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影《我们的家庭婚礼》中的文化差异与融合

2011-08-15 00:52张燕花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米格尔马库斯文化冲突

张燕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开学院,广东广州510425)

解析电影《我们的家庭婚礼》中的文化差异与融合

张燕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开学院,广东广州510425)

跨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性表现。美国电影《我们的家庭婚礼》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两个不同民族出身的美籍家庭在筹备儿女婚礼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而引发的种种矛盾和伤害。本文从民族主义和家庭建构的角度,对影片中的误解和冲突进行分析,试图寻求解决和避免文化冲突的方法。

《我们的家庭婚礼》;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融合

2010年上映的电影《我们的家庭婚礼》是好莱坞继《我的盛大的希腊婚礼》之后,又一部演绎不同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冲突的故事。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与融合是好莱坞电影偏好的剧情之一。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家庭伦理道德观,而出身于不同民族文化和家庭生活模式的两个异族家庭,若姻缘巧合,相互之间发生了深度交往或结合,其因文化差异产生的碰撞及相互磨合的简单故事,就是一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剧作。

1 电影《我们的家庭婚礼》的情节和角色的相互关系

影片以人口最为多元化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为故事背景。故事中的女主角露西亚(Lucia)是第二代墨西哥裔美国人,男主角马库斯(Marcus)是非裔美国人,两人因读书结缘,相识相恋,并决定在马库斯去老挝做无国界医生前结婚。露西亚和马库斯把双方父母都约出来一起吃饭,然后在饭桌上宣布这个消息,却没想,在吃饭之前互不相识的两家人——马库斯的父亲布拉德与露西亚的父亲米格尔闹了点不愉快,而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儿女要和对方结婚的消息后,更是不能接受。但出于对孩子们的尊重,他们还是决定为孩子筹备婚礼,于是出现了墨西哥传统婚礼和非裔美籍黑人的习俗相互对立纷争和不快以及最后逐渐融合的皆大欢喜的局面。

2 《我们的家庭婚礼》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2.1 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主义之争

露西亚出身于加州洛杉矶的墨西哥裔家庭。而美国的“墨西哥裔移民的族性意识很强,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传统颇感自豪,始终保持他们的文化习俗。”[1]尤其是美国西南部的墨西哥裔移民,面对历史上的曾经国土,他们有种重返故乡的感觉,内心对融合了西班牙文化、印第安文化、玛雅文化和天主教精神的悠久墨西哥文化情有独钟。他们有自己的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和教堂,他们坚持说自己的西班牙语,坚持过自己的宗教节日,并执着于传承自己的传统。因此露西亚的长辈都坚持孩子的婚礼应该是一个正式的传统墨西哥婚礼。

马库斯出身于非裔美籍黑人家庭。美国的非裔黑人,他们的先人被贩卖到北美大陆做奴隶,被奴役的历史抹去了许多他们独特的非洲传统,而被允许且传承发展下来的只有其独特的美国黑人音乐和舞蹈,如风靡全球的爵士乐,就是“继承黑奴的散拍舞音乐及黑人怀乡怨歌演化而来的,早期爵士乐来源于田间号子和种植园、码头、松脂采集者营地与监狱劳动时唱的歌曲。”[2]美国黑人的历史是一段不断抗争,争取平等人权和反歧视的翻身史,即使到了今天,美国黑人对种族主义甚为敏感。因此当面对强势的处处表现其文化优越感的墨西哥传统,马库斯的父亲布拉德马上要求婚礼不应该只是传统的墨西哥婚礼,也应该展现非裔美国人的婚礼传统(African-American wedding tradition),比如传统的婚礼舞蹈“扫帚舞”(jumping the broom)或现代的“电动滑步”(electric slide),甚至也要点唱黑人歌曲(negro song)如“黑人联盟赞曲”(The Negro National Anthem),尽管这几个是他唯一能够列举出来的黑人传统。

