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肠杆菌属细菌的耐药性研究

2011-08-15 00:42李博马忠森徐雪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2期
关键词:培南内酰胺酶革兰氏

李博 马忠森 徐雪松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收集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分离的356株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肠杆菌(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的菌株)。

1.1.2 菌株鉴定所有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PI20E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鉴定值≧80%为可信限。

1.2 药物敏感试验及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具体操作和结果判读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方法。

1.3 统计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提供的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分离的五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的构成从我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356株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肠杆菌,构成比占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34株(37%),肺炎克雷伯菌118株(33%),阴沟肠杆菌68株(19%),粘质沙雷菌30株(8%),普通变形杆菌6株(2%)。

2.2 五种常见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16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最有效的抗生素,细菌敏感率分别为96.3%和98.3%,其次为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74.7%、73.2%、70.7%和68.6%。而敏感率低于40%的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庆大霉素。

2.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测结果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较弱,耐药率分别为4.1%和0.8%,其次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分别为6.7%、8.2%、10.3%和12.2%,肺炎克雷伯菌结果与大肠埃希菌相似,不同的是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这种菌,为77.2%,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9%、52.5%)均高于肺炎克雷伯菌(10.8%、27.2%)。

3 讨论

革兰氏阴性杆菌尤其是肠杆菌属细菌是目前临床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菌,也是医院感染中较为常见的病原菌[1]。在我院临床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分离检出的共698株致病菌中,有356株是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其中从痰中分离170株,占总菌数的(47.3%),大部分来自住院患者。从脓汁中分离107株,占(29.8%),从尿液中分离49株,占(13.6%),来自门诊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标本占10%,住院患者90%,其他菌株主要来自于骨髓和血液。分离率居前五位的革兰氏阴性肠杆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普通变形杆菌,这五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对16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在80%~90%的是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在60%~80%的有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而敏感率低于40%的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庆大霉素。

本试验结果与2001年中国医院内病原菌耐药监测网陈民钧等人提供的数据相比,亚胺培南对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的敏感性始终较高,但亚胺培南作为对产ESBLs菌株最为敏感的药物,仍可作为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实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我院临床最常见的病原菌[2]。两种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加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较不加酶抑制剂多重耐药率有所降低,与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合用,增强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实验室应积极开展对产酶细菌的检测,严格遵循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株的产生和流行。

[1]汪复.新世纪感染领域面临的任务与挑战.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01).

[3]陈冬梅,黄清容,吴小妮,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和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

猜你喜欢
培南内酰胺酶革兰氏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常见头孢类抗生素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Cica-Beta Test试剂盒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