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民”呐喊中寻求真谛
——解读《我若为王》

2011-08-15 00:52格保永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奴性聂绀弩奴才

格保永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在“平民”呐喊中寻求真谛
——解读《我若为王》

格保永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聂绀弩的《我若为王》是一篇经典的杂文,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对皇权意识和奴性思想也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本文试着从“平民”的角度出发,站在“王”的立场上,重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以发现其中的真谛,进而警醒世人。

平民;皇权;真谛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中收录了聂绀弩先生的一篇杂文《我若为王》。这是一篇有关思想动态的杂谈,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从思想方面揭示了皇权意识和奴性思想,尤其对皇权的基础——奴才,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慨。作者在文章中呼唤要铲除一切奴种,表达了对人类尊严和独立思想的崇尚和追求。

对于这样一篇杂文,我们应该怎样解读,从中又该学习些什么呢?同时,作为教师又该如何给中学生讲解本文呢?带着疑问,笔者反复地研读文本,被作者独特的写法以及文中所隐含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和感动着。于是,在进行本文教学时,笔者始终围绕着这两方面来展开,进而挖掘文中最本质的东西。本文试着从“平民”的角度出发,站在“王”的立场上,重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以此发现其中的真谛,进而警醒世人。

1 进入文本的金钥匙——作此文的背景

历史是一条不舍昼夜、涛卷如雪的时间长河[1],只有分析历史,了解背景,我们才能更容易走近文本,走入文本,发掘其中的真谛,进而启发思想,指导实践。

从《我若为王》的内容上看,反映的已经是民国时期的事了。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已经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统治。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统治阶级始终标榜君权神授、愚弄人民,民众头脑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奴才意识。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可是要去掉奴性思想,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作者在这种背景下写了此文,意在呼唤人们觉醒起来,抛弃奴性,共同推翻专制统治,为建设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新社会而奋斗。

这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介绍此文背景时的说法,但是,如果要想更深入地分析文本,我们还要从思想方面进行思考,并重新回顾中国曾进行的三次伟大的革命。

第一次革命是“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而最终结果是失败了。对于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维持封建制度的皇权没有受到撞击,政治体制没有改变。

第二次革命是“百日维新”,又称戊戌变法,是1898年(夏历戊戌年)中国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行的革新运动。除了开设西方学校以外,其他新政都废除,标志着“百日维新”的失败。此次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那些满族官僚对威胁权力的做法的坚决抵制。在他们看来,维新变法的实质不过是要把权力从他们手中夺走,因此就强加干涉,最终使“百日维新”失败。

第三次革命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虽然本次革命运动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提出了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口号,这在当时充满了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永远铭记的。

在此背景下,民众不知道中国未来的路究竟在何方,个个都表现出鲜明的崇拜、敬畏、盲从、甚至是一种恐惧的情绪,其人格被“异化”了。作为“平民”身份的聂绀弩先生,有责任站出来写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警醒我们“混沌”的民众们,排遣出他们心中的彷徨和无奈,寻求一条适合中国人自己走的道路,更要树立一种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在分析此文本的时候,脑海中一定要浮现以上提到的三次革命,并适时地讲给学生,让他们也进入到大背景中,再次认真地研读课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分析本文的时候才能做到更深刻,抓住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以此来还原作者的本意,进入文本的“原生态”中,挖掘最底层的信息。

2 形式和内容——分析文本的羽翼

分析文本时,抓住文本的关键因素显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杂文而言,除了要分析它犀利的语言,还要注意其存在的形式和隐含的内容。聂绀弩先生的这篇杂文,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叙述形式,具体体现在运用“幻想虚拟”的写法和“大开大合”的结构。文中隐含的内容又给我们深刻地揭示了“皇权意识”以及根深蒂固的奴性思想。