2.2 家庭模式的差异

影片中,露西亚家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不善说英语的奶奶,全力养家的爸爸,全职主妇的妈妈和露西亚姐妹俩。爸爸米格尔是家中的经济支柱,承担着赡养父母和养育儿女的责任,当他有了孩子时,夫妻间的浪漫与激情退居二线,努力工作让家人无忧,做一个好爸爸成了其生活的重心。同时,爸爸米格尔也是家中的权威,他决定孩子发展的方向,努力把露西亚送上了法学院(即使最后露西亚发现那专业并不适合自己);他还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把男朋友带回家给他过目之前不要与男朋友同居。露西亚的妈妈索尼娅是位传统的贤淑的家庭主妇,结婚后很快就生儿育女,然后全心打理家庭的一切,照顾家人的饮食起居。这是一个以传统模式构建的典型家庭,极力维持着传统的父本位的家庭伦理模式。这种传统家庭模式的家长非常重视家庭的完整,重视对父权对家庭长辈的尊重,也看重一个男人养家糊口的实际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模式,米格尔非常不满意马库斯没有先登门求亲——此视为不尊重女方家庭;也非常不满意马库斯只是个无国界医生,自己没能挣几个钱,以后更有可能要靠女儿赚的律师费过日子(露西亚还没告诉他自己从法学院退学的实情),如此不能自食其力的男人怎么能给自己妻儿幸福;米格尔还非常不喜欢马库斯的离异单亲家庭出身,尤其对方父亲是个典型非传统男人:不信任婚姻,自离异后就经常跟不同的年轻女性交往,一点都不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这些格格不入堆积的不满意情绪,使得米格尔在与马库斯的接触中,从来没给他好脸色,经常给予刁难,甚至在一次棒球比赛中就直接地狠狠地把球打在马库斯身上。

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婚姻信念、不同的父母儿女相处方式,其反映的内在本质是不同的价值取向。胡文仲教授在《超越文化的屏障》中认为:“价值观一旦形成,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为,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3]129米格尔与马库斯在第二次见面时的对话就充分显示出这种不同家庭模式所孕育的价值观。

马库斯:拉米雷斯先生,(因为米格尔不让马库斯称呼他的名字)当你和拉米雷斯太太结婚时,你们不是也很年轻吗?”

米格尔:对,我们是很年轻,但我很尊重他人。我先向她父亲求亲,这样她父亲就能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马库斯:噢,对不起,我甚至从来都没这么想过。现代人还那么做吗?

米格尔:如果他尊重家庭的话。(If they value family.)

米格尔5岁时父母就离异,跟着特立独行的父亲生活。而父亲布拉德自失败的婚姻后再也不相信男女感情,不相信婚姻,对于儿子,他给予了充分的独立自主的权利,而把生活重心放在自己的工作上,并小有成就。空虚的情感生活就借由一个个不同的年轻女性肉体来填充。米格尔从小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婚姻是相爱的男女双方个人的事,他们要组建是两个相爱的人自己的家庭。可深受墨西哥传统文化熏陶的米格尔却认为,结婚是男女双方两个家庭的大事,要尊重对方的感受,要取得对方父母的信任,这样的结合才会幸福和谐。

3《我们的家庭婚礼》中文化差异的解决方法

《我们的家庭婚礼》这部影片实际上演绎的是美国文化中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影片中的露西亚和马库斯都是出生在美国,并在美国文化语境中接受教育和感受着美国熔炉似的多元文化的熏陶,彼此之间没有多大文化冲突和误解,所以他们执着追求自己的婚姻,即使双方父母并不乐意。出于对子女的尊重,双方家庭的父母一起筹备婚礼,在筹备过程中出现民族婚俗之争,出现饮食文化之争,家庭信念碰撞的相互误解和伤害,但最终都在对儿女的爱——这个伟大的人类情感中逐渐消释,并开始以宽容之心面对彼此的差异,接受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影片的最后上演了一幕混杂墨西哥传统音乐舞蹈和美国黑人音乐舞蹈的其乐融融的婚宴。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底蕴,每一个家庭模式都会形成其独特的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总是潜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衡量别人和要求别人,一旦相互文化存在差异,矛盾和伤害就在所难免。电影《我们的家庭婚礼》用镜头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相互对立的伤害,同时也启示我们解决文化冲突的方法,那就是要了解和尊重不同文明,宽待彼此的差异,以宽怀之心,尊重之礼,就能实现跨文化交际中的“化干戈为玉帛”。

[1]惠敏.美国文化的渊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9,(4).

[2]张玲蓉.移民:美国历史发展的动力[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0(2).

[3]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闫桂萍

Cross-culture Study 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the Film The Wedding Pact

ZHANG Yanhua
(Open College,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5,China)

Cross-culture shock demostrates the conflicts between heterogenous cultures.The film The Wedding Pact show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wo families of different traditions and cultures in Los Angeles when they are preparing the wedding party for their childre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famil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ism and family struture,and attempts to find out ways of solving or avoiding cultural conflicts.

The Wedding Pact;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differences;cultural conflicts;cultural integration

I106

A

1674-5787(2011)01-0047-02

2010-12-28

张燕花(1981—),女,广东普宁人,在读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米格尔马库斯文化冲突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寻梦环游记
最忠实的守墓犬
米格尔·安赫尔·佩雷拉: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跨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解读
丢失的一页文件
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选
一棵圣诞树的惊喜
酒店英语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与解决策略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