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11-08-15 00:44江苏李玉华
职业技术 2011年8期
关键词:素描艺术设计基础

江苏 李玉华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江苏 李玉华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素描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不断加强设计素描中的抽象意识以及拓展设计素描材料媒介综合实践的教学新思路。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方法和目的的定位、对设计素描概念的反思与追溯,以探索当今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新理念。培养准确的造型能力、丰富的空间思维能力、锻炼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是设计素描教学的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基础素描;设计素描

当前,改革素描课程教学体系的要求日益迫切,这是因为现行的这一教学体系满足不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素描基础课教学,并非是完全拒绝传统素描教学的有益经验,而是对传统素描教学体系的调整、补充与完善。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多年来,中职的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一直沿袭着陈旧的教学模式,表现在:

第一,教学目的不够明确,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基础教学内容与专业内容不能很好的结合。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一直是沿用工艺美术教育的模式,所以目前的素描基础课在相当程度上沿用了原来绘画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和教学模式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的特点不相适应。教师的思维方式也比较偏重于感性思维、艺术思维。不能充分认识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的目的、模式和在培养要求上的不同。

第二,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甚至设计专业基础教学远未能改变传统绘画教学模式,与设计理念相距甚远。素描作为一门设计专业最基础的造型学科,此前也有人曾经研究过设计素描这门课程,但都是笼统概括地把绘画素描和设计素描作对比,而没有从实际授课对象基础水平进行分析,没有从不同专业个性化的特点进行考虑,没有将事物进行分类,从素描与具体设计两个方面结合进行实践性教学研究。

第三,学生的专业思想模糊,学习热情不高。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素描基础课的目的性不明确,大多数人认为素描基础课与专业学习关联不大,学习不够重视。

二、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的目的

无论是绘画类专业还是设计类专业,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好素描,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技法和理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素描最直接的目的是造型技巧,在画面上解决形体、结构、空间的基本关系,解决好观察与分析、理解与表达的关系,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创作和工作中,无论是使用电脑造型工具还是手绘手段,都能制作出成功的作品。同时,设计专业学习的素描属于一种研究性的素描,它的目的不是培养素描或绘画大师,而是强调它在造型基础训练当中的功能性和阶段性,它更加重视观察和思考的过程,我们通常称之为“设计素描”。因此,设计专业素描基础和常规素描在自身特点及其教学方法上、目的上都是存在差异的。

传统素描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追求的是精神层面审美功能的欣赏价值。设计素描则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以及准确地传递信息等方面为重点,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绘画性素描的造型过程中,通常是以感性为基础,以直觉性、形象性紧密结合的思维活动方式而展开。与之相比较,设计素描的造型思维方式则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形象思维被统摄在逻辑思维之中。所以,在设计素描的造型表现中,特别强调思维的推理性、逻辑性和有序性。事实表明,这种符合设计需要的思维方式及造型思路,不仅能够使设计素描造型严谨、规范,而且还因这种思维与思路包容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等因素,因而能大大拓宽其造型的表现力。而内容也因不同专业特点及培养方向的需要而有所侧重,以适应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的需要,加快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想象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模式。

三、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

1.做装饰结构素描训练。选择结构较强的物体进行训练,要求有立体转换到平面的构成形态,从而形成有意味的教学形式。即讲授物体透视、投影等基本规律,要求学生用装饰的要素表现出来,最终达到把装饰要素利用程式化的绘制方法精心绘制出来。

2.思维定式打破。在绘画中,我们习惯了一些事物组合模式,对这种模式的打破会突破我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如无关联性事物组合,体量类似物组合,高差异体量组合,随机放置组合等。而避免用常规的摆放方式,可以吊起、倒挂、累积等,或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等方法。

3.多种素描手法的尝试。同学们总习惯于单一地用排线条的方式画素描。要让他们知道,素描表现的手法是无穷的,可以描、划、擦、印等等,不同的手法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美感,不同手法的尝试会使同学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像与否。八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的素描做一个梳理,介绍给同学,让他们逐渐对形式本身感兴趣。

4.打破严格的焦点透视习惯。抛弃常规的透视法则,让同学们知道,准不一定美,美不一定准,刻意进行扭曲化、平面化、夸张化的形象处理。营造另一种视觉效果。

5.同一主题、多种形态的表现训练,要求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意识、新观念,能借鉴不同形式的作品进行训练。所谓现代意识,首先要解决审美问题,了解精神内涵,明确表现理念,体味艺术风格,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表达。要注重理论和技能并进的原则,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进行灵活主动地学习。

6.培养“创造性思维”已作为素描教学的核心命题,也是素描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育中应起到的根本作用。艺术设计是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现代设计教育“技术、审美、创造”金字塔构架的最高层面,我们常把“创意能力”作为衡量一个优秀设计师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把培养“创造性思维”、挖掘能力作为素描教学的核心思想。我们在教学中应导入解构、重构、形象联想和概念转换等一系列练习,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从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对自然物的图像素材进行分解、拆卸,运用置换、拼接、对比、错位、融合、叠加、削减等方法重新组合,以获得崭新的视角形态。“深入物态结构现象的底蕴,去思考、去开启想象之门,创造新的物态世界,发明新的组合系统”,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力,使学生具备从身边的事物中捕捉自己的创意闪念的能力,为日后的设计活动打下重要的基础。

7.将对材质媒介创造性地尝试及综合运用引人素描教学,拓展素描创作语言的空间。在素描教学中增加材料实践素描课程,让学生通过“对多种媒介材料的大胆尝试及综合运用,对材料的可能性和偶然肌理的不懈追求”,寻求素描表现领域的新突破。学生通过考察材料与材料、造型与材料的关系,从造型的最根本处调整艺术思维。在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过程中,必然带来艺术造型语言的转变和拓展,从而对造型观念形成仲击。丰富的媒介材料的引人,扩充了作品的审美视野,显示了新的观察与反映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设计素质。

素描作为直接影响学生造型思维方式及造型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基础训练,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育中应受到高度重视。作为教师,应突破传统素描教学再现性、写实性的框架,建立强调主体性和表现性的现代素描教学体系,是素描课程真正符合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需要。

[1]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纪要[J].装饰,2001(5).

[2]赵君超.设计素描[M].辽宁美术出版,2002.

[3]舒怡.广告艺术设计素描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编辑 王旸)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素描艺术设计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星.云.海》
《花月夜》
武汉素描
素描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跟踪导练(一)4
凡·高的早期素描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