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应用

2011-08-15 00:49杨理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斯坦福学习者多媒体

杨理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4;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214045)

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应用

杨理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4;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214045)

文章阐述了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对其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以斯坦福英语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例,对进一步深化推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E+C混成式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对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英语课程的目的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因此,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把语言学习作为技能来培养。培养具有良好英语交际能力的人才成为新时期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近几年来我校对英语教学不断进行着改革与探索。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变语法阅读为主为听说为主;改革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改革评价方式,变重在语法、阅读为主的评价为听说的实用能力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渐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体现出它的特色,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2009年学校引入斯坦福英语教程,探索以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人机互动方式的教学模式,即E+C混成式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理论背景

1.“输入与输出”假设理论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输出是输入的结果,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如果不重视语言输入,其输出就无从谈起。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教授提出了可理解输入假设,这一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接受可理解输入而产生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语言的掌握大多数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当输入达到一定的量,就能形成语言能力。

克拉申输入假设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语言习得能完全归功于语言输入吗?Swain指出,仅仅依靠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二语学习者准确而又流利地使用语言;成功的二语习得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

输入和输出假设理论为“E+C”混成式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学习者通过E-class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进行语言输入与输出,并在教师C-class的指导以及自身主动学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学习互动过程。

2.互动假设理论

语言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这就决定了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有效地采用互动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边互动的交流活动实现语言习得。Long提出了互动假设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通过互动可实现课堂交际化,增加使用外语的机会,语言必须通过“对话性互动”才能习得。互动可以大量增加语言的输入;可以模拟真实交际的情景;可以使学习者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3.神经科学理论

语言习得认为掌握语言是通过一定时间和量的重复形成长效记忆的过程。斯坦福英语从没把英语作为一个学科,而是把它看作一种可以让学习者轻松掌握的技能,其中有效的英语场景练习是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斯坦福英语每个单元通过对话听答、词汇学习、语法学习、单词练习、文化课文等模块组织教学,并提供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建立逻辑链接。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的活动对学习者的神经元进行多次反复的刺激,从而建立并巩固新的神经联结,促进长效记忆的形成。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以斯坦福英语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例

计算机辅助教学应该有利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能够提供监督检查手段的优势,发挥引导作用。理想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以下特点: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进行,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丰富的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得到解答;计算机软件控制常规的机械训练、大规模作业批改、考试、评分以及教学管理。斯坦福英语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正是具备这些特点的理想课程。斯坦福英语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专业化英语教学和研究的机构。通过多年对英语教学有效性和实用性的研究,利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语言学习理论和神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导和形成其完善的教学体系。

1.先进的技术系统

语音识别技术(Speech Recognition)训练学习者的标准发音,教授纯正的美式发音。该技术通过比较学习者的发音和母语发音,对学习者发音进行评分,提供基于音素关联和识别的错误检测功能,帮助其完善发音。音标、单词、句子的示范发音、语音识别和纠错功能等很好地缓解了因大班教学带来的教师压力,及时给学习者提供语音纠正的帮助。

分级测试系统(Placement Test)以量化的形式考查学习者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帮助教师轻松地进行分层次教学指导,对学生做出一个科学的、整体的课前评估。同时,也便于教师充分挖掘整合教学内容、编排顺序、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等教学实践活动,保证学习质量。

多媒体TELL ME MORE互动课程,带来了适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内容和互动式多媒体课件,具有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互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学习能力等选择教学单元模块,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实际语言能力有侧重地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重复”、“录音”、“回听”等功能键的使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管理软件Tutor Tools方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监控和评价。教师通过自己独立的账户查收学生发给老师的信息和学习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发送信息时完成的TELL ME MORE练习,进一步了解学生问题所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从中解读出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并依此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进度等。教师也可以独立查看编辑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属性,其中包括学生学习进度、练习准确率、完成率分析视图。并创设个性化学习路径,方便地发送给学生,也可把考试报告和学习报告发送给学生。

自动化的网上考试系统可以在题库中的规定范围内动态生成试卷内容,使参加同一次考试的学生考试内容相同,但题目顺序有别;或者根据学生答题的准确性的高低动态提升或降低试题的难度,保证考试成绩有可比性,杜绝作弊的可能。同时,计算机自动批改考试结果并生成考试成绩单。

