阶段的美妙境界。《太极拳论》不尽人意的硬伤就是“论点”不明,通篇没有涉及所论对象是什么拳种、练法以及基本功法内容。也许,《太极拳论》母本深感此中不足,才附上了《十三势》、《十三势歌》和《打手歌》来续貂。更有可能《太极拳论》就是论述这种名叫“十三势”的长拳,这种拳术或许已经失传,只不过“十三势”长拳与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是一种猜测。

2.2 走和粘

《太极拳论》中关于“走”和“粘”的概念解释得很清楚,与现在流行的各式太极拳关于“走”和“粘”的概念是不相同的。陈鑫言:“粘:如胶漆之粘,是人既沾我手,不能离去”,“人以手来,我以手引之使进,令其不得势击,是之谓‘走’。‘走’者,‘引’之别名。何以既名‘引’,又名‘走’?引者,诱之使进;走者,人来我去,不与项势,是之谓‘走’”[1]。郝月如说“粘即是用意,走即是行气”[2]。显然,太极拳所述的“走”和“粘”与《太极拳论》所描述的不是一回事。

而《太极拳论》中的“走”和“粘”是其他拳术的名词概念,“斯技旁门甚多”就应该是指的这种拳术。有研究者将此句理解为:其他别的拳术,显然上下文不通。《太极拳论》的文字描述非常清楚,所提的“斯技”就是特指的《太极拳论》所述的拳种,并且有“壮欺弱”、“有力打无力”的非太极技法的表现形式,这样也就可以理解文中“走”和“粘”的解释了。但应该指出的是《太极拳论》关于“黏即是走,走即是粘”的论述,是符合阴阳辩证理论的。

2.3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在中国武术中“气沉丹田”是一个常识,是调节呼吸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整劲,这已是现代运动生理的结论。针对“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的关系,郝少如明确指出:“即太极拳所产生的这种深呼吸状态必须在做到‘尾闾正中、涵胸、护肫、松肩、吊裆’等身法后,并且通过存养涵蓄、达到‘气沉丹田’的身法要求时才能形成”,“能做到尾闾正中、涵胸、护肫、松肩、吊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同时,武氏太极在身法要求上主要有“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共十三条”[3]。其中“提顶”是“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挈全身,谓之提顶”。这也是武术运动的通理要法。其实,《太极拳论》所说的“虚领顶劲”内涵,主要就是做到“头正、颌收”的目的。陈鑫有云:“打拳全是项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顶劲”是人体动运的内在动力,而“虚领”是动运的表现形式而已,这些都是现代生理运动的基本规律,目的是为了达到立身中正、松静自然的运动要求,也是武术运动基本共性要求,而不是个性特性。

2.4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不偏不倚”表示公正和中立。语出朱熹《中庸章句》:“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太极拳论》把朱熹的话分放两处,将“不偏不倚”定置在“忽隐忽现”前,把“无过不及”定置在前段的“随曲就伸”前。“不偏不倚”中的“倚”有多研究者将其译为“依靠”,显然不妥。其实,“倚”就是“偏,歪”的意思。“忽隐忽现”的描述应该没有前人论述精密。《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佛彷,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光若佛彷”与“忽隐忽现”相比,语言精炼,攻防哲理深邃如萤光比皓月,而且,这还是先秦时期的武术理论和技艺描述。其所述“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的观念应当是用太极阴阳概念论拳的最早史料,而且议、述、析、论的层面都比《太极拳论》要深刻精准。

2.5 “重”、“虚”和“双重之病”

“重”字在《太极拳论》中出现了四处。分别:“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双重之病未悟耳”。如何理解这四个“重”呢?在传统文化中虚实、轻重与阴阳应该是等同的概念,“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中的“重”、“虚”、“杳”应该是阴阳的同位语。而后面的两个“重”字,就不能单纯理解为“阴阳”,应该是指阴阳变化的现象。指同时出现偏侧的双阴或双阳现象,谓之“双重”。如果这样理解成立的话,前面两个“重”读轻重的“zhòng”,后面两个“重”读重复“chóng”。

对于“双重”的讨论由来以久。《太极拳论》中所讲述是一种理论阐述,前后言语,明明白白。但总有些拾牙慧者,生硬的咬文嚼字,将其曲解得支离破碎,更有甚者将其伪科学到数学分数的层面,窃以为都是精髓和真谛。言:几分之几是“双重”,几分之几又不是“双重”,短斤少两甚是滑稽。陈鑫有段语录就是对这种机构唯物主义思想最好的批判:“而每著之中,五官百骸顺其自然之势,而阴阳五行之气运乎其中,所谓‘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即太极拳之本”[4]。可见,太极拳运动左右的轻重变化要“互为其根”,不可能简单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说明作者的武术理论修养和功力程度未达臻致。当然,也不能排除《太极拳论》作者所练习的是太极拳以外的拳派武术,这种拳有这样的拳理判断。

2.6 “仰”、“俯”、“进”、“退”

“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是众多研究者所推崇的语。从攻防两方的战略上看是可取的,但具体到战术上讲其实没有这样简单。陈鑫讲:“拳各有界,彼引我进,我只可至吾界边,不可再进,再进则失势”。又说“不先不后,迎送相当,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转接灵敏,缓急将相”[5]。“弥高”、“弥深”、“愈长”、“愈促”是典型前后直劲和明劲的描述,这种姿势没有太极拳的拳技艺术,没有阴阳转换,没有圈、缠和拳界的太极拳概念,也违背“直来横去,横来直去”基本的武术技击经验。

