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 00:52蒲冰牛荣健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评估

蒲冰,牛荣健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0050)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蒲冰,牛荣健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0050)

解决就业问题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而工管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又存在一些特殊的地方,诸如流动性大、就业时只考虑工资收入的影响、工作和专业不对口、职业认可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对高职院校工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工管类专业学生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我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的专业大类之一,在持续的高校扩招及近年来经济危机等外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存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趋势。和理工科专业比较起来,工管类专业毕业生在求职中体现出来更多的专业不对口、就业之后流动性高等现状也让人担忧。可是在此种严峻现实下,仍然有不少毕业生面对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不知如何选择和把握,对职业道路的选择存在困惑和迷茫,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规划更是知之甚少。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或者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

作为长期站在讲台第一线,且兼任班主任的工管类专业教师,笔者在和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时,深感大部分学生在从专业选择到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想通过对工管类专业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找出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清楚现状,才能对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专业意识,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1 工管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2009年笔者在重庆高职院校工管类专业在校生中进行了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发现当前工管类专业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1 自我认识不清

自我认识和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估。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认识和评估,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对未来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

但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工管专业类学生普遍缺乏自我评估,在自我认识上往往很不全面,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心理并不完全成熟。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1%的学生比较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34%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有一定了解;37%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不太了解;而高达12%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完全不了解;还有6%的学生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对自己性格中的的优缺点很清楚的学生只占38%;41%的学生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不太清楚;还有18%的学生属于完全不清楚;3%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1.2 环境评估缺乏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对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但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职业环境的正确评估,对职业关注与了解有限。问卷显示: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从业要求,有48%的学生不太清楚;有12%的学生完全不清楚;比较清楚的占30%;很清楚的仅占10%。58%的学生对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没有研究过,他们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概念。在问及“是否有关注过职业变化趋势”的问题时,经常主动关注的学生仅占16%,不经常、只是偶尔留意的学生占64%,几乎从来没有关注过的占20%。

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是对自己所可能将要从事的职业环境不清楚。对职业变化趋势不关注、对外部环境认识的缺乏,导致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盲目性,学习动力不足,在就业时体现出对职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差,适应性不足等问题。

1.3 职业定位模糊

准确的职业定位,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更有的放矢,制定出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职业规划。但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不少学生职业认识不清晰,甚至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很好的打算与计划,有随波逐流的心理状态。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在于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在学生升学时的专业选择就存在不少弊端。不少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充分,了解不清晰,对专业选择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自我参与专业选择力度不够,填报志愿更多的是家长安排,或是选择热门专业,而没有考虑自身的个性特点是否和专业吻合,个人爱好成分所占的比重太小。盲目选择专业的后果就是学习期间对所学专业完全没有兴趣,学业结束以后选择不相关的行业就业,就更谈不上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

例如,问卷分析显示,31%的学生在升学填报志愿时,遵循的是父母或亲戚等长辈的建议或安排;19%的学生遵循的是老师的建议;29%的学生是考虑到所选专业为社会上看好的、热门的专业;仅有16%的学生是按照个人喜好进行的选择;5%的学生是其他因素。高达23%的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完全不了解所报考的专业;44%的同学不太了解;有一定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占25%和8%。

在升学志愿填报时对专业的了解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在入学以后,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专业的满意度也很低。

问卷分析显示,学生进校以后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了解的占40%;不完全了解的占46%;不了解的占10%;没想过的占4%。对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了解的占24%;比较了解的占18%;有些了解的占40%,完全不了解的占15%,没想过的占3%。此外,还有26%的同学选择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更有35%的同学想重新调整专业。

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在学生未来的就业时,自然就存在很大的困惑和茫然,更谈不上良好的职业规划。在调查到对所学专业是否为自己职业目标时,选择“是”的学生有42%;“不是”的占28%;不知道的占21%;不确定的占9%。

1.4 规划脱离实际

有不少同学按照个人个性特点及喜好选择了本专业,对专业认识也比较清晰,能够对未来有所规划,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认识不够客观、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带有理想化的倾向。不够客观明确的职业规划,自然会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达成规划目标,对职业规划的执行能力很弱。

