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柳应辰诗补正

2011-08-15 00:51李花蕾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通判石角零陵

李花蕾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南永州 425100)

《全宋诗》柳应辰诗补正

李花蕾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南永州 425100)

《全宋诗》收录柳应辰诗三首,其中《石角山》一首为同僚的和诗,系误收。另在湖南浯溪石刻中,迄今尚保留一首无题石刻,为柳应辰真迹。又在明刻孤本黄焯《朝阳岩集》中,载有一首配图的《默题》诗,作者姓氏不详,考证当为柳应辰所作。二诗陈新《全宋诗订补》未补。今为之补遗,计所见柳应辰诗,剔除一首,补遗二首,共存四首。

《全宋诗》;柳应辰;永州;浯溪石刻;《朝阳岩集》

一、柳应辰与永州

柳应辰,字明明,武陵 (今湖南常德)人。仁宗景祐五年 (1038)进士,见同治《武陵县志》卷三一。皇祐中,知昭州,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三。皇祐五年 (1053),他从广西昭州贬湖北随州,走水路沿湘江经过浯溪,刻有题记。又过了二十一年,神宗熙宁七年 (1074),他以都官员外郎通判永州,见嘉庆《祁阳县志》卷五。柳应辰与其兄柳拱辰、其侄柳平等一门五人,俱先后考中进士,在当时有“武陵五柳”之称。据《永州府志》记载,柳应辰在永州任职十年,而在此前,柳拱辰亦曾任职永州。柳拱辰,字昭昭,仁宗天圣八年 (1030)进士,至和二年 (1055)以尚书职方员外郎知永州[1]。

在永州期间,柳应辰游遍浯溪、澹岩 (又名淡岩)、火星岩、朝阳岩、石角山等地,留下多处题名及诗刻。这些题名及诗刻或者保留至今,或者为金石著录、方志文献所记载,其遗文残句往往可寻。大致说,柳应辰所保存迄今的诗文题记,包括《全宋诗》中可以确认的二首,多数均出自永州摩崖石刻。

熙宁六年十月,柳应辰重到浯溪,皇祐五年的题记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又过了三年,他任满将去,却忽然发现了这通题刻。柳应辰高兴地说:“应辰皇祐五年,坐侬蛮□昭,谪居随州,舟次浯溪,尝刻岁月。后二十一年,通判本郡,遍寻旧记,漫不可见,亦不记所题之处。比任满,泊舟江下,经五日,始见于石门之东。字刻平浅,隐约能辨,亟令家僮依旧画镌深之。”

这段话也被柳应辰刻在了石上,作为他在永州的最后纪念。王昶《金石萃编》记载了柳应辰的举止,称道说:“可谓好事矣”,“为美谈也”[2]。但遗憾的是,他重新发现而加以修凿的初次题记,现在又寻不见了。

熙宁八年,柳应辰在浯溪刻下了著名的“心记”,并刻下巨幅“夬”字 (俗称“押字符”)。

“夬”字长八尺,深二寸。《易经》第四十三《夬卦》,《彖传》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关于此字,异说推揣甚多。如《永州府志》说:“应辰维舟浯溪,夜有怪登其舟。应辰书‘夬’字符于其手。诘朝符见厓端,遂刻以镇之。”《湘侨闻见偶记》说:“一称浯溪旧有山怪,应辰泊舟,有巨手入窗,应辰为书押,其旦字在石壁,乃刻之,一称应辰守道州,以押字镇水怪,降槐树妖。其说甚幻。然揣其命意,盖取决,判决诸心,则邪祸自去。”洪迈《容斋随笔》也说:“熙宁中,柳应辰尝押字盈丈,刻于浯溪等处,使人莫识何字,以怪取名,实‘应辰’二字也已。”又说:“鄂州南楼磨崖庆元元年,鄂州修南楼,剥土有大石露于外,奇崛可观。郡守吴琚见而爱之,命洗剔出圭角,即而谛视,乃磨崖二碑。其一刻两字,上曰‘柳’,径二尺四寸,笔势清劲,下若翻书‘天’字,唯存人脚,不可复辨,或以为符,或以为花押,邦人至褾饰置神堂,香火供事。或云道州学侧虞帝庙内亦有之,云柳君名应辰,是唐末五代时湖北人也。”

除了浯溪,柳应辰到了澹山岩二次,火星岩二次,九龙岩一次,三门洞一次。

澹山岩又称澹岩,澹又作淡。《永州府志》:“澹山岩,去城二十五里许,有一门壁立万仞,东南角有一石窍。昔有澹姓者家焉,遂名澹岩。”熙宁七年,柳应辰写了《澹山岩记》,称赞澹山溶洞的奇观,说道:“零陵多胜绝之境,澹山岩为甲观。东南二门而入,广袤可容千人。窦穴嵌空,物象奇怪,有不可得而状者。”