2.新型的E+C混成式教学模式

英语在我国缺少语言学习环境。课堂内的教学时间有限,而且课堂中的语言操练大多是在教师创设的假设情境中进行,往往造成教师为了教而教,学生为了学而学;而在课外,学生则基本上没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和环境。在为英语学习者创造语言学习环境这一点上,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实在的交流。

斯坦福英语TELL ME MORE软件课程采用了充分融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E+C混成式教学模式,从实施教学、语言操练、巩固知识到语言的最终灵活输出,体现了学生人机自主学习、教师指导监控的教学模式。E-learning即多媒体网络教学,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为学生在课堂内外提供真实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边看、边听、边模仿,有了学以致用的机会,进而使他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使用中得以巩固和提高。E-class解决了传统学习中听说练习不足的问题,它使英语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就像随时有老师伴随,保证了学习的持续性。网络创造的语言交流空间使E-learning教学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但也有其不足,如计算机虽是智能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训练产生一定作用,但不能有针对性地训练语言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综合讲解与辅导,并加以强化。这正是C-learning课堂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C-learning是指与E-learning内容相匹配的教师口语活动课,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讲解与辅导。教师把多媒体课堂上所学的相关知识点、表达方式在C-learning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对话、双向交流、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开展交际教学,体现语言的实践性,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作为教师,需要挖掘两种课堂教学的优势,弥补双方的不足,形成一个高效的教学体系。

3.丰富的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最大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网上下载语言材料,对材料进行筛选编辑,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引导;学生也可以自己在网上进行检索学习内容,巩固知识与技能,扩大知识面,甚至进行某方面初步的研究。这样,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师教授的课堂内容,有更多、更新的与社会、生活、职业贴近的语言材料可以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学手段的革新会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英语教学逐渐从以教师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着眼于学生的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4.创新的评价方式

评价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和保障。斯坦福英语课程充分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强调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斯坦福英语课程教学管理软件Tutor Tools对教育过程和所产生的成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通过对完成率、准确率、学习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决定,为学生的发展程度和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并极大地减轻了教师在教学评估方面的工作量。同分级测试系统(Placement Test)相关的成就测试(Achievement Test)和后阶段的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而科学的评价方式。

三、试验班学生成绩分析

我校组建了两个实验班,参与学习人数共58人。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期中和期末分别参加两次托业模拟考试。通过一学期的斯坦福英语学习,最高成绩由570分提高到640分,期中有43.1%的学生听力成绩提高,79.3%的学生阅读成绩提高,69%学生总分提高。获证率由86%提高到93%。托业模考平均成绩由335.9分提高到386.6分,成绩提高2.45%,平均增加49.5分。其中听力部分平均成绩提高4.9%,由221.5分提高到232.3分,平均提高10.9分;阅读部分平均提高33.7%,由114.5分提高到153.1分,平均增加38.6分。

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任何课程设计,在教学实践中都会存在需要改善之处。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我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1.解决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

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无论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还是课堂教学管理、语言能力、知识结构来看,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课前课后教师需做大量的备课、检查、指导工作,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满足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对于大多数习惯于使用已有教参和现有课件的教师上课时会感到十分不适应,并且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不能得心应手。为此,我校邀请资深教师对我校全体英语教师就整个系统软件的使用,从单纯的讲解到设计任务、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评估活动教学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教师通过学习和亲身体验,意识到英语的学习旨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情景的创设下,从听说入手,通过巧妙地设计各种生动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实现“在做中学”,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高职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习惯于灌输式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长期的英语学习又让他们养成了依赖、被动的学习习惯,感到上机学习效果不如老师讲得透彻。同时,网络提供的信息是多维的、纷乱的,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有效信息的难度,学习效率反而降低了。为此,我校教师充分利用教学管理软件Tutor Tools监测系统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督促学生按时并且经常地学习,这也是让我们学生能坚持学习的重要原因。同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组织教学过程,合理布置课后作业,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出真正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英语学习者。

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我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时间虽然不长,但效果显著。学生在词汇、语法和发音等方面的语言技能和自信表达、文化差异、准确用词等方面的软性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校将进一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与深化我校英语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增加就业及职场的竞争力。

[1]王守仁,赵文书.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育[J].外语研究,2002,(5).

[2]Krashen,S.Principal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3]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v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C]:Newbury House,1985.

F718.5

A

1673-0046(2011)09-0017-03

猜你喜欢
斯坦福学习者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斯坦福华人投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