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下治疗儿童龋病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2011-08-15 00:43张朝晖白永芳卫华
中外医疗 2011年36期
关键词:龋病牙科全麻

张朝晖 白永芳 卫华

(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 北京 10004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儿,男50例,女30例,年龄2~5岁,平均年龄3岁左右,所有病例均为多颗牙齿龋坏,手术时间90~240min。

1.2 适应证

就诊于牙科的儿童,包括不合作儿童,智障儿童,多颗牙齿龋坏的的低龄儿童,以及畏惧牙科治疗的儿童。

1.3 术前准备

(1)向家长交代术前禁食8h,强调术前禁食的重要性,以免术中呕吐,引起窒息。(2)做好家长及患儿的心理护理,术前访视尤为重要,术前1d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深入交谈,让家长了解手术前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手术方案,手术时间等,消除家长紧张心理。与患儿交流时,要融入患儿游戏中,与患儿建立亲密感,能有效减少患儿对医务人员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以减少麻醉的并发症,利于麻醉的诱导与维持,减少麻醉意外。(3)准确测量体重,测量患儿体重是麻醉给药,术中输液的重要依据[1]。

1.3.1 麻醉前准备 (1)牙科护士确认患儿需要非住院全麻治疗且家长签署手术同意书。(2)牙科护士备齐牙科治疗所需设备器械及材料。(3)通知手术室备齐麻醉和抢救所需设备器械及材料。(3)做好患儿心理护理,可给患儿玩具等分散患儿注意力,消除恐惧感。调节手术室温度,注意保暖,避免患儿受凉。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粗直血管,并加以固定和保护,确保输液通畅。

1.3.2 麻醉方法 术前禁饮食8h,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技术诱导给予氯胺酮2mg/kg肌肉注射,维持阶段手术要求选择麻醉用药,常采用1mg/kg的氯胺酮,2mg/kg的异丙酚或10µg/kg芬太尼静脉注射。

2 结果

所有全麻下治疗患儿龋病效果满意,无需患儿配合,治疗时间从容。一次性治疗全口牙齿,节约时间。安全、无痛苦,减少门诊治牙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患儿当日回家,术后24h电话随访,患儿意识清晰,活动正常,饮食正常,患儿家长满意。

3 护理配合

(1)生命体征的监护:患儿麻醉后,手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巡台护士随时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面色及皮肤颜色等的变化,并且实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如心率快,血压上升,呼吸浅速不规则应考虑全麻过浅。反之如发现心率慢,呼吸深而均匀,表示麻醉程度比较深[2]。(2)采取头偏向一侧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如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做到术中及时吸痰并吸氧。(3)全麻清醒期患儿易出现意识不清,躁动等表现,防止意外发生,应用约束带固定肢体。(4)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粗直血管,并加以固定,保证输液通畅,遵医嘱给药液,及时调节输液速度。(5)术中专业配合:保证手术视野宽阔,助疗合理使用口镜,与医生沟通达到最佳位置。对于年龄较小患儿因口腔狭窄,应用口镜易损伤粘膜,为避免损伤患儿口腔粘膜,助疗护士需用手指轻柔牵拉口颊部。将吸唾器置于患儿口底,注意勿紧贴粘膜,以避免损伤粘膜和使管口封闭。且将吸唾器置于治疗牙齿的对侧。保证当窝洞预备好后,必须将准备修复的牙与口腔环境隔离开来,其目的是防止唾液进入窝洞,助疗即用消毒棉卷隔离患牙,将棉卷置于患牙颊(唇)侧前庭处和舌侧口底,吸取术区附近的唾液,从而达到隔湿目的。隔湿是治疗龋病的关键。(6)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患儿麻醉清醒后与麻醉师一起将患儿送回病房,注意观察患儿口唇颜色,肢体颜色及血氧饱和度,以保证运送安全。龋病治疗当日禁食硬粘食物。教育儿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半岁左右就开始刷牙,睡前不吃糖和零食。定期检查口腔,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要求1~5岁儿童,每2~3个月查1次,6~12岁儿童每隔半年查1次,12岁以上儿童每年查1次。

全身麻醉下儿童龋病治疗,应在有较好抢救、麻醉和治疗的条件下开展。术前麻醉医生对患儿的全面评估,排除麻醉禁忌,术中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是较好的完成龋病治疗的保障。

[1]张娜.小儿全麻手术后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4(6):100~101.

[2]于晓杨,孙慧.全麻鼻内窥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的手术配合[J].右江医学,2011,1(39):106~107.

[3]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8~79.

猜你喜欢
龋病牙科全麻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牙科界茅台来了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婴幼儿龋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
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