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011-08-15 00:43陈波
中外医疗 2011年36期
关键词:实质包膜瘢痕

陈波

(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徐州 221005)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病变,无恶变,无出血,在肝脏所有原发性肿瘤中约占8%,绝大多数发生于30岁或者50岁左右的女性[1]。FNH影像学上易误诊为肝癌和肝脏其它瘤样病变,正确认识FNH的MRI征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经手术及穿刺活检证实的FNH病人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20~69岁,平均39.3岁。其中14例无临床症状,为体检或因其它病变行B超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其余7例伴有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病毒(HBV)及甲胎蛋白(AFP)均为阴性。

1.2 方法

采用Siemens1.5T超导核磁共振全身扫描仪。扫描前禁食8h,常规使用腹带加压肝区,采用体部线圈,矩阵128mm×256mm~160mm×256mm,层厚5~8mm,层间距1.0mm。平扫横断面T1WI:SE序列,TR400~600ms,TE18ms;平扫横断面T2WI:FSE序列,TR3600ms,TE75ms。三期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1mmol/kg,采用FLASH序列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同平扫,延期20s行动脉期扫描,延期45s行门脉期扫描,延期2min行延迟期扫描。

2 结果

本组21例FNH共24个病灶,其中18例单发,3例各2个病灶。病灶位于肝左叶11个,肝右叶13个,均呈类圆形、椭圆形,病灶直径2.2~7.5cm,平均为4.7cm。平扫病灶边界欠清晰,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多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但仍有14个病灶信号高于肝实质,5个病灶可见包膜强化,9个病灶可见典型中央瘢痕强化表现;动脉期在明显强化的肝实质部分对比下显示中央低信号的星芒状形态,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接近肝实质。

3 讨论

FNH是肝脏良性肿瘤样病变,95%的FNH为孤立结节,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无真正的包膜,结节的实质部分由正常的肝细胞、Kupffer细胞、血管及胆管构成,但小叶正常排列结构消失[1]。病理特征:中心星形瘢痕,纤维组织从中心向周围放射状延展,星形瘢痕常包含一条或多条滋养A或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但缺乏完整伴行的胆管及门脉分支[2]。目前认为血管畸形或血管受损所致的反应性增生可能FNH其潜在的发病机制[1]。典型的FNH病灶大小一般在5cm以内,其大体表现为类圆形轮廓以及被起源于中央瘢痕的放射状纤维分隔包绕的结节构成。当病灶中央有瘢痕形成时,MRI均能准确诊断。文献报道[3],70%~80%的FNH病灶有中央瘢痕。本组24个FNH病灶中,出现中央典型瘢痕者9个,占37.5%。

FNH实质上是肝细胞异常增生的过程。与正常肝实质相对比,典型性FNH的MRI表现为[3]:T1wI呈等、低信号,瘢痕为更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瘢痕为更高T2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结节明显强化呈高信号,瘢痕无强化呈低信号;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等、略高信号,瘢痕逐渐强化,延迟期瘢痕为等、高信号。FNH的强化模式以“快进慢出”为特点,其中以动脉期除瘢痕外的快速明显均匀强化为最重要征象。非典型的FNH可多发或具有卫星灶(本组有3例各出现2个病灶),或不具有中央瘢痕,病灶内可出血或坏死。增强扫描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环形包膜强化,病理学证实FNH无包膜[4]。本组有5例FNH病灶在增强扫描门脉期及延迟期出现环形包膜强化,术后病理发现此改变为病灶周围受压的肝组织出现炎症反应以及周围受压的血管所致。

综上所述。FNH具有典型的MRI表现,放射科医生应熟悉FNH的病理基础及MRI表现特点,MRI一般可对FNH作出明确诊断而不需其他影像学检查,少数病例需穿刺活检。

[1]张素娟,许仁军,罗旺启,等.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表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0):1387~1388.

[2]Jung EM,Clevert DA,Sebreyer AG.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contrast harmonic imaging to assess malignancy of livertumom:a pmspective controlled two-centerstudy[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47):6356~6364.

[3]朱正超.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64~1265.

[4]黄国鑫,徐坚民,孙黎明,等.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104~106.

猜你喜欢
实质包膜瘢痕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