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展

2011-08-15 00:44
中国猪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植酸酶链球菌探针

树突状细胞对猪链球菌的应答特性

对猪来说链球菌是一个重要的致病菌,可引起猪的败血症和脑膜炎。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宿主对链球菌的先天、后天免疫应答及链球菌对宿主免疫应答的抵抗作用。

在本研究中首次评估了链球菌与骨髓中提取的树突状细胞 (DC)相互作用的能力,另外,链球菌荚膜多糖调节DC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也被评定。具有生物荚膜的猪链球菌可以抵御DC的吞噬,但是它可促进机体表达TLR2和TLR6以及促进 DC表达 IL-1β、IL-6、IL-8、IL-12p40、TNF-α。 链球菌的荚膜多糖干扰DC的吞噬作用,如果没有荚膜多糖的链球菌被吞入,很容易被DC分解。链球菌的细胞壁成分主要负责激活DC,因为荚膜多糖负突变型菌株诱导DC细胞因子的水平高于野生型菌株。荚膜多糖干扰DC的共刺激分子CD80/86和MHC-Ⅱ的表达。

我们研究得出链球菌与猪的DC相互作用,揭示了DC在宿主对2型链球菌的先天和获得性免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译自:Lecours MP,Segura M,Lachance C,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porcine dendritic cell response to Streptococcus suis.Vet Res, 2011, 42 (1) :72.

甘露寡糖调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猪的基因表达谱

通过研究对照组和甘露寡糖 (MOS)饲喂组实验猪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 (BALF)基因表达的特点(对照组和MOS饲喂组又分别分为两组——感染PRRSV组和不感染PRRSV组,感染病毒组在感染病毒后7天采样)。断奶猪 (3周龄)饲喂分别含0%和0.2%MOS(Bio-Mos)的日粮,然后在5周龄时接种PRRSV(对照组进行假接种)。从细胞中提出总 RNA(3只猪/每个处理)。双链cDNA扩增、标记,并进一步杂交猪基因组的Affymetrix基因芯片阵列,该基因芯片阵列由23937套探针组成,代表20201个基因。运用在R语言环境上的生物芯片数据和基因组数据分析软件包进行微阵列数据分析 (BioConductor)。差异表达基因用limma分析,通过拟合混合线性模型相当于一个2×2因子方差分析。

饲喂MOS和PRRSV感染因素改变了PBMC和BALF细胞 (P<0.05)几千套探针基因的表达。MOS×PRRSV组实验猪在饲喂MOS和PRRSV感染两个因素作用下, PBMC(977基因探针上调,1128基因探针下调)比BALF(117基因探针上调,78基因探针下调)改变更多的免疫不相关基因探针表达。MOS×PRRSV组实验猪的PBMC编码炎性介质的免疫相关基因探针表达受影响 (P<0.05)。在未感染的猪中,饲喂MOS的猪只 PBMC表达 IL-1α、IL-6、髓样分化因子 88、TLR4、 MHCⅡ和 DDX58 增加 (P<0.05)。

这就证明饲喂MOS可提高猪的抗病力,而且在感染后3天和7天可以很快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在感染猪,MOS使PBMC表达 IL-1β、IL-6、IL-8、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 MIP-1β)、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和 TLR4基因减少 (P<0.05)。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饲用MOS组的感染PRRSV 7天后的猪只发烧症状能得以改善。

IL-1β、IL-6、MIP-1β、MCP-1和 TLR4基因表达被实时定量PCR检测证实。MOS使感染猪的BALF细胞表达TLR4、MHCⅡ、补体系统相关基因下降,但是MHCI基因表达增加。

总之,MOS调节猪白细胞的免疫相关和免疫不相关基因的表达,也许能提供一个提高猪免疫力对抗感染的方法,避免免疫系统的应激。

译自:Che TM, Johnson RW, Kelley KW,et al.Mannan oligosaccharide modulates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in pig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J Anim Sci.2011 May 27.[Epub ahead of print]

用PCR方法在猪胴体中检测猪带绦虫囊尾蚴

PCR检测肌肉病变中猪带绦虫囊状幼虫DNA,对屠猪胴体肉品进行检疫。在本研究中两对引物 (TBR引物和Cox1引物)扩增两个目的基因 (一个是大亚基rRNA基因;一个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基因)用于检测猪带绦虫。在猪囊虫病检测中阳性样品TBR引物和Cox1引物可分别扩增出286 bp和984 bp的产物。在阴性样品中没有扩增出任何片段,因此认为这两对引物非常特异。

总共225头猪采样检测猪囊虫病,其中在25头猪的酮体中见到囊尾蚴包囊 (16个发育的包囊和9个退化的包囊)被确认为猪囊虫病阳性病例,PCR检测与上述眼观检查一致。其中有35个胴体的肌肉病变怀疑是猪囊虫病,只有2个在PCR检测中为阳性。对两个引物的检测限度进行了分析,TBR引物最低检测量为10 pg囊状幼虫DNA,而Cox1引物最低检测量为1 ng囊状幼虫DNA。

这个研究说明PCR方法是一个高效检测囊虫病猪肉的方法,对于排除疑似囊虫病猪肉具有重要作用。

译自:Sreedevi C, Hafeez M, Kumar PA,et al.PCR test for detecting Taenia solium cysticercosis in pig carcasses.Trop Anim Health Prod,2011 Jun 3.[Epub ahead of print]