2.1 形式的展现——“幻想虚拟”的写法和“大开大合”的结构

2.1.1 “幻想虚拟”的写法

作者原本是位“平民”,经过自己的想象,虚拟自己如果成为了王,站在“王”的立场上,设想“为王”后的种种情景。作者虚拟自己如果是“王”,则妻就是高贵的“王后”;儿子就是尊贵“太子或者王子”;女儿就是金贵的“公主”;亲眷都是“皇亲国戚”;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他的任何欲念都将“实现”;他将“没有任何过失”;所有的人都将对他“鞠躬”、“匍匐”,都变成他的“奴才”;作为民国国民的他,又为此感到“单调、寂寞和孤独”。最终他恍然大悟:他自己不过是这些人的“头目”,即奴才的首领。文本最后来了个大转折,对这些奴性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和鲜明的讽刺。虚拟性的奇思异想和戏剧性的突转[2],把对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否定巧妙地表达了出来,令所有的读者拍案叫绝。

2.1.2 “大开大合”的结构

文章在第1自然段先提出假定“我若为王”以后的情景,这是开。作者在第2、3、4、5四个段落中用铺排的方式,层层推进,把为王后的种种情形描写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在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中写到“我”若为王以后,“感到单调、寂寞和孤独”。在第6自然段中,“我”终于醒悟到:“我生活在这些奴才们中间”,“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而已。这一段是过渡段,点出了王的实质——奴才的首领。作者接着在第7自然段中对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表示了强烈的憎恶和愤慨:“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这里是合。上文假设“我若为王”的情景都是虚写,为下文作铺垫,到这里才落到实处,进而与上文中的自高自大的“丑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按常理说,文章写到这里,也就达到了目的。但是,作者又宕开一笔。因为对“奴才的首领”地位的反省和痛恨,所以在第8自然段又写道:“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我将没有一个臣民,我将不再是奴才们的君主。”表达了铲除王权、奴才的强烈愿望。这又是一合,是全文的收束。这是本文之所以是篇著名杂文的秘密所在,体现出了作者写作技巧的高超性和精密性。

2.2 内容的揭示——皇权

可以说,文本中无论是“幻想虚拟”的写法,还是“大开大合”的结构,都是文本的一种形式,或者说只是文本的一种外在的表现方式,只是挖掘文本真谛的一个层面,要想对文本有更深入的解读,还要分析文本的隐含内容,此文本的内容主要是揭示皇权。在社会中,无时不存在着类似的这种毒瘤,原因是皇权意识依然存在,奴性思想一直滋长,要消灭这些,就应该了解皇权的典型特征,进而从源头上消灭它,铲除它,取缔它。

2.2.1 皇权的世袭性和“用人唯亲”

中国长期的农耕社会造就了“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和始终姓,造就了亲情压倒一切的真实性和亲密性。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一人的成功将带来整个家族莫大的荣耀。汉·王充《论衡·道虚》中说:“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后人就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我若为王》一文中,假如“我”成了王:无德娼妓的妻子——尊重的王后;无知白痴的儿子——高贵的太子(王子);丑陋顽劣的女儿——荣耀的公主;平庸无能的“我”——至高无上的万岁。一个人做了王,会带来无限的荣耀和权势,周围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可见,皇权的世袭性和用人唯亲,在当时的社会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是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呢?这就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反思,去反省,去自查,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营造一个宁静而又和谐的社会。

2.2.2 个人意义代表一切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每个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是始终奉行“个人意义代表一切”的原则。当然,有些贤明的圣主在不触动自己权威的情况下,适当地作出了一点点牺牲是不在此列的。汉朝的董仲舒曾说:“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古时孔子所说的:“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通过这一说法的由来,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国君的权力是何等至高无上,个人的意志是不允许改变和背叛的。文本中,作者提到:“假如我成了王,我的每一句都成为圣旨。”可见,皇权的权威性,是不允许任何人来挑衅的,更不允许不经过他的同意私自地改变,否则就要受到严重的惩罚。

2.2.3 一人之心乃天下人之心

皇权这一特征是最容易理解的。古代君王自视为天子,他的想法就是天下万民的想法,他的欲望就代表天下黎民的欲望。其实,他的这种观点是非常荒谬和自私的。《我若为王》中,作者在第5自然段中写道:“我的意欲,我的贪念,乃至每一个幻想,都可竭尽全体臣民的力量去实现,即使是无法实现的。”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为王以后”,想法变得越来越不符合实际,但是只要自己愿意或者自己想要的,就要求他的臣民努力去做,哪怕付出太多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2.2.4 皇权靠暴力来维持