熙宁九年,柳应辰写了《澹山岩题记》。溶洞通透了,美观了,他高兴地说:“后之游潇湘者以不到澹山为恨,幽绝奇胜,实亦可观之地。”赞美之余,他怀疑,为什么元结、柳宗元他们没有发现这里?“太守李公士燮,召游澹山岩。岩之风物气象,真隐者之所居。窃思次山 (元结)、子厚(柳宗元)雅爱山水,在永最为多年,独于兹岩无一言及。”大概就是因为柳应辰先说了“零陵多胜绝之地,澹山岩为甲观”、“游潇湘者,以不到澹山岩为恨”的话,引得大文人黄庭坚写下了“阆州城南果何似,永州澹岩天下稀”的诗句。

澹山岩也是其兄柳拱辰曾经来过的地方,所写的《祷雨题名》刻石至今仍在。

熙宁八年,柳应辰游历了火星岩。《永州府志》中说:“火星岩在朝阳岩之上,众石林立,白云集之,生人隐思。石上多镌宋人题识。”柳应辰是和知州一起来的,题记中说道:“都官郎中知零陵郡事李士燮和叔、职方员外郎通判郡事柳应辰明明,十二月十一日腊,同游火星岩,次游朝阳岩。”

火星岩也是其兄曾经游历过的,所以柳应辰又写了《火星岩游记》,说道:“昭昭兄至和中以职方员外郎来守零陵,宣布条诏,百废咸治,建州学,明教化之本,作《士风记》,尽民俗之事。乘暇数为火星之游,磨崖题咏于此为多。窃观暮春联句,尤极佳思,研炼精切,传布人口。应辰亦以职方通理兹郡,偏览遗迹,恻然追感噫!相去二十二年矣,悠悠岁时,人不可见,江山风物,宁有异于当年,每到踌蹰久不忍去。”

九龙岩、三门洞在永州东安。柳应辰《九龙岩题记》说道:“人之安适夷旷,系于内不系于外,故有居山林而躁者,在朝市而静者。必若心源淇寂,世累疏薄,又得幽绝之境以辅助之,宜乎安于自得,萧然乎尘垢之外。则零陵九龙岩,其亦辅助之一焉。熙宁九年丙辰二月十九日,尚书职方外郎通判永州柳应辰记。”

柳应辰《三门洞题名》说道:“刻浯溪心记之明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独游零陵之三门岩,柳应辰记。”

二、柳应辰《石角山》诗辨误

近年整理出版的《全宋诗》卷三四七收录柳应辰诗三首 (马辛民整理),都与永州有关。诗句不长,兹录于下[3]:

(一)《刻浯溪石上》:

浯溪石上大江边,心记闲将此地镌。自有后来人屈指,四千六百甲寅年。(二)《浯溪》:

不能歌,不能吟,潇湘江头千古心。(三)《石角山》:

□□□□山几重,与君吟望意无穷。当时共指白云外,今日独行青嶂中。

案牍暂休聊自适,篮舆乘隙若为同。九嶷秋约心先到,岩月烂斑桂子红。

其中《石角山》一诗,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十一“石角山题刻四段”记载如下:

《和柳应辰诗》:

(上缺)中奉和通判明明 (下缺)

□□□□山几重,与□□望意无穷。当时共指白□外,今日□行青嶂中。

案牍蹔休聊自适,篮舆乘兴若为同。九疑秋约心先到,岩□□班桂子红。

陆增祥云:“右诗刻残泐,不知何人所作。首行中上所缺以意审之,似是‘零陵道’三字,第三行所缺当是和诗人姓名。石既磨泐,拓亦不精,惜哉!”[4]

“和柳应辰诗”五字下,有关于刻字尺寸的详细说明:“高二尺四寸,广二尺。诗五行,行十五字,前后五行,行字不等,字径一寸二三分,正书。”可见陆增祥是根据实物或者拓片目验记录,故尔可信。虽然《全宋诗》所据光绪《零陵县志》录出文字较多,但“奉和通判明明”等字陆氏明白录出,当无疑问,较之《零陵县志》仅以景地标题,尤为谨严。

光绪《湖南通志》引《金石补正》又明确说道:“右诗残泐,不知何人所作,前当有明明原唱也。”由此而言,这首诗应当是柳应辰的同僚唱和柳氏所作。柳应辰本人亦当有诗,但已不见。

