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灵魂

2011-08-15 00:49张朝昌
中学语文 2011年34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素养

张朝昌

人文性是文艺复兴时期针对“神性”提出的,是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丰富的人文学知识;对人类、对民族的关注;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倡导的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是整个人类最宝贵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教育,其外延融会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之中,贯穿在全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之中。它强调的是应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当下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崇高伟大的理想,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科技飞速发展,从客观上加剧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功利性竞争,一些急需高级技术人才的企业更加重视业务能力水平而忽视员工“隐形”的人文素质。由于现实的就业压力和近期的市场导向使得学校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设置课程,按照企业的要求“订单式”培养学生。在这个互有利益的合作过程中,不少的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越来越严重,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2.人文知识的匮乏,艺术素养较低。长期的应试教学使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围绕着“升学指挥棒”旋转,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被遏止,学生的人文素养“先天不足”。上大学以后,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在学分设置上,留给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相当有限。对于学分少的课程,学生们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再有,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陷入“考证潮”,每天为了各种证书的获得而机械地学习。相形之下,人文素养方面的学习动力很低,学习效果也相当差。

3.人格心理不健全。当代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真正了解、掌握判断事物的标准。很多大学生严重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盲目追求个性,纪律观念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脆弱。

4.社会责任感不强,适应力差。由于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因而对他人、对社会缺少责任感。另外,由于当代学生在成长历程中所受挫折较少,面对困难、挫折时或者选择退缩,或者选择求救,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二、语文课程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学校本身是一个极其优越的人文环境,这种环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作用。但如果一味依赖环境,希望学生自我提高人文素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语文教育本身具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用价值,同时,语文教育还有文学艺术熏陶的美育功能。语文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其审美情趣。文学、文化内涵丰富,涵盖面极广。通过老师的选择性地知识讲解,引领学生进入文学殿堂,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每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教育重外文、轻中文的现象很严重,而且我们已经很明显地感受到了这一教育倾向的后果。很多学生到了大学,连最简单的请假条都写不好,写起文章来,错字连篇,语句不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与表达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通过感受文学、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当代学生最厌烦的就是说教。语文正是给教育者一个让学生自我感悟的机会与平台。通过对先哲著作的阅读,让学生自己感悟,那样他所受到的震撼与冲击会更大。比如我们教育学生要坚强,要勇敢面对挫折时,如果引导他们一起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当这一切事例深入到了学生灵魂的深处,他们不可能不思索,不感悟。

三、如何有效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

1.全面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由于历史原因语文教学一直不受重视,所以很多学校很难把最优秀的教师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其实,教师的个人素养很重要,因为我们的课堂学习是有限的。我们需要的是教师以个人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终生都热爱文学、艺术,自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等大家都曾担任过“大一国文”教师,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凡的。

2.积极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由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任务,所以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改革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教材的改革。以往我们的语文教材多以中国文学史为纲来安排,而每一板块当中又是以时间、朝代为线选取文章。这种教材禁锢了教师,容易使教学始终围绕篇章展开。在教材的编写方面,既要注重我们中华文化的记录又要涉及西方文化的熏陶,以对学生的人文感悟为板块,全面布局,再辅以相应的作品支撑,就是个不错的创新。

(2)学习方法及考核办法的改革。考核办法的改革尤其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我们应改变以往语文以考察记忆为主的考核方法,把期末考试和平时的阅读、写作相结合起来,以此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笔者认为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程的开设而爱上阅读,爱上中外文学、文化,开始自我学习,那么他的总成绩就可以被认定为优秀。

人文素质培养对于当下学生教育非常重要,这是一项综合工程。语文教学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希望语文回归本性,焕发出人性的光芒,使学生在文学艺术的滋养与熏陶中内化出一种可贵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