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2011-08-15 00:43邹冬梅陈剑琴
中外医疗 2011年36期
关键词:夹层主动脉血压

邹冬梅 陈剑琴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为重大的血管外科疾病,预后凶险,随时有瘤体破裂可能,加之围手术期常合并机体其它各系统功能受损,使手术难度增大,护理干预在提高手术效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0例,对其围术期实施整体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1~49岁,平均39.5岁,均经MRA和CT检查确诊。主动脉夹层瘤stanford A型17例,B型3例;急性夹层13例,其中升主动脉6例,主动脉弓部瘤7例;慢性7例,其中外伤3例,升主动脉瘤2例,马凡氏综合征2例。3例术前有左心功能不全,11例心功能为Ⅱ级,6例为Ⅲ级,3例为Ⅳ级。术前有糖尿病史者5例,高血压史者10例,肾功能不全者4例,长期吸烟者7例。对外伤原因造成的夹层动脉瘤的患者采取选择性脑灌注和股动脉转流下行降主动脉人工置换;夹层动脉瘤在主动脉弓部患者采取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对升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实施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1.2 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基础护理:患者在急性夹层发生时,胸背部呈较难忍受的撕裂样疼痛。常以大汗淋漓,烦躁不安为主要表现。病情重者则表现为神志淡漠、四肢苍白、潮凉、少尿或无尿的休克表现,但血压与休克关系呈不平行状态,血压可增高或在正常范围。双侧颈动脉搏、四肢动脉搏动可不对称,血压测量存在差别。以健侧肢体血压为真实血压在对血压进行测量时,应测量四肢的血压,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2)瘤体破裂预防护理:患者入院后指导其采取绝对卧床休息,进流食或易消化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和新鲜蔬果,防止便秘。保证睡眠充足,避免对胸腹部进行挤压、拍背、过度用力,开展心电监护、心率控制在60~75次/min,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3)心理护理:患者多因病情突然发作、痛苦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心理,为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支持,营养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必要时可采取药物的血压和情绪进行维持,防止出现并发症。(4)术前准备:常规术前准备外,协助患者完成相关CT、MRI和彩超检查。以对夹层动脉瘤破口范围及有无合并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返流病变等。尽量在床边完成检查,若需移动患者外出受检,则备好氧气和急救物品,对患者在转送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做好密切观察,争取手术时间,避免发生意义。

1.2.2 术后护理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因手术具有较大创伤,建立体位循环的时间相对较长,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运用后,手术在保证成功实施的同时,组织器官却存在再灌注损伤和缺氧的危险,故在术后除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外,还需对各系统脏器功能进行监测,对并发症及时预防和有效处理。(1)循环系统:动脉瘤患者术后多数表现为血压高、心率快的高动力状态,术后需给予扩血管药物及适量受体阻断剂,充分镇静,防止高血压造成残余动脉瘤破裂和吻合口出血。(2)神经系统:术后对神经系统有无并发症发生要做好严密观察,记录双侧瞳孔的对光反射、大小,对患者经常行语言刺激,对眶上神经进行压迫产生疼痛刺激以促使意识恢复。(3)呼吸系统:术后加强对呼吸道的护理,严重无菌操作,防止出现肺部感染。(4)泌尿系统:术后做好肾功能、尿量化验指标,严禁使用肾毒性药物,若发生肾功能不全,可及时利尿,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2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经整体护理干预后,19例康复出院,1例因肾衰竭死亡。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临床血管外科中较为常见,是血液在主动脉腔内通过内膜的破口入主动脉壁中层造成血肿形成,在冠心病、高血压和马凡综合征中疾病中多见[2],据相关文献报道,每年急性夹层动脉瘤可高达(10~29)/1000000发病率。若动脉瘤体发生破裂时,48h为50%病死率。动脉瘤>5cm应选择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其中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在围术期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采取预防瘤体发生破裂、防止病情发展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对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时间做好严密观察,将休克或疼痛的缓解或加重作为评价病情变化的指标,疼痛在血压下降后明显消失或减轻是夹层动脉瘤扩展停止的临床指征[3]。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对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可有效预防瘤体破裂,尽快对患者实施手术以搀救生命,同时在术后对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和处理,密切监护各系统生理功能,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障。

[1]于英,张兴蕊.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6):438~439.

[2]李孟玲,陈坚.主动脉夹层41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45.

[3]樊美珍,张伟英,顾晖.升主动脉和弓部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术后监护[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9):48.

猜你喜欢
夹层主动脉血压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稳住血压过好冬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
控制血压刻不容缓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
MSCTA与DS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