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与英语口语发展

2011-08-15 00:54
关键词:英语口语动机口语

卢 攀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情感障碍与英语口语发展

卢 攀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英语口语;情感障碍;教学;策略

情感因素是影响我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但常被忽视的变量。学习中的消极情感因素如过度焦虑、信心不足、动机薄弱、个性差异、自尊受挫等构成的 “情感障碍” 对学习者口语发展有极大的制约作用。教师和学习者通过运用教学策略可削弱情感障碍,激发积极情感使口语教学取得最佳成效。

中国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的一个显著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消极情感因素影响而以焦虑、不自信、被动、保持沉默为常态,无法积极投入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口语能力提高。

就学生对待英语口语学习的情感态度,笔者通过对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与计算机学院的 248名各个程度的本科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口语在听说读写译各技能中最难也最需要提高(82.6%)。不少人对英语口语有畏惧感(42.6%),56.9%的学生承认在口语交际中有较强的焦虑感,30.4%的学生经常有挫败感。另有部分人(7.6%)对口语基本持放弃态度。另外,以通过各类外语考试或求职为目的的学习者数量巨大(62.9%),仅有少数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是出于兴趣爱好等内在原因(26.5%),部分学生对于口语学习感到盲目(11.6%)。18.95%的学生在口语方面感觉自卑,而对口语有自信者仅占 10.6%。调查表明:过度焦虑、信心不足、动机薄弱、个性差异、自尊受挫等消极情感因素或多或少伴随着大多数英语口语学习者,构成了制约口语发展的情感障碍。

一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affective factors)是一组复杂的心理因素组合体,如动机、焦虑、自尊与自信等,是制约学习行为的感情、感觉、情绪或态度。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教育及心理学家陆续提出:情感因素对学习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以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学家十分注重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他们认为学习本身就应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并提出了智能与情感相结合之“全人”学习的概念,强调在个人学习中情感的巨大促进或阻碍作用。Leon Jakobovits将决定外语学习成败的“学习者要素”归为4类:天份(33%),智力(20%),情感因素(33%),其他因素(14%),其中情感因素占相当大份额。

认知心理学也证实:语言学习过程受心理机能 (感觉、思维等)和非认知心理机能 (动机、性格、情绪等)两大机能的调节,其中非认知心理机能起到提升或阻碍心理机能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与情感关系密切。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输入是语言习得的起因,但有了大量的合适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习者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可能变成语言吸收。也就是说,在语言输入到达大脑“语言习得机制”的进程中,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根据此理论,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消极的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有很强的过滤作用。持消极情感的语言学习者不仅不会主动获取更多的输入,即使能够理解的语言输入也很难习得。对外语学习持积极情感的人,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很弱,信息更易进入学习者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学习者“语言习得能力”大为增强。

积极和消极的情感因素是可以双向转化的,教师应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转化学习者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素质和谐发展。

二 制约英语口语发展的情感障碍

过度焦虑、信心不足、动机薄弱、个性差异、自尊丧失等消极情感因素构成的情感障碍或多或少伴随着我国英语口语学习者,制约了口语发展。

1 过度焦虑

过度焦虑是常见的影响口语发展的情感障碍。根据情感过滤假说,如果学习者的焦虑感较低,身心就会随之放松,语言输入的效果就好,会产生促进作用。反之,焦虑感过强语言输入的效果就差,就会产生妨碍作用。口语学习中学生易于过度焦虑的原因有:担心用目的语交际时不流利正确、害怕被评价太低或受以前失败阴影控制。

过度焦虑在多方面对口语能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干扰学生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过度焦虑使学生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他们会频繁犹豫、停顿,发音模糊,重复语句,难以展示出真实水平。其次,影响学生短时语言处理能力及记忆输出。过度焦虑导致不安恐慌占据过多大脑空间,语言储存和输出效率降低,甚至会使大脑记忆大面积紊乱,出现了语义“断层”,在表达时思路猛然中断。另外,过度焦虑能够使学生产生抑制情绪,易于放弃尝试用英语口语表达的机会。这种自我塑造安全屏障的抑制心理,使学习者担心“丢面子”而沉默不语,对口语发展构成大碍。

