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2011-08-15 00:48吴红燕
山西水利 2011年11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环境监测水资源

吴红燕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西 太原 030001)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我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建立和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等监测指标体系,建立水资源监管网络,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和问责制。

水文部门提供的水质监测数据是水资源监督管理和严格执法的主要依据。水质监测数据是否准确,分析结论是否客观,将直接影响水资源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因此,要强化水质监测质量管理控制,提高水质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监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公信力,使水文部门在水资源保护监管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1 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水质监测质量管理是指在水质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可靠性、可比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所实施的全部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监督检查、质量评定等措施。

2011年初水利部水文局制定了《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定办法》等七项制度(办法),在石家庄、贵阳两次召开了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部署会议,明确了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是水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

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七项管理制度实施后,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学习。组织全体人员集体学习,共同讨论,逐条解读、消化,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是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并对重点内容详细解释,强调落实,职责明晰。中心还结合山西实际,制定了《山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质量管理七项制度实施细则》,细化了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任务,明确了每项制度的实施步骤、完成时间。

2 加强培训,持证上岗

2.1 人员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水质监测工作的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也要不断更新。中心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手段对职工进行培训,促其学习,不断提升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近几年先后参加了水利部水文局、国科司及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的各类管理、评价、大型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培训班20多个,培训覆盖比例为承担检测任务人员的73%。

除了走出去参加外面的培训外,中心还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了现场采样和检测技术交流培训。现场采样培训采取先学习规范、理论知识,再到实际工作中示范演示,然后每个人动手操作,边演练边评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心利用每年集中整编资料的时间,对检测过程中出现几率较高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讨论,达成了共识。另外,分别与晋中和忻州分中心进行了实验室基本操作、大型仪器使用的技术交流,交流中结合自配盲样的模拟考核,检测人员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动手实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持证上岗

检测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按照水利部要求,2011年中心完成了水利系统从业人员岗位证书的换证工作,完成了53名检测人员900余项目次的换证。所有监测项目均经过了严格的质控考核,合格通过后申请水利部水文局颁发的《水质检测人员岗位证书》,中心开展的71项检测项目,均做到了双人持证上岗。

3 比对考核,保证质量

3.1 比对考核,保证质量

中心参加了水利部第三次全国质量控制考核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镉、氰化物、汞、氯苯6个项目的盲样考核,除此之外,还参加了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的高锰酸盐指数、砷2个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考核,参加了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的硝酸盐氮、氟化物2个项目的实验室间盲样比对考核,以上10个项目的考核均全部一次合格,顺利通过,充分说明中心在日常工作中特别重视质量管理。

3.2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3.2.1 采样质量控制

通常水质监测数据要符合“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代表性就是要求采集的样品有效,而且必须能反映水质的真实状况,样品采集失败就是无效样品,后续的检测工作也就毫无意义。

为保证从样品采集到检测这一段内样品的变化控制在最小程度,在样品保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针对水样的不同情况和待测物特性实施保护措施,力求缩短运输时间。当水样浓度较低时,更加注意保存,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采样人员做到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检测要求,进行有效处理和保管,指定专人运送样品并与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登记。

3.2.2 检测工作质量控制

为了严格落实质量管理七项制度,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室内质量控制实施方案。质量控制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纯水的制备和领用,实验室空白和全程序空白,标准溶液的购置、自配、标定及校准曲线的绘制,平行样和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等方面均严格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进行,并适时进行人员比对、仪器比对和方法比对,绘制质量控制图,以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容量分析项目选测了10%~20%的室内平行样,平行测定值均在容许误差范围内,平行双样和全程序空白试验,检测结果满意率达95%以上。在委托检测服务中,随批进行了部分项目的盲样考核或自配标样的质量控制。

4 重点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定期汇总

在落实省界缓冲区等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从监测断面的选择设置、监测频次、样品采集、分析检测到结果报告的编制等各个环节均按照水利部颁发的《重点水功能区水质动态监测方案》执行。2011年底,全省共监测重点水功能区76处,监测覆盖率为41.8%,监测项目28项,年监测频次从2次到12次不等。每月底前将当月的监测结果,按照《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进行评价汇总,并及时报送水利部及黄委、海委流域监测机构。

5 仪器设备定期校验,注意维护

检测工作离不开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正确、合理使用对监测结果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为了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且具有可比性,根据不同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周期,中心每年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强制检定;对于自校验的仪器设备,责成专人定期进行功能性校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有效溯源。

平时工作中注意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有效保证了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准确度,两次检定期间还进行定期检查和期间核查,随时保证仪器设备的可溯源性。

6 安全生产,加强管理

水质检测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涉及水、电、气体、药品、毒品等诸多方面。七项制度实施以来,中心尤其重视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安全组织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实施,使每位检测人员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各自对责任区内的实验室安全负责,没有发生违规操作现象,多年来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实验室及药品库内配有消防设施和沙箱,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室还配有专用的灭火器。同时将废弃污染物及废液全部回收,每年定期交专业公司进行集中处置。

中心设有药品管理员和标准物质管理员,管理员对所负责的标准物质及化学药品进行出入库登记,分类放置,并保证其安全、有效。

总之,水环境监测工作在全省水资源保护和监管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特别是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的大背景下,山西省水环境监测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挑战和机遇同在。中心将继续强化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学习和落实七项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水环境监测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保护服务,实现山西水环境监测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环境监测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