例如,问卷调查反映出有很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规划期望值过高,甚至是希望一毕业就能拿到高工资,当上部门经理,工作三年内当上总经理,工作五年年薪10万……急功近利又不能切实可行。不少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很少有人主动愿意去欠发达地区。在就业时,尤其是毕业班的同学反映出职业目标过于功利,更看中就业过程中经济利益的获得,过分看中地位和收入。在“你理想中的职业的相关因素”多项选择中,职务占40%;收入占43%;权利占8%;声望占12%;就业地区占39%;发展阶段占42%;其他占4%。由此可见,在工管专业学生中,理想中的职业,收入因素占了首位,学生过分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职业价值观逐渐转向“经济价值型”,把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这样,在择业时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的倾向。

此外,在结合职业发展规划来制定个人目标时,21%的学生目标清晰可行;31%的学生清晰但不可行;28%的学生模糊不可行;还有20%的学生未考虑。制定了个人短期目标的占30%;中期目标的占41%;长期目标的占20%;无目标的占9%。“大学期间,自己需要特别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这道开放式问题也反映出高达25%的学生比较茫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只有少部分不到18%学生能够有较全面、清晰的认识。由此都反映出,学生在制定个人规划时的脱离实际,可行性差。

2 高职院校工管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及对策

2.1 完善自我认识——进行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步骤的第一步,如果忽略了自我评估,不能准确地对自己的个性等各方面有清晰的了解,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容易中途夭折。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应该弄清楚个人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简言之,要弄清楚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当然,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在自我评估中还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此时,作为院方或各专业教师,就很有必要辅助学生进行正确的个人认识和个人评估。

例如,当前不少学校引进了职业测评体系来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自我,这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职业测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应该说,职业测评对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大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尽快让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毕业班学生接受职业测评服务。

2.2 分析职业生涯机会——进行环境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

作为院方及教师有必要增强学生环境评估意识,辅助学生建立对职业生涯机会的正确的认识,通过各种方式辅助学生学会对职业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例如,开展某职业的发展现状、变化趋势、前沿动态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请各来自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在各专业任课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也经常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更多内容涉及行业知识更新等。当然,这也对我们老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作为院方,要努力建立一种紧密关注社会大环境的文化氛围,通过举办时事讲座等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跳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象牙塔”,才能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环境评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各个行业的飞速变化及发展,以便学生具有更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在就业之时具备更好的应变和适应能力。

2.3 加深专业认识——进行职业定位

大学生专业的选择往往是职业方向与领域的确定。选择专业适合自我、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快速健康地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

因此,首先学校应考虑放宽对专业选择的限制,特别是允许刚进校的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个性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对专业进行选择或是调动。其次,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在大学入学之初就努力建立清晰明确的职业定位,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职业分工和职业差别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准确定位,选择工作和职业。再次,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的内涵和职业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明确目前的专业学习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关系。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获取职业需求的动态信息,详细了解各种职业的性质、任务、待遇以及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条件、要求。最后,还要帮助学生研究职业内容并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能力结构和发展前景。要帮助学生在对自我的学习能力、职业兴趣、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定位,从而使他们有的放矢地学习,充分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为今后职业理想的实现做好准备。

由此一系列的工作,其实也对学院职业规划的指导和完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职业规划指导并非只是针对大三学生的就业而进行的临时性就业指导工作,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性工作。只有提前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规划的指导,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才能越早地帮助学生建立充分的专业认识、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也才能让就业指导工作从根本上取得更好的实效。

2.4 立足实际情况——执行务实规划

当前严峻的就业现实,对强调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压力同样很大。高职院校必须要认清现状,分析高职学生在就业大环境中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充分立足现实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作为高职院校,要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日常的教学和学生工作时,帮助学生完善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要有良好详细的分段规划,要让学生明确任何目标的达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在实际行动中碰到困难的心理准备,要有一定的抗挫能力。并且在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提高的同时,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总的来说,在前面所分析的三点因素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和环境的现实,执行务实的职业规划,才能真正实现职业规划在学生学习及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院方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的意义。

除此之外,可以适当开展职业生涯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焦虑,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磨练坚强的意志,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心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最终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1]姜尔岚,吴成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2008.

[2]姜尔岚,吴成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2008.

[3]张竞乾,朱玉涛,谢帆.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6):21~23.

责任编辑 周丁力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Career Planning for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 Bing,NIU Rongjian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Chongqing 400050,China)

Employment is so important in students affai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he student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have some particularities in this field.Such as,they are of more liquidity and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salary firstly.Also,their work might not be fitting majors,and get low career recognition.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analysi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students'career planning,and it puts forward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career plann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G710

A

1674-5787(2011)01-0101-03

2010-09-25

蒲冰,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贸易系经管教研室,讲师;牛荣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评估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评估依据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试析职业生涯不安全感对职业生涯转换决策的影响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