2 自信不足

自信心是人们对自己取得成功的把握程度的信念。Arnold认为没有相当的自信心,任何认知或情感上的努力都很难取得成功。自信心是成功进行大量口语输出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学习者能摆脱一时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影响的关键的因素。自信心强的学习者常会不惧挑战,抓住更多的机会参加口语实践活动,从而得到更多积极反馈,进一步加强自信心。

反之,自信不足者常会放弃主动运用目标语与人沟通的机会,交流时流露出更多的焦虑,常常得不到他人的肯定,挫败感就会增加,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对口语产生抑制情绪,学习陷入消极被动的恶性循环。缺乏自信还妨碍学生对已输入语言进行有效的吸收和消化。此外,自信心的减弱也将强化学习者的焦虑感,从而干扰学生自然流畅的表达,妨碍语言活动的质量。要促进口语顺利发展,教师首先要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

3 动机薄弱

动机是指引发、指引和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其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驱力。学习动机愈强烈,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过程就愈轻松,语言认知就愈快,知识内化程度就越高。Krashen指出动机可以影响外语学习者的成绩、毅力和课堂表现。Gardner把动机分成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前者指学习者的功能性目标,后者指学习者有与目的语文化群体相结合的愿望。Arnold把动机分为外在和内在动机两类。希望得到奖赏、避免惩戒的愿望形成外在动机。但如果具有了内在动机,那么学习经历本身就是奖赏。两者对学习均有利,但后者促进作用更大,尤其有利于持久记忆。

据调查,不少口语学习者以工具型动机为主,此种动机激励作用短暂,力度较弱,只有转化为内在动机才能高效、长久地维持学习的劲头。大学阶段口语学习者新鲜感已消退,并且随着难度加深,倘若课堂内容沉闷乏味,学习动力容易逐渐减弱。缺乏口语环境以及完善的口语评估体系,以及学习者对目标语人群及文化持否定态度也使得动机减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及时鼓励与引导尤为重要。

4 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存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别,其中,性格的外向和内向是影响口语发展的重要情感变量。总体而言,外向者乐于表达,渴望展示自己并获得承认。他们在口语课堂上更加活跃,口语输出较充分,语言掌握熟练度高,从而越发自信,更加勤于实践。相比之下,不少性格内向含蓄的学生对开口表达有顾虑,参与活动较被动,口语输出的机会少会影响熟练度,对于口语发展确实不利。然而,有些性格内向者比外向者更认真细致,往往基础扎实并且自主学习意识强,则可一定程度弥补劣势。

教师在口语课堂上常常因对学生了解有限而忽略了个体差异,把一个不善言辞的学生请到讲台上给大家做示范表演,或者让性格外向的学生长期没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都会令学生积极性或自尊心受挫。因此应该秉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成不同性格者优势互补。

5 自尊受挫

自尊心是指人们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与认识。在自尊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最为有效。心理学家Stanley通过研究儿童心理后发现,自尊心弱的人往往不能自我决策,对成功的期待值偏低,而且不愿发表意见。自尊心的强弱取决于个体过去的体验、周围的人(家长、教师、朋友等)对他们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要加强学生的自尊心,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而且应该保护他们的权利和情感。

口语课堂活动组织形式不当、评价不当,尤其是过份贬低性评价将会令学生自尊心严重受挫,甚至放弃用口语表达的机会,并在心理上产生压抑感和恐惧感。另外,有些水平尚可的学生给自己界定的目标过高,一时又难以实现,也会损伤其自尊心。

三 削弱情感障碍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精心谋划课堂采用如下策略消弱情感障碍,激活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降低焦虑,提高自信,增强学习动力,满足个性需求,以保证口语学习持久、高效化。

