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1-08-15 00:52李立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材高职

李立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李立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挑战。然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却未能与时俱进,在学生、教师、教材、教法、考试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式。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主要问题;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所有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任务。而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其地位和作用尤显突出。尽管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现实环境下,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其职业发展谋求更宽阔的出路是所有高职英语教师的心愿与目标。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职业学院教育的声誉和培养质量,关系着能否培养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现代人才。因此,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决定着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所走的路线。让教师、学生、教材结合在一起产生最大的教育成果,均需建立在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事实上,我国高职教育相对国外而言,起步晚,尚处于摸索探讨阶段,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 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不高,且参差不齐

高职高专学生的来源和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正式的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经过三年高中的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要求;另一种是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从中专、技校、职业中学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俗称“三校生”。这部分学生虽然在中专、技校、职业高中阶段也学过三年英语,但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的学习极感吃力甚至不感兴趣。总体来说,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底子薄弱,很多学生想学却无从下手,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并不是特别好,学生经过应试教育的洗礼,习惯了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在这两类学生中,大多数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未来没有远期目标,对自己认识不清,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给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

1.2 高职英语教师背负沉重的压力

随着高职学院的快速发展及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职英语教师队伍相对薄弱,已经成为制约英语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师生比约为1:30,远远没达到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的1:18的标准。由于缺乏英语老师,一些新进的教师一开始就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因缺乏从事高职教育的实践经验及系统培训,对英语教学质量就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有一部分教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足,一时还难以适应《基本要求》中规定的“以实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难以适应高职英语教学工作。

1.3 现有的高职英语教材使用混乱、不规范

由于高职英语教材的内容、水平、使用范围等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标准,致使教材使用情况非常混乱。当前使用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中,词汇量、阅读量普遍偏多,学习量过大;课后练习、词汇、完型、翻译、句式、问题、写作等也比较难。由于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多层次、掌握的知识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教材内容很难满足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需求等原因,一些学生产生了学而无用甚至厌学的情绪,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4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即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可目前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即词汇、语法、翻译教学法,普遍缺乏综合运用多种英语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还处于以应付过级考试为主的阶段,大部分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等现象。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一味地依赖教材和老师,缺乏主动思考,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实践体验和巩固,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由于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因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结果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毋庸置疑,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桎梏,根本不能或很难实现《基本要求》所提出的目标。这种费时却低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1.5 评价体系不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

英语的考试目的是为了了解某一阶段的教与学的质量,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种反馈手段,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对教学安排做出及时调整,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从而自主地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做出合理的改进。众所周知,学习一门外语的目的只有一个——交流和运用。目前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照本宣科、信息量少、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没有切实做到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有近50%的学生在读音、连读方面有困难;近70%的学生无法进行交流;近80%的学生不会用英语思维,难以用英语表达其观点和思想。

当前高职高专英语的评价方法是采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期评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没有体现语言学习的过程和特点,不符合英语的学习规律,也不利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2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

2.1 实行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英语作为跨文化的交际工具,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因此,采取英语分层教学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教学原则。英语的分层教学体现了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独特个性的学生的思想,既注重学生发展平等,又注重其心理平等。这种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课堂辅导及课后批改作业,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等因素综合协调发展。同时,分层教学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进而加快进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进度,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效果。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经验。高职英语教师除应具备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技术人才的各种素质。与专业英语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相比,高职英语教师的智能储备应更全面,相关知识面更广,专业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更强。然而,目前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的专业技能的“双师型”专职高职英语教师极少,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合理完善师资结构;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寻找和创造卓有成效、多样化的师资培训渠道与方式,通过选派教师去高校或国外进修,或者聘请专家学者在校内举办各种培训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定期到基层企业实习锻炼,熟悉其运作环节,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2.3 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实用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起到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特别是精品教材不仅是培养人才最直接、最全面、最关键的要素,还是实现以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根本保证。教材的应用对象主要是学生,只有学生认可的教材才应该是合适的教材。目前的高职学生因为英语水平差异悬殊,所以对教材的要求也不同。而且,现有的高职英语教材比起本科生使用的教材还是缺少更多可选择的经典教材。在教材编写上,首先应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职业英语,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应该在考虑到其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突出其岗位特点。教材的设计上,可以增加大量的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并辅以相应的课堂活动安排,而不宜过于专业化和学术性。总之,教材内容既要有学生在岗位工作中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其广度和深度要适中,要有极强的职业导向性。

2.4 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是《基本要求》规定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促进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协调发展。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目前英语教学改革的焦点,它实际上是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反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标新立异的创新观念,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课堂内外多采用启发式来启发和引导学生,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应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另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游戏式、小组讨论、报告会、演讲、竞赛、辩论以及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其应用语言的能力。

其次,根据英语教学中有关语言输入的理论,英语学习者必须接触大量自然的语言材料,才能保证学习者同时协调提高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要完善教学设施,增加语言实验室、多媒体和网络设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覆盖面广、传播快、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信息共享等种种优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网络强大的交互性及鲜明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也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任课教师应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以便顺利完成英语教学任务。

2.5 改革高职高专英语测试方式和评价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英语教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参与社会交流的能力。一张期末考试的试卷,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之间的关系,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其次,必须处理好听、说、读、写、译的相互关系,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和协同发展。同时,还应改革测试体制,考试命题应本着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突出语言应用能力的考察,加大语言应用能力考核的力度。从考试入手,转变原有的应试教育倾向,以培养有素质、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应试能力教育弱化,帮助学生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提升学生将英语作为自身技能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应付各类考试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朝着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

在评价体系上,要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能推进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将课程考试分阶段进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平时的考核。如平时成绩(包括单词听写小测,出勤情况,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作业完成的质量,课外语言活动的表现)占总评成绩的40%,口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这种评价方法避免了“期末测试定终身”、“一卷否决”的做法,让学生彻底放弃考前抱佛脚的不正确想法,使学生形成英语学习重在平时学习和积累的观念,而且也增强了总评成绩的客观性、公正性。这种评价方式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水平,还测试的本来面目。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地摸索与探讨。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广大英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运用不同教学手段,加强听说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英语教学多一些成就感。这种成就不完全是从卷面的分数上体现,而是体现在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上。这样才会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实用,更适应社会发展,更能满足行业和社会的需求。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夏章洪,何培芬.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改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4]辛华.英语教学如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2006,(3).

[5]王志瑛.高职考试方法要服从于高职教育目标[J].考试周刊,2007,(19).

责任编辑 闫桂萍

The Main Eng1ish Teaching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LI Lixiong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ongqing 401331,China)

With our country’s widely opening to the world,people have more requirements to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but English teaching can not advance with time,there are some existing problems in English teaching,such as students,teachers,teaching materials,teaching methods,tests and evalu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s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regard with th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s.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English teaching;main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G421

A

1674-5787(2011)01-0092-03

2010-11-12

李立雄(1956—),男,重庆永川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文素质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基础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外贸英语函电。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教材高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