现在太极拳理论中有一种怪论,认为陈氏太极拳练习时有明劲阶段,不是理论意义上的太极拳,尤其是对陈氏炮捶更是持否认态度。其目的就是转弯抹角的想证明太极拳的流源问题。如此市井讲拳,嗤之可笑,除了趟在床上的梦拳外,天下没有不用劲的拳术。被崇为圣经的《太极拳论》不是也同样口沫飞溅讲述明劲吗?太极拳的打手技巧着重于走化,打手技法着重于发放。打就是化,化就是打的道理是太极拳练习者了解的基本拳理。从拳势攻防两方而言,没有固定的“弥高”、“弥深”、“愈长”、“愈促”之说,攻防两方是矛盾双方的消长,不是由对手之一的主观意思所决定,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套用。《太极拳论》虽然只讲理法,不讲拳架,但理论来于实践并高于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由此窥测《太极拳论》作者不是太极拳的练习者和实践者。

2.7 四两拨千斤

“四两拨千斤”长久以来太多的论述强调太极拳“后发先至”的战术原则,使人误读为太极拳只能是被动挨打时的应击拳法,把“不丢不顶中讨消息”理解为没有主动进攻的技法。陈长兴告诫说:“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又说:“先动为师,后动为弟,能教一思进,莫教一思退,胆欲大而心欲小”[6]。太极拳作为一种拳种立于武术之林,应当有“披坚执锐,扫荡群氛”的豪情和霸气。从太极拳自身来看,固步自封地认为太极拳是一种特别高级的拳,有“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大略雄才,其实这都是自我“捧杀”,忘记了拳术技击的根本,不利于太极拳技击的提高和发展。

“借力打力”、“四两拔千斤”是所有武事所追求的境界,并不是太极拳的独创。《孙子·计篇》说:“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势篇》又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武编·拳》也指出:“拳有定势,而用时则无定势。然当其用也,变无定势,而实不失势,故谓之把势。用势之时,有虚有实,所谓惊法者虚,所谓取法者实也。似惊而实取,似取而实惊,虚实之用,妙存乎人。故拳家不可执泥里外圈、长短打之说,要须完备透晓,乃为用手”。可见,拳势的主动性、谋略性、应变性,甚至于天赋都是取胜的决定因素。不懂拳术但精于谋略的毛泽东同志讲得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就是诫示把握拳势的主动性。整篇《太极拳论》没有涉及到主动进攻战术思想的论述,既体现了作者中庸主义的思想修养,也能推测出作者的武术修为。现在有一种思潮在极端的推崇《太极拳论》中“四两拨千斤”思想,而忽视了“拳者,权也“的太极拳基石根本,其结果严重左右了现代太极拳攻防战略意思的提升,始作俑者当为《太极拳论》。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还抱着腐朽观念不放,确实使人感叹墓木拱矣!

2.8 立如枰准,活似车轮

枰:一种树的名称;棋盘。准:平,不倾斜,侧重于平稳;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说文》说:“准,平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平也。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谓之。因之制平物之器亦谓之。”。“枰准”二字有版本为“平准”或“秤准”,并解释为“天平”。最哑然失笑的是,有作者将人体的头、腰和手木偶化成一个天平来评述“双重”之病。虽然“天平”的解释也可说明正身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但准确性上可能犯了望文生义、不求甚解的错误。“平准”没有“枰准”包涵更多字面上的文化意味。《纪效新书·拳纪捷要篇》:“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清晰地论证了正身与运动的关系,与“立如枰准,活似车轮”的观念是相通,而且“脚法轻固”之议更耐人嚼味。当然“立如枰准,活似车轮”的要求对太极拳练习还是有指导意义的。

3 结语

(1)在《太极拳论》的篇题上,确实有史料上的遗憾。但结合其内容的整体性来看,《太极拳论》并不是一篇专门针对太极拳的解释,而是用太极阴阳学说对广泛意义上拳术进行论述的著作。《太极拳论》是太极“拳论”,而不是太极拳“论”。

(2)《太极拳论》是一篇以阴阳太极理论分析研究武术的经典著作。其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对太极拳练习确有借鉴意义。由于编幅有限,很多问题多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的展开论述。而且,只讲理法,不讲拳架,也没有论及所述拳种的名称、练法以及基本功法等内容,这些硬伤都影响了《太极拳论》的完整性,并没有达到“论详且尽矣”的程度。甚至部分内容还有悖于现代太极拳理论和武术基本理论。从这种不准确和不完善的内容可以推测《太极拳论》的著作者可能不是太极拳的练习者和实践者。

[1][6]沈 寿.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131-207.

[2][3]郝少如.武氏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11-131.

[4][5]陈 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131-143.

Aboutquot;Tai-Ji-Quanquot;or Concerningquot;Blows of TaiJiquot;

Zuo Yan1Shi Ruping2
(1.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of Ji Shou University,Jishou Hunan 416000;2.The Healty Insurance Bureau of Xiang Xi Autunomus Prefecture,Jishou Hunan 416000)

Through thecorrection and commentsto thetitle,notesand s ectionsof theworksAbout Tai-J i-Quan,and the comparis on and analys isof itscontents,thispaper hasmade aconclus ion:the theoricesof the worksgive apos itive direction meaning to Tai-J i-Quan-s port,but it isaworkss pecially concerning Tai-J i-Quan,it isaworksdealing with the form of boxing from the broader s ens 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Yin-Yan theory.The content of the worksisabout:quot;Blowsof Tai J iquot;,notquot;About Tai-J i-Quanquot;

Taiji Taijiquan about Taijiquan

G85

A

1004—5643(2011)07—0042—03

1.左 燕(1966~),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拳术太极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42式太极拳
少林拳术图说(七)
拳术论
少林拳术图说(二)
石头拳术秘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