诗中字句,《零陵县志》与《金石补正》略有不同[5],姑不具论。惟就诗的风格来看,其主题为奉和,兼写路途景致,近于风景诗,与柳应辰其他文字中的深玄风格均不相同。

诗末署款,有“尚书职方外郎通判军州事柳应辰上石,时皇宋熙宁丙辰仲秋下澣日也”一句,字迹清晰,《零陵县志》与《金石补正》所记均同。按“柳应辰上石”云云,如果是柳应辰自己所作,应该没有“上石”一说。据此推断,这首诗应当不是《全宋诗》所言为柳应辰所作。至于和诗的作者究是何人,已无从考证。推测或为柳氏的旧日同僚,未曾贬谪,故当时位在柳氏之上,故柳氏为之“上石”,以示尊崇。

石角山位于永州旧城东北五里。石角山之命名出自柳宗元。《柳河东集》中有《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五古长诗一首。据方志记载,这里原有连络十余小峰,奇峭如画。远望之如淡烟,如积霭,近即之或林立,或峭露。立石攒起,日光照耀时,如群玉之在渊,浮动荡漾。又有圆石磊落,如有意排列,令人可坐可卧。山上有一处溶洞,隐邃清泠。后峰高处一石高耸斜挂,有若仙掌凌空,故称“石角”。又多异花奇草,灵秀气象。山下松杉成林,茂树磴回。

《金石补正》又著录有柳应辰的题名一通,其中说道:“通判柳明明、判官沈子瞻同游石角亭,又东游至此,爱其清旷之景。”可见石角山确实别有景致。

陆增祥又说:“石角山题刻,前人未见,已巳夏,余始属谭仲维搜得之。涤楼 (宗绩辰)在永日久,其辑《府志》时广搜金石,乃距城数里而近卒未过访,可讶也。余乃得未曾有,为之色喜。”其石刻之珍贵难得,由此可见一斑。

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附近居民建筑房屋,来此取石,后峰已全被凿毁,仅余前峰。近年永州修建“日升”大道,道路正对石角山穿过,大部分石体均被荡平,连络的十余小峰剩下的不足十分之一,清代尚存的柳应辰等诸石刻已遭彻底毁坏,无从亲验了。

三、柳应辰浯溪《无题诗》

2009年,新近由浯溪文物管理处编纂、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湖湘文库》之一的《湖湘碑刻·浯溪卷》中,公布了一幅完整拓片,编著者题为“宋柳应辰无题诗”,注明诗刻位于浯溪摩崖区51号[6],其地点正在柳氏“心记”左近。此诗上部残缺,诗末有跋。此前这通诗刻从未经人记载著录,兹据拓本照片录出并加标点如下:

□□□□□,□老如包 □。□□□苍黄,□□□□□。

道傍多朱门,势利交相求。他宾尔虽佳,闭关如避仇。

敲门声剥啄,谢客语咿呦。侯何所尚殊,不与兹辈侔。

摄职顾未久,善化应已柔。近岭山更佳,九疑清气裒。

我方困羁鞅,侯想多长讴。何当郡斋内,一罇相献酬。

熙宁七年甲寅三月望日刻于浯溪心记之东

柳应辰“心记”题刻在“夬”字上方,这首诗刻于“心记”东面高处。“心记”题刻云:“押字起于心,心之所记,人不能知。大宋熙宁七年甲寅岁刻,尚书都官员外郎武陵柳应辰。”有署款,有年,无月。这首诗则无署款,有年月。其字迹均为颜体楷书,端正、清晰,显然出于一人之手。诗刻无署款,应当是作者省略掉了。旁勒小字称这首无题诗刻于“心记”之东,表明了此诗与“心记”的特殊关系。且时间与“心记”的“熙宁七年甲寅”相符。该诗作于熙宁七年,正是柳应辰初任永州之时。

可惜诗刻右下角被一木榫打破,石刻上有一圆形深洞。目前拓片最前仅见“老如包”三字,但按五言诗格式,三字并非句首,其前并且当有首句。石刻旁,现有一通较晚的石刻,推测这首诗的前数句是被该刻磨平掩盖了。

诗中有“摄职顾未久”一句,诗末又有“何当郡斋内”一说,“郡斋”即官舍,郡守起居之处。白居易《秋日怀杓直》诗:“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李商隐《华州周大夫宴席》诗:“郡斋何用酒如泉,饮德先时已醉眠。”既是“郡斋”,作者当时必定在永州为官,这一点又与柳应辰当时在永州任职相吻合。

这首诗的主题为唱和同僚。柳应辰在永州所任通判,实为副职,诗中所说之“侯”只有知州可以当之,据《永州府志·秩官表》,当时的永州知州为李士燮。推测这首诗应当是柳应辰写给李士燮的。

