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与聚肌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2011-08-15 00:43邵明中
中外医疗 2011年36期
关键词:阿昔洛韦神经痛水疱

邵明中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镇卫生院 浙江宁波 31583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皮肤病。本病常呈散发性,其发病常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在老年人患者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症时均较正常人明显易感,且病情迁延,病情较重,神经痛后遗症比较突出[1]。我们对2008年至2009年2年内30例门诊带状疱疹病人经过认真检查诊断,排除单纯疱疹、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腹症等疾病[2]。3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各15例,分别用阿昔洛韦或聚肌胞治疗,比较2种药物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病人均具有典型的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呈黄豆大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皮损沿外周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伴有神经痛。部位以胸、腹部为最多,共22例,头部3例,腰部3例,四肢2例。随机分为阿昔洛韦组(治疗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30~76岁,中位年龄49岁。聚肌胞组(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31~70岁,中位年龄48岁。

2 方法

治疗组口服阿昔洛韦0.2g,每日4次,加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对照组隔日肌肉注射聚肌胞2mg,加口服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2组均10d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皮疹全部消退,局部炎症、神经痛消失;有效:皮疹消退60%以上,局部炎症、神经痛减轻;无效:皮疹、炎症、神经痛减轻。

4 结果

治疗组15例治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15例,治愈1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2组疗效比较无细致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9±2)d,止痛日数(4±2)d,皮疹停止新发时间(2.5±1)d,水疱干涸(3.2±1.2)d;对照组分别为(11±3)d、(5±2)d、(3.5±1)d、(4.5±1.2)d,2组比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5 讨论

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其诱因有很多,如感冒、过分疲劳、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放射治疗、烧伤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锑剂、砷剂等)。可见,在人的一生中先后患水痘和带状疱疹,也可先发生其中一种,或虽感染病毒而无任何表现。经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带状疱疹完全消退后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肤完好无损却不敢触及,局部痛觉过敏,爆发痛等,临床上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发生多由于疱疹急性期未能很好控制疼痛所致。我们知道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造成神经特异性感染,并导致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损害。其疼痛是受累神经节的异症甚至变性的神经功能重塑,疼痛的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与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故很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的病情一般约为2~3周,泛发或者复发者常提示有免疫功能缺陷;应注意潜在免疫缺陷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本文1例无效患者后多次就医,1个月后在上级医院确诊为恶性淋巴瘤,需引起注意[3]。分析本文的结果表明,2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愈合时间,止痛的日数,水疱停止新发和水疱干涸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而且阿昔洛韦有口福方便,价格合理,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但观察例数不多,有待我们继续临床观察。

[1]王侠生.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工生出版社,2009.

[2]翟庆.带状疱疹128例误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1):52.

[3]冯和平,常健民.带状疱疹309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6):355.

猜你喜欢
阿昔洛韦神经痛水疱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阿昔洛韦结合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膜脑炎临床效果分析
伐昔洛韦在防治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术后疱疹中的疗效观察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静脉滴注阿昔洛韦与口服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牛水疱性口炎的诊疗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