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开创高职校外实习生团学工作新模式

2011-08-15 00:52李俊翰刘松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团学实习生共青团

李俊翰,刘松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软件工程系,重庆401331)

以就业为导向,开创高职校外实习生团学工作新模式

李俊翰,刘松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软件工程系,重庆401331)

高校共青团是服务高校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组织,其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具有重大研究意义。针对高职校外实习生工作,文章以就业为导向,提出以实习基地为阵地,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组织模式,成立实习生临时团支部等措施。该支部应明确共青团组织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并以学生为本,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规划指导、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基础竞争力培养等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创建高职校外实习生团学工作新模式。

高职;校外实习生;团学工作

1 引言

高校共青团是服务高校广大青年学生的组织团体,是青年学生根本权益的代表,是联系党和青年学生之间重要的纽带,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通常高校共青团组织更多地将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校内学生当中,却没有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比较全面地满足校外实习生这一个即将离开学校,走进社会的重要群体的需求。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将影响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和社会的和谐安定。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495万人;2008年达559万人,增幅达到12.9%;2009年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增幅达到9.3%。当今社会在国际和国内共同因素的促使下,无论是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从社会各个组织机构分析而得出的数据来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并且,从近几年的整体就业形势来看,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为此,党和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1]等多项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尽可能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笔者作为高职院一名从事团学工作的教师,结合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和定位以及高职院校校外实习生的实习特点,针对高职校外实习生的工作,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和创新团学工作模式的观点,以其更好地为校外实习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2 具体实施办法

2.1 创新组织管理模式

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国内环境,创新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共青团组织不断成长的活力。当前,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迅速发展和世界的大环境并不安定的情况下,各种不和谐因素给共青团组织带来新的阻力和挑战,产生了更多的新问题。如组织弱化,非公有制企业团建,教育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组织困难等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共青团需要重新明确定位,创新服务模式[2]。从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组织管理模式上看,应该明确自身工作职能和定位,做到时刻以服务每个学生和学生群体为本,充分发挥正确引导,并为学生搭建各种有利于其成长成才的平台作用。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不断更新工作内容、服务形式和组织结构,从观念上和实体结构上做到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校外实习生作为高职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着不同于其他年级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同样,他们作为共青团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具备有别于其他年级的组织管理模式。然而,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高职学生校外实习生都采取实习岗位群的模式,并且来自于不同班级团支部这一特点。这就直接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生成为游离于高职共青团组织的边缘群体,对其组织管理和服务更是无从谈起。一方面,有些实习生团员因长期不能参见原班级团组织生活,致使其组织观念淡化,组织空谈感增强;另一方面,由于共青团组织自身工作方式陈旧、老化,不能够满足新时期青年学生的需求,导致青年学生对参与共青团组织活动的兴趣逐渐下降。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团学工作的教师,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团学工作时,往往感到其工作对象都不是完整的,工作的覆盖面还不全面。所以,结合高职校外实习生的实习特点和规律,应打破传统高职共青团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各个高职校外实习生的企业实习基地(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为阵地,创建校外实习生临时团支部。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拓宽沟通渠道,通过强化网络和手机等现代通信工具,细化组织负责人与临时团支部节点联系的方式,更好地实现并加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另外,为了更好地保障各种团组织生活的及时有序开展,高职共青团组织还应该积极与企业实习基地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实习生临时团支部提供固定的活动场地和活动时间,制定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并提供一定的保障性活动经费。

2.2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广大学子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3]。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就在于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找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切入点。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除了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外,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应积极思变,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地抓住学生群体的主流思想和个人的及时动态;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大力培养优秀的团学干部,广泛深入到广大团员学生当中,充分营造一种树典型、学优秀、争先进的工作氛围。积极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和努力培养大家学知识、学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另外,在具体工作中,应积极转变工作方式:(1)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以单一说服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相互交流从而解决问题的讨论式教育;(2)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工作对象的一对多的工作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指导,团学干部为主导,广大团员学生为工作对象的多对多和多对一的工作模式;(3)以充分体现和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目的,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广、深的内容逐渐细化,并转化为各种相对应的团学活动;(4)积极带动团学干部和学习骨干,将学生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5)通过团组织活动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转变传统生硬、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情感人,以情化人。(6)结合高职毕业班学生实际情况,在他们的实习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团组织生活,积极引导和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和人生观。