中国南方典型猪瘟病毒遗传多样性和猪瘟病毒毒株正选择分析

典型猪瘟病毒(CSFV)在世界范围内导致高度传染性疾病流行,给生猪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一直缺乏中国南方地区CSFV的准确的基因分型。这项研究对2008~2010年分离到的中国南方地区家猪不同毒株的E2基因进行分析(14株猪瘟病毒)。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有的14株猪瘟病毒的基因聚在遗传亚群1.1。在中国其他地区分离的猪瘟病毒与其不同,主要为基因2群。

此外,对作用于猪瘟病毒E(rns)和E2囊膜蛋白基因的正选择压力进行了评估,逐一分析了dN/dS率以确定特殊的密码子多元化改变。

尽管没有明显证据显示观察到E(rns)基因的正选择,但E2基因的两个正选择在编码49和72氨基酸残基位点被发现。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南部的一些地区目前主要流行1.1亚群猪瘟病毒,与中国猪瘟病毒C-株疫苗毒株相差较大。

此外,囊膜蛋白E2基因经过了阳性选择,两个阳性选择位点被确定。了解分子流行病学和这些正选择氨基酸位点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预测猪瘟病毒的毒力变化,促进疫苗开发和疾病控制。

译自:Shen H, Pei J, Bai J, Zhao M,et al.Genetic diversity and positive selection analysi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isolates in south China.Virus Genes.2011 Jun 4.[Epub ahead of print]

杆状病毒展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GP3蛋白的免疫原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是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猪病病原。PRRSV较小的包膜蛋白GP3在清除病毒感染和保护动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研究中,一个重组的杆状病毒 (BacSC-GP3)被构建,表达His6-tagged GP3,这个蛋白位于其包膜蛋白gp64的跨膜 (TM)和细胞质 (CT)域,免疫原性在仔猪和小鼠中进行评估。

His6-tagged GP3蛋白成功的展示在病毒粒子的表面,而且此病毒能感染Sf-9细胞。用BacSC-GP3免疫动物,体液免疫反应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高于商业灭活苗 (对仔猪免疫,效果比商业灭活苗稍微好一些;如果对小鼠免疫,则免疫效果显著高于商业灭活苗)。这是首次研究GP3-杆状病毒免疫原性,这为研发新的PRRSV疫苗提供新的策略。

译自:Wang ZS,Xu XG,Liu HJ,et al.Immunogenicity of the envelope GP3 protein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displayed on baculovirus.Acta Virol, 2011, 55(2):139-46.

日粮中钙磷水平、植酸酶的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骨的性状、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矿物质、氮的利用率和生长肥育阶段骨性状的影响

通过两个试验 (试验1和试验2)在日粮中添加钙和磷以研究日粮中磷水平以及植酸酶的添加对11~30 kg体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全消化道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钙、磷和氮的利用率的影响和生长育肥阶段 (体重:30~100 kg)骨性状的影响。

试验1采用3×2因子试验设计 (总磷的含量为4.5 g/kg、5.5 g/kg和 6.4 g/kg,植酸酶的活性为 0 IU/kg和 500 IU/kg),选择96头断奶仔猪 (n=8)用于研究磷和植酸酶对仔猪生长性能、骨性状以及粪便性状的影响。由于试验日粮中磷的浓度逐渐变化,为保证日粮中的钙磷比为1.6:1,在不同磷水平的日粮中同时调整钙的水平。30 kg体重时采集48头猪的骨样品 (每个处理8头)。另外 48头猪的饲料变更为生长育肥猪日粮 ,同时保证日粮的钙磷水平,直至体重达到100 kg再采样。

试验2选择24头公猪 (n=4)试验日粮的设计同试验1,测定钙、磷和氮的利用率。仔猪断奶后转入代谢笼内进行单独饲养,分别收集粪和尿。

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的仔猪较未添加植酸酶的仔猪具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 (P<0.05)。30kg体重时,日粮中高磷含量组仔猪骨中灰分含量较低、中磷含量组仔猪的骨中灰分含量高 (P<0.05)。体重100kg时,日粮中添加植酸酶的猪 (P<0.001)以及日粮中含有中、高水平磷的实验组猪(P<0.05)骨中灰分含量高于日粮中没有添加植酸酶的猪以及日粮中只含有低水平磷的猪。试验2中,添加植酸酶的猪较未添加植酸酶的猪具有较高的磷消化率以及磷沉积量 (P<0.001)。

总之,断奶后日粮中总磷的水平高于5.5 g/kg对商品猪的生产性能没有特别的益处。但是断奶后日粮中总磷为6.4 g/kg会使猪100 kg体重时骨中矿物质含量积聚达到最高。

译自:Varley PF,Callan JJ,O’Doherty JV.Effect of dietary phosphorus and calcium level and phytase addition on performance,bone parameters,apparent nutrient digestibility,mineral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of weaner pigs and the subsequent effect on finisher pig bone parameters.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165):201-209.

猜你喜欢
植酸酶链球菌探针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超量添加植酸酶在畜禽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基于FANUC数控系统的马波斯探针标定原理及应用
植酸酶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植酸酶对鲫鱼养殖中磷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影响
植酸酶在蛋鸡生产应用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Les consommateurs peuvent-ils rendre des produits sortis de leur emball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