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2011-08-15 00:43王丽丽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9期
关键词:周口市民民生

□ 王丽丽

(周口日报社,河南 周口 466000)

民生新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 王丽丽

(周口日报社,河南 周口 466000)

民生新闻的报道就是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疾苦,站在民众的角度,从普通市民的需求出发来报道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民生新闻隶属于社会新闻范畴,但较之一般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报道更加注重理顺受众情绪、解决实际问题、保障普通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因此,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民生新闻的产生

近几年,众多都市类媒体由于定位的同质化,其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了争取受众关注,增强媒体影响,很多都市类媒体把新闻的视角不自觉地延伸到了受众的需求。关注普通受众衣、食、住、行、就医、求学等具体问题的民生新闻随之产生。

“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由此可以看出,“民生”是指民众的生计,“民生”的精神内核也就是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反映“民生、民情、民意”。关于“民生新闻”的界定,归纳而言,是指新闻媒体站在民众的角度,从普通市民的需求出发来报道与市民群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简而言之,民生新闻是“民生内容、平民视角、民本取向”。

《周口晚报》作为一家创刊时间不长的都市类报纸,目前而言,其民生新闻报道的实践经历尚不够深入。但是,考察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伴随着晚报的兴起,民生新闻在中国的传媒实践中其实由来已久。晚报类报纸从国家原本单一的时政类报纸中剥离,其报道内容主要是从平民的角度反映百姓的生活,在发挥报纸政治功能的同时,强调休闲、娱乐、服务等功能,从而走进千家万户。虽然当时还没有民生新闻的提法,但可以称作是民生新闻的雏形。

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民生新闻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它正是通过报道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疾苦,让新闻变得既好看管用,又具有生活所赋予的气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是持续改善民生。

从民生新闻的性质和内容看,它促进了市民对自身权益、公众利益的关注,构建了大众与政府之间沟通信息的平台,协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因此,民生新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生新闻能够理顺公众情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都比过去上了几个大的台阶。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党的基本路线和大的方针政策是衷心拥护的,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是满意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些年来人民群众的不满之声也多了起来。

比如供水,由于周口城区供水体制改革遗留了一些问题,加之城市供水管网不配套,市民对城市供水情况意见很大。比如供电,由于电网支撑能力较弱,每到夏季用电高峰时,就经常出现拉闸限电情况。比如就医难、求学难等问题。

政府部门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基于历史基础,解决起来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市民群众情绪激动,不看过程,只要结果。两方面情况的对接和沟通需要一个媒介,民生新闻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把市民的呼声反映给有关部门,客观上起到了督促和推动问题解决的作用。同时,记者也把有关部门努力解决问题所做出的大量工作传递给了市民和读者,让有关部门取得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为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

民生新闻报道可以推动问题的解决

2010年底,《周口晚报》回应读者热线反映,以整版篇幅连续报道城市窨井盖管理缺位的问题。报道刊发后,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有关领导在批示中责成城管部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使包括窨井盖在内的很多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得到加强。

二板桥居民区积水问题、城区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等等,近年来,《周口晚报》通过新闻报道,有力地推动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的及时解决。而这些具体问题的及时解决,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矛盾,保障和维护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

民生新闻能够保障民众监督权的施行

媒体监督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发挥社会“保健”的良医作用。媒体监督“话语的力量”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作用日益凸显。民生新闻对民生问题舆论监督的着重点在于披露问题,而不在于批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方法在于以建设性视角进行舆论监督,寻求解决问题的共识,而不在于激化矛盾。

近年来的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秩序、住房、就业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进展到不同阶段,都有新闻媒体进行跟进报道。新闻媒体以及其背后的公众力量,使得各项改革进行得比以往更加透明公开,也吸取了更多的民意。

民生新闻作为媒体监督力量也是反腐的一股重要力量。它能将一些关系民生的腐败现象和社会问题公之于众,用舆论的阳光驱散阴霾,彻底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腐败现象的霉菌无处藏身,这样才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才能使广大领导干部心灵受到净化,正气得以提升,筑起一道牢固的防腐思想阵线,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强化以人为本的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

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作为新闻媒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民生新闻的平民特色,也要把握民生新闻的正确导向。

民生新闻要以平民的视角,客观、真实的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也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从新闻事实中体现出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作为民生新闻的报道工作,不仅要向受众传达有效信息,而且也担当着“党和人民喉舌”的角色。因此,民生新闻的报道工作必须注重加强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导向。积极展示社会美好光明的一面,多搞正面报道,倡导文明新风,帮助受众树立对社会和未来的坚定信念;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时候更应注意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批判,坚持正确的舆论监督,大力抑恶扬善,净化社会环境,引导受众冷静、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在不激化社会矛盾的情况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共识,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民生新闻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它正是通过报道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疾苦,让新闻变得既好看管用,又赋予生活的气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是改善民生,因此,民生新闻对于民生的关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栏编辑:秦明瑛)

猜你喜欢
周口市民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二次多阶段不确定系统的Bang-Bang最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