古代君王要维护自己手中的权力,稳坐自己的宝座,是靠强化自己的军队,用暴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古代君王实现自己皇权的一种方式。文中提到,所有人都向“我”低头,谄媚,其中的原因是“我”是君王,“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我”拥有千军万马。一旦有谁敢出于不敬,做出什么违背“我”的事情,就会受到严重的刑罚,甚至会丢掉自己的性命,更有甚者会诛灭九族,以此来维护“我”作为君王的威严和权威。

正是这些皇权的特征,民众都表现出崇拜、敬畏、盲从、甚至是一种恐惧,因而人格都被异化。种种奴性也就表现出来:(1)“我”的姓名改作“万岁”,我的每一句就是“圣旨”;(2)我没有任何过失和罪行,因为没有人敢说它是过失和罪行;(3)没有人敢呵斥我,指责我;(4)所有人快乐的时候不敢笑;(5)所有人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6)所有人悲戚的时候不敢哭;(7)所有人不悲戚的时候不敢不哭的脸。

所有的人除了谄媚和歌颂外,没有别的语言[3],所有人都戴着一副相同的假面具,做着同样的动作……这就是作者通过此篇杂文欲揭露的奴才相。

3 在“平民”呼喊、觉醒中,认识人性

聂绀弩先生的这篇杂文,之所以这么经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为王”后的种种批判和反省,尤其是对“真的人们”的向往,对人类尊严和独立思想的崇尚和追求。文本中最后一句“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将作者的这种感情抒发到了极点。

聂绀弩先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只是“平民”中的一分子,始终是看不起王的,如:在文本的第1自然段中作者写道:“我根本不想做王,也根本看不起王,王是什么东西呢?难道我脑海中还有如此的封建残物吗?”但是,假设自己是个“王”,虚拟“为王”后的种种情景,突然发现“王”其实是“悲哀的”、“耻辱的”,因此要消灭一切奴性思想,尤其要铲除皇权的基础——奴才,号召人们做“真的人们”,去创造一个“光明”的世界,一个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孙绍振老师说:“假定性的命题对作者、学生的想象力的冲击很强烈,一旦想象力调动起来,人的思想的潜在能量就可能得到超常的发挥。”[3]作为一个“平民”,聂绀弩先生只能通过呼喊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借助虚拟的故事、传说等文学形式来影射当时的社会,以便引起执政者的关注,觉醒沉睡千年的灵性,彰显时代的扬帆,创造一片属于华夏民族的天地,共诉最纯洁和善的心声。

总体来说,作者是从“平民”的角度出发,站在“王”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探究人性,质询社会,警醒世人。在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上,作为自由个体的人,如何来认识这个所谓“先进”的社会,怎样指导自己暂且“不理性”的行为,树立适合社会进步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这些,是每一位有明智和思想的中国人,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黄耀红.百年中小学教育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利娜.精巧的结构与深刻的思想——解读《我若为王》[J].阅读与鉴赏(高中版),2005,(5).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

责任编辑 闫桂萍

Pursuing the Truth of Ordinary People’s Whoop——Analyzing If I Were King

GE Baoyong
(School of Art in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The essay,If I Were King written by Nie Gannub,is very classical.It shows scoundrelism and the satire and criticism of imperial power and servility.The paper will reinterprete the essay If I Were King from ordinary people angle to pursue the truth and warn people.

ordinary people;imperial power;truth

I206

A

1674-5787(2011)01-0049-03

2011-01-03

格保永(1981—),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奴性聂绀弩奴才
2022“聂绀弩杯”年度诗坛人物发布词
做奴才的不同境界
第三届聂绀弩诗词奖揭晓
聂绀弩的不报复
聂绀弩的不报复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与《琵琶记》中赵五娘形象的异同
最怕奴才管人才
多变与奴性:《动物庄园》中人性的探讨
做最好的自己
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