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舆论监督之现状、原因及对策

2011-08-15 00:43肖中华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9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党报报纸

□肖中华

(湘潭日报社,湖南 湘潭 411100)

地市报舆论监督之现状、原因及对策

□肖中华

(湘潭日报社,湖南 湘潭 411100)

今年3月,湖南一地级市发生了一起严重凶杀案,一女子入室将女主人和保姆用剧毒物毒死,这是当地第一起用此剧毒物杀人的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案发后,外地媒体纷纷予以报道,而本地主流媒体却只字未提,原因是被害女主人的丈夫是当地一家上市公司的一位高管,凶手是这名男子的同事兼情人。这家上市公司的年广告投入近200万元。该市晚报虽然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但隐去了这家上市公司的真实名字,以某公司代替。

这种舆论监督报道缺位或即使有却让人啼笑皆非的舆论监督稿件,不是个例,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内陆省份,是普遍现象:一年难得看见几篇舆论监督稿件,有分量的、让读者眼前一亮、能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舆论监督稿件更是少得可怜。

广告收入举步维艰,经营惨淡,受文化氛围、广告经营、报纸发行、人情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相当一部分地市级党报的舆论监督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确处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建立思路清晰的办报体制机制,培养具有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的舆论监督人才,才会让舆论监督占据地市级党报应有的版面,体现出应有的分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地市级党报舆论监督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往纵深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逐渐集中体现。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对一些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和问题,应给予重点关注和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报道搞得好,一是能为党和政府分忧,督促问题的解决,减少上访的现象与成本;二是能有效疏导大众的不满情绪,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三来有助于媒体所报道内容的平衡与可信,能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权威性。一些社会问题与热点,不报道并不意味着不发生、不存在。如果一张报纸从头到尾一年四季都是唱赞歌,形势一片大好,读者会信吗,老百姓会满意吗?

舆论监督不管是从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从疏导百姓情绪促进社会稳定出发,还是从提高报纸的科学性、可读性和权威性出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造成目前一些地市级党报舆论监督不力或缺失、整体情况不尽如人意的局面的主要原因又有哪些呢?

造成目前地市级党报舆论监督现状的主要原因

据笔者调查了解,造成目前地市级党报舆论监督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受当地政治环境和氛围影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宣传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党报舆论监督特别敏感,不喜欢当地媒体上出现任何舆论监督之类的报道和议题。这样有使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价值取向和政治态势。在这样的地方,地市级党报要想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所冒的风险、面临的阻力相当大。此外,党政机关、厂矿、企业,都喜欢媒体锦上添花的报道,作为法人和个人,都不喜欢挑刺的舆论监督,这样也给媒体这方面的报道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二是受地市级媒体社长、总编辑办报风格、办报理念的制约和影响。有些地级市媒体社长、总编辑受个人的性格、魅力、能力、年龄及发展阶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全力支持自己主政的媒体从事舆论监督,有些却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两相比较,舆论监督情形迥然不同。前几年,笔者在某家地市级党报发了一篇舆论监督稿件,对方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当时那家报社老总竟让笔者当面跟对方解释和道歉。不管记者所采访报道事实如何,既然安排见报了,那就是报社的产品,而不是记者个人的产品了。所以,当时这家报社老总的这一做法让笔者心都凉了,以后再也不敢轻易涉足舆论监督之类的题材和报道了。

三是受广告、发行、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事业单位的市场化和文化体制改革,地市级媒体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当地财政给予的支持少,主要靠自身广告等经营收入来运转。在此背景下,从某个程度上讲,广告客户成了媒体的衣食父母。再加上自办的晚报、都市报等自办发行,在发行不景气的情况下,有些媒体采取包括记者编辑在内实行全员发行的模式,扩大报纸的发行量。这样,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一牵涉到广告大户、发行大户的舆论监督题材和稿件,一般都是绕道走或即使一线记者采写出来了也发不出。

四是受社会风气、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地市级党报处于地级市,相对于中央级、省级党报,人才的政治素养、职业操守、业务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偿报道,负面题材正面做,封口费,道听途说等大大影响了舆论监督的目的、风气和稿件真实性及其质量、分量。时间一长,舆论监督在一些地方很难开展,长时期几乎取消舆论监督。

如何恢复舆论监督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舆论监督很重要,但在现实中一些地级市媒体这方面的报道差强人意。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恢复舆论监督应有的地位,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呢?

一要正确处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为一级党报,应以正面宣传为主,从而为改革开放事业鼓劲加油,这是应有之义,毋庸置疑。但以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是说全部要搞正面报道,舆论监督一点都不能搞。相反,舆论监督不仅不能不搞,而且还要搞好,搞出彩,搞出气势和分量,发挥其四两拨千金的功效。有主才有次,有次才有主,只有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两者有机结合,才是一张完整的报纸,才能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权威性,才能有效圆满完成党委政府下达的宣传报道任务,实现作为一级党报应有的舆论宣传效果。

二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在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大业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在一些区域不可避免地集中涌现。站在长远发展的历史高度,中央及时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执政口号。这就要求地级市党报在报道好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时,多派记者下基层,关注老百姓的疾苦与呼声,访民苦,察民情,伸张正义,通过舆论监督的报道形式,使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得到及时的遏制,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主张,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三要建立舆论监督的长效机制,要加强记者、编辑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开辟专门的舆论监督专栏,使报纸的舆论监督有体制机制保障,有人才支撑,有版面保障。首先是社长、总编辑要在对舆论监督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舆论监督一整套规章制度,从策划、选题、采访、编写、排版及后期接待与后期报道,都有章可循。定期对采编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并开辟专栏,形成良性循环,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办出分量、办出品牌。前几年,《湘潭日报》在头版开辟了“市府与市民”的舆论监督专栏,《定点屠宰场发现病死猪肉》、《二大桥有“四怪”》、《有毒香干子进入大型超市》、《爱涝渠变成了臭水沟》等舆论监督稿件,五六年过去了至今还被不少读者津津乐道。

舆论监督报道搞好了,搞出彩了,能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能有利于一个地方的稳定与和谐,当地党委政府绝对会满意。舆论监督报道搞好了,搞出彩了,报纸的可读性和权威性增强了,当地老百姓也会很满意。老百姓满意了,报纸的发行不成问题了,广告自然会水涨船高。舆论监督报道搞好了,搞出彩了,也会很好地锻炼了采编队伍,为报社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因此可以说,舆论监督搞好了,一举多得。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那就是做为一家党报,始终要牢记以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主旋律。

(本栏编辑:吕道宁)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党报报纸
报纸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