诗中言“闭关”、“谢客”,又言长贰二人与“他宾”、“兹辈”绝不相同,体现出追求隐逸的思想倾向,与所见柳应辰的性格相吻合。由此推断,该诗作者为柳应辰无疑。

四、柳应辰朝阳岩《默题》诗

明嘉靖间黄焯编纂的《朝阳岩集》是现存记载永州零陵朝阳岩诗文题刻的最早和唯一的一部总集,也是我国古代记载岩洞景观和摩崖石刻的较早的一部专书。黄焯,字子昭,号龙津子,延平南平人,嘉靖间任永州知府。今所见《朝阳岩集》为明代嘉靖黄氏刻本,线装一册,不分卷,内容包括铭、记、志、诗、歌、游题短记、补遗七部分。初由无锡孙毓修小绿天收藏,后归国立北平图书馆,迄今所见海内仅此一种孤本[7]。

《朝阳岩集》的最后一页为一幅整版的图画。首行为“默题”二字,第二行各八格,每格三字,为一首四言诗。兹整理、标点如下:

熙宁八年,暇日知通,来赏朝阳。

朝阳岩前,极目潇江,一派汤汤。

该诗三句为韵,无作者姓氏。诗句下刻画一兔、两树及十二月卦象。诗文嵌于图中,风格怪异。诗图后有跋:“右题镌于朝阳岩峭壁间,雨淋苔蚀已就馍餬。附刻于后,博雅君子幸鉴焉。”跋文当为黄焯所书。诗图石刻今朝阳岩石刻中未见。根据诗题的玄怪风格和图刻内容,以及诗文中体现的年月、官职,推断其作者当是柳应辰。

《清一统志》说柳应辰“邃于易学”,浯溪现存有柳应辰“夬”字石刻亦出自《易经》,可见柳应辰精于易理卦象。诗中有“暇日知通”一句,“知通”即知州和通判。熙宁八年,柳应辰已通判永州,当时的永州知州仍为李士燮。李士燮、柳应辰二人另有同游群玉山的题名云:“都官郎中知零陵郡事李士燮和叔,职方员外郎通判郡事柳应辰明明,熙宁八年乙卯十二月十一日腊,同游火星岩,次游朝阳岩。”据此可以推断,此诗及图正是当日同游朝阳岩后所作。

(此文得到浯溪文物管理处唐凯先生帮助,谨致感谢!)

[1][清]宗绩辰.永州府志[M].道光八年 (1828)刻本.

[2][清]王昶.金石萃编[M].嘉庆十年 (1805)刻本.

[3]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284-4285.

[4][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M].民国十三年 (1924)刻本.

[5][清]刘沛.零陵县志[M].光绪二年 (1876)刻本.

[6]浯溪文物管理处.湖湘碑刻:浯溪卷[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89.

[7][明]黄焯.朝阳岩集[M].嘉靖间刻本.

Abstract:A ll Song Poetry includes three poem s of Liu Yingchen,among w hich“Shijiao Mountain”is p roved to be a poem echoed by his colleague and bemistaken fo r Liu Yincheng’s.Another titleless poem,p reserved in a stone inscrip tion by Wu Creek,Hunan,is p roved to be Liu Yingchen’s authentic w riting.A lso in the unique copy of Huang Chao’s Chao Yang Rock Collection in M ing Dynasty,there is an illustrated poem named“Mo Ti”w ithout any reference about the author,isalso p roved to be w ritten by Liu Yingchen.Those two poemsare not included in Chen Xin’s Supp lement to A ll Song Poetry.So w ith one excluding and two adding in,there exist four poem s of Liu Yincheng all together.

Key words:A ll Song Poetry;Liu Yingchen;Yongzhou;Wu Creek Stone Inscription;Chao Yang Rock Collection

A Supplement to L iu Yingchen’s Poetry in the A ll Song Poetry

L I H ua-lei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ongzhou Hunan 425006,China)

I211

A

1673-0313(2011)01-0071-04

2010-10-3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专题研究”(2010YBA 101);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石刻上的文学史:唐宋文人在永州的仕宦游历与诗文题记”(10CO751)。

李花蕾 (1979—),女,河南鲁山人,馆员,从事文学及文献学研究。

猜你喜欢
通判石角零陵
浅谈2022年全国乙卷第26题考查方向与复习启示
零陵的雪
文彦博相关文献勘误(一)
湖南零陵潇水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以零陵庙会为例
“法治中国”视域下宋代监察制度的特色及意义
我迟到了
奇怪的时间
有魔法的“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