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课堂:让生命在快乐中拔节

2011-08-15 00:49李利中
中学语文 2011年34期
关键词:斑羚彩虹师生

李利中

[作者通联:湖北仙桃市下查埠初中]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如何与学生对话课堂,从而引领学生放飞思维,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世间的真情,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滋润、灵动起来呢?

一、对话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

阅读教学是人与文本的对话,是一个阅读、理解、感悟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材中的美是学生思想情感沸腾的源泉,精妙绝伦朗朗上口的语言,洋溢出一种韵律美;如诗如画浓墨重彩的描写,描绘出一幅景观美;铿锵有力寓意深刻的表达,碰撞出一股凝重美;温婉细腻含蓄隽永的叙述,流露出一份人情美……引导学生缓缓地品读文本,能让他们感受《春》的清新亮丽,《背影》的厚重质朴,《沁园春·雪》的雄浑,《天上的街市》的飘逸,《登幽州台歌》的悲怆,也会让他们心中滋生万千情愫:或豪情万丈遐思飞扬,或心驰神往激动不已,或如泣如诉心生涟漪,或如痴如醉回味无穷。引导学生静静地想象文本,能让他们领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意境美。让学生静静的冥想鲁彦的《听潮》,学生就会被你带到普陀山,聆听到海潮的柔美,“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密语那样芳醇”,也会让他们聆听到海潮的雄壮,“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让学生想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句,会让学生感到眼前仿佛满是随风飘舞的大雪,席卷大地的疾风……让学生想象唐诗宋词的意境,就能让他们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的广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引导学生悠悠的对话文本,能让他们油然而生挽雕弓、射天狼的豪迈、“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也能让他们产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式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

笔者在讲授《斑羚飞渡》一文时,要求学生品味文章美在何处。学生默读15分钟,分小组交流10分钟后,各小组长开始发言。

生一:美在语言。例如:“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师:还有这样优美的句子吗?

生二:“斑羚群又骚动起来。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的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

师:真美!除了语言,还美在哪里?

生:还美在它虚实相生的写法。作者三次描写伤心崖上的彩虹。当彩虹伴随飞渡同时出现时,飞渡的气势就如同彩虹一般壮美。当伤心崖上只剩下镰刀头羊时,作者并未直接描写它跳下山崖,而是让它“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师:虚与实在彩虹之中交相辉映,使文章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让我们在浓浓的人情味中,陷入深深的思索。这种写法真的很美,文章还美在那里呢?

生:还美在故事的悲壮。老斑羚为了种族的繁衍生存,甘愿粉身碎骨,为后代搭建通往生存的阶梯,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年幼的斑羚,把死亡留给了自己。

师:是的,老斑羚的生命牺牲在断弦之上,成为永恒的绝唱。“兽犹如此,人何以堪?”这是一篇充满理性与人性的生命乐章。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

生:我们从斑羚身上学到了勇敢、智慧、奉献和坚强……

对话文本,学生既能从文本中静静的感悟美、享受美,又能以自身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予文本新的意蕴、新的形象、新的价值。学生只有真正与文本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才能超越文本,走向学习语言的新境地,真正实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和谐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引领学生走进鲜活的文本,感悟文本的语言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用美吸引学生,用美教育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审美情趣,净化心灵,升华情感,不断积累美的素质,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完成时代交付给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

二、对话学生——让生命在激情中飞扬

课堂应是师生对话、交流的平台,教师应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真诚合作,实现与学生的民主、平等、和谐、自由、舒畅、无拘无束的对话。对话学生,首先意味着师生之间彼此的关切,意味着要关注对方的现实生活处境、学习过程中的需要与感受、以及学习新知识所要具备的经验背景、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偏好。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在你的眼中,每个学生都在你的心中”,要让教学过程充满吸引力,让学生深深地沉浸在学习之中。对话学生,也意味着师生之间平等的给予,给予什么?给予彼此的支持,给予积极的回应,包括肯定、赞赏、建设性的建议等;对话学生当然也意味着师生之间心灵真诚的晤对。真诚是优质教学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它意味着彼此之间的情真意切,真心希望对方进步、成长和幸福,意味着没有煞有介事、装腔作势的说教,没有故作姿态、道貌岸然的表演,没有故弄玄虚、不懂装懂的伪饰,也没有鹦鹉学舌、照本宣科的应付,有的只是自然、朴实的精神交流;对话学生更意味着教师话语霸权的否弃和戒除,因为教师的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力,剥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极不利于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对话学生还应激发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登山则情漫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教师只有真情投入进入角色,受到文本情感的感染,并与文本情感产生共振,才能将自身的情感融于教学之中,在浓郁热烈的情感气氛下,唤起学生内心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动力,将学习引入深处。

教学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段旅程,是师生结伴而行的知识之旅、心灵之旅、生命之旅,不同的旅途会有不同的“风景”,让人体会到不同的“风情”,得到不同的“风采”,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淡中看到神奇,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对话的课堂,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一个及时的反馈者、一个积极的鼓励者。

对话学生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成为师生彼此激励、相互启迪、视界融合的课堂。只要我们用“心”和学生对话,用“心”和学生交流,“心”和“心”之间一定会发生碰撞,从而溅起生命激情的浪花。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话课堂,就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生长环境,就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就让我们一起在课堂的对话中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共同聆听生命在快乐中的拔节吧!

猜你喜欢
斑羚彩虹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斑羚飞渡
爱是永恒的主题——读《斑羚飞渡》有感
麻辣师生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生命的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