2.3 就业规划指导

各个国家的高校都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数国家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把学生就业纳入到学生整个人生规划或职业生涯设计中来进行引导和帮助[4]。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积极建立一套符合本国国情的,能够覆盖本专科所有年级学生的评估、测试、辅导和培训体系。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规划指导工作而言,如何实现学生个人特征和行业特征更好地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行业动态,把握行业脉搏,特别是行业一线的基础工作情况;(2)认知自我及周边环境,提升一线岗位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3)夯实基础,提升专业和综合素质,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4)明确自身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5)明确行业一线岗位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6)积极适应和处理在集群式岗位工作模式中与其他同事的工作和交流问题;(7)如何在行业一线岗位有效而安全地生产。针对以上7点内容,结合高校团学的具体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积极开展就业方面的争先创优等活动,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毕业就业氛围;(2)以校内各种协会为依托,积极引导并扩大各协会与社会各行业的联系和交流作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协会,使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信息;(3)定期开展毕业生模拟招聘会,并邀请相关面试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讲解;(4)面向全校举办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作为评审进行指导。并将好的作品面向全校推广;(5)结合高职毕业生的集群式实习实训特点,在实习实训企业和基地定期开展实习生团组织生活,并邀请学校和企业领导、企业技术人员,有计划有侧重地向实习生们讲解和教授如何处理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所遇到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问题;(6)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行业综合能力提升活动。总之,高校团学工作在服务高校毕业生方面应积极发挥高校团组织的组织优势,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积极开展以围绕毕业生就业为目的的就业能力的培训和提高。

2.4 就业心理辅导

在当前如此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下,学校和用人单位都发现了一些因就业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虽然,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各自团委的直接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学生心理档案管理中心,但是其工作的范围和效果都不是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很多学生们在出现心理问题后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去向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倾述;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咨询在我国高校发展当中还处于起步状态,缺乏工作经验和成果积累。所以,高校团学工作要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1)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心理辅导队伍,包括心理辅导专家、思想政治辅导员、专职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学生会组织和班级学生干部。根据以上人群日常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专业知识的不同,通过定期培训,在内容上面有侧重的进行大学生心理辅导划分。(2)积极开展高校团学工作。例如:以班级或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临时团支部为单位,建立各种共青团组织帮扶小组、学习帮助组、技能实践组和情感帮扶组等。通过这些富有针对性的帮扶小组,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许多实际困难。同时还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准确掌握学生的情感动态,减少同学们的心理困惑和压力。(3)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建立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心理档案库,并通过毕业生团组织生活的形式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4)建立一套从个体到群体,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和处理办法。(5)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咨询服务平台。例如,定期邀请学校和社会心理专家开展理论讲座,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和心理压力培训等。

2.5 就业基础竞争力培养

高校团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具备基本的就业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来看,以理工科高职学院为例,学生们普遍存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弱、缺乏正确与人沟通的技巧、社会工作经验不足和身心素质不高四方面问题。高校团学工作应针对高职毕业生制定一套完善的就业基础竞争力培养方案,并且这套方案应该是从学生入校之初就开始实施,并根据学生年级和整体素质的不断变化而有所调整。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各高校团委应多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在提高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的前提下,有目的性地培养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另外,还要注重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独特气质的发现和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兴趣爱好转移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轨道上来。同时,高校团委还应建立学生就业基础竞争力档案库。通过细化各系部专业就业基础竞争力种类,定期针对高职毕业生进行就业基础竞争力考核,并结合当时社会各行业发展动态,从而不断调整整个学校毕业生就业基础竞争力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3 结语

高职毕业生作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的就业稳定工作对我国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服务高校广大青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组织团体,对高职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有着较大的作用。针对高职毕业生,积极开展高校团学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是我国高校团委应积极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国办发〔2009〕3号

[2]计亚春.新的历史时期共青团组织的定位与服务模式创新研究[EB/OL].2008-07-05

[3]何建学,王晓萌.高校辅导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

[4]马立红.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特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皈).2005(4).

责任编辑 周丁力

To Create the Professional College Intern’s New Mode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ith the Employment-oriented

LI Junhan,LIU Song
(The Department of Software Engineering,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ongqing 401331,China)

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s the important organization which serves the university general young students.Its content and manner of wor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akes practical base as the position, strengthens the leagu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creates the mode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estabilishes the temporary youth league branch with the employment-oriented.Clearing the rol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 and putting students first.To develop the new working mode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effectively from creating the mode of the organiz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employment counseling and employment basical competence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professional college;intern;communist youth league

G718

A

1674-5787(2011)01-0122-03

2010-06-25

李俊翰(1984—),男,重庆市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和团学工作;刘松(1962—),男,四川资中人,副教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软件工程系党总支书记。

猜你喜欢
团学实习生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三全育人”背景下团学组织对高校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群团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高校团学工作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高校创新性团学干部培养探索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团学组织建设创新性思考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