1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情感交流的前提条件。不少外籍教师的口语课堂受到欢迎,除了本土语言文化的优势外,其智慧幽默的谈吐、传神的肢体语言、民主轻松的气氛,消除了学生由于语言能力不足而带来的焦虑感,使学生达到忘我投入的境地。Rogers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有一种积极的内心情感体验,学生会把这种对教师的喜爱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同时,教师走近学生才会更了解学生的兴趣、禀赋、学习状态,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 协助学习者体验成功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有助于树立自信心,能极大地激起学习热情。教师在口语课上要善于利用各种契机让学习者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活动中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比如对其发音进步、用词精细等方面给予肯定,都可以使学生产生愉悦情感,多次成功会增强学生自信心。另外,在口语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竞猜等,让学生相互协作相互竞争、展现专长,评价可适时采取“皆大欢喜”的方式,从而增强整个班集体的自信心。

3 激发学习者内在动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深层动机源于对所学事物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激发口语学习内部动机的核心因素。如果学生对口语感兴趣,他们就会充分融入口语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最大化。正如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应尽可能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趣、有意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其产生“乐学”的积极情绪,从而改善口语教学效果。

此外,通过了解目标语所属文化也能够增强口语学习动力。教师应使口语学习成为一种对新生活的体验,超越自身的文化去接近并融入一种新文化,包括新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课堂应设置文化类板块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包容,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从而获得更强的语言学习动机。

4 提倡合作式学习

在课堂组织方面,通过合作学习可实现个性互补。建构主义倡导创建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进行丰富多向的交流。处理学习者个性差异的典型的做法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实现个性互补。小组交流使得学习者有机会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看法,获得及时反馈并进行必要的更正。同时,小组活动解决了人数多,时间少的矛盾,也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交流氛围。Green发现,四人小组最适于进行流畅的交际,而且交际的成功主要源于会话参与者对话语所作的努力。此外,教师应给予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多尊重与理解,帮助他们战胜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引导他们从口语焦虑中走出来。

5 实现任务难度与评价体系多元化

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心理需求,用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或任务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口语不自信者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有机会表现出色;对水平较高者适时提高难度,增加新要求增强其挑战动机,使不同程度的学习者都能完成适合自身情况的任务,从而获得成就感并产生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评价方面,倡导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依靠学习背景的评价等标准的多元评价体系。教师可全面了解学生口语发展情况,同时带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信任,增强其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

6 坚持赏识教育

对待学生,只有赏识为先才能使他们找到自尊、增强自信,从而激发学习热情。Rogers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中的一个要素是“奖赏”(reward)。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并赞扬学生的优点,同时也宽容学生的缺点,维护学生的尊严,在能增强自尊心的氛围中学习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挥。Krashen认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犯的错误是“语言自然习得过程的一部分”,是走向完善的路标。当学生出现影响交流的显著错误,教师在纠正时要有宽容的态度并注意方式方法,同时对信心不足的学生要更多地给与关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理解的微笑,都会令学生倍受鼓舞。

四 结 语

总之,情感障碍对英语口语发展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可采用教学策略削弱情感障碍,激发学习者积极情感,促使口语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1] Carol H. M.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A “Humanist” ? [J].The French Review, 1983, (56).

[2] Robert Sternberg.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6.

[3] Krashen,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4]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5] 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6).

[6] Gardner and Lambert. Attitudes and Mo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Powly, Mass: Newbury House,1972.

[7] 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 谈慧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及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4).

[9] 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3).

Affective Barriers and Spoken English Learning

LU P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

oral English, affective barrier, teaching, strategy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with oral English teach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rner’s affective variables and proficiency ratings in speaking is pointed out. Particularly, the impact of negative affective factors on oral performances, including over-anxiety, lack of motivation and self-confidence, personality variations, loss of self-esteem, are examined and interpreted. In addition, a set of strategies to help promote learners’ positive affect are systematically presen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guage teaching as the oral class guidelines.

H319.9

A

1673–2804(2011)01-0193-03

2010-04-09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动机口语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动机不纯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