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脓肿误诊急性胃肠炎10例分析

2011-08-15 00:43张薛
中外医疗 2011年36期
关键词:就诊者胃肠炎脓肿

张薛

(新疆呼图壁县人民医院儿科 新疆呼图壁 831200)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以5~12岁最为多见,5岁以下发病率逐渐减少,但也有新生儿阑尾炎的报告。婴幼儿因其生理解剖特点,早期症状不典型,自我表述欠清,查体欠合作,而儿科医生对该病警惕度不够,使得婴幼儿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延误形成阑尾脓肿,现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10例婴幼儿阑尾脓肿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年龄分布:1~2岁7例,2~3岁3例。4例以呕吐、腹泻来就诊。3例以呕吐、腹痛就诊。2例以发热咳嗽就诊。发病后1d内就诊者2例,2d内就诊者3例,3d内就诊者3例,1周内就诊者2例。

1.2 临床表现

患儿表现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以脐周痛为主。腹泻黄稀水样便,一天5~7次,量时多时少。部分患儿表现发热,精神差,拒食,不玩喜卧。

1.3 辅助检查

10例患儿入院后均查血常规,其中8例白细胞总数>10×109/L;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70%。10例患儿查CRP均>50mg/L。

1.4 诊断及治疗

8例患儿最初均按急性胃肠炎诊断治疗,2例患儿以发热咳嗽,按支气管肺炎治疗,病程中体温每日39℃左右,伴有呕吐腹泻,后按急性胃肠炎治疗。10例患儿在治疗中均持续高热,体温39℃左右,阵发性腹痛,吐泻,拒食,触腹部哭闹明显,精神差,请外科会诊,腹部平片示不全肠梗阻,行B超检查探及右下腹部及盆腔区包裹性积液,壁较厚,内部回声不均,显示阑尾脓肿,与保守抗感染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择期阑尾切除。

1.5 结果

1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2 讨论

误诊原因:(1)临床思维不全面,对小儿阑尾炎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急性阑尾炎分型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后两型可造成阑尾穿孔。也有人将阑尾腔内存在异物、阑尾管腔狭窄或阑尾痉挛等称为梗阻性阑尾炎。典型阑尾炎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或呕吐,稍晚时间出现发热,右下腹固定压痛伴肌紧张及反跳痛;血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率上升,因小儿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不同年龄组各有其特点,且变异较多。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阑尾炎症状往往不典型,病情变化快,股壁薄弱,腹肌发育不健全,腹痛表现不典型,有时又不能正确表达腹痛症状,就诊延迟,部分儿科医生认识不足,易被误诊为呼吸、消化道及尿路感染,因此对小儿阑尾炎的早期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病史资料不完善,临床体检不仔细,是导致误诊的另一个原因,腹痛是小儿阑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学龄儿童可表现出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婴幼儿腹痛常以脐周痛为主,但也有腹痛始终位于右下腹,腹痛多为持续性,有时阵发性加剧,提示为阑尾腔梗阻。5岁以下患儿常不能确切表示有腹痛的性质与部位,婴幼儿甚至根本不能表达有腹痛,常以哭闹表示,病程在2~3d以上,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会很快转为阑尾脓肿,因此对于发热伴腹痛、腹胀或呕吐患儿,即使腹痛在主诉中是一过性或腹痛不剧烈,也需要反复仔细的进行腹部查体,要注意上、下、左、右反复对比腹部压痛点,根据患儿腹肌紧张度、肢体反应及面部表情变化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已形成阑尾脓肿,要注意局部表现是否饱满,界限是否清楚,医生体检时触诊力度一定要适当,避免用力按压,防止脓肿破裂,形成腹膜炎。

因此,进一步提高对小儿阑尾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避免很多因急性阑尾炎诊治不及时,而遗留的后遗问题,是每个儿科医生面临的责任。上述10例患儿因误诊急性胃肠炎延误治疗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也警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总结经验,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
就诊者胃肠炎脓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护理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