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蛭龙通络汤治疗缺血性卒中98例

2011-08-24 06:55张瑞彬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2期
关键词:水蛭凝血酶基底节

张瑞彬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河南安阳 455000)

自拟蛭龙通络汤治疗缺血性卒中98例

张瑞彬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河南安阳 455000)

目的 观察自拟蛭龙通络汤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组加用自拟蛭龙通络汤;2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蛭龙通络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肯定。

缺血性卒中 蛭龙通络汤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在全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其中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约占60%~80%,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笔者2002年以来采用自拟蛭龙通络汤治疗缺血性卒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02-2010年住院患者195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确诊;首次发病<3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30分。中医辨证以血瘀为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男性 61例,女性 37例;平均年龄(63.35±10.45)岁;平均病程(32.13±13.61)h;CSS 评分(19,12±4.23)分;双侧基底节区梗死13例,单侧基底节区梗死54例,小脑梗死8例,脑叶梗死12例,脑干梗死5例,多发性梗死6例。对照组97例,男性62例,女性 35 例;平均年龄(63.40±9.98)岁;平均病程(31.98±13.55)h;CSS评分(19.20±5.10)分;双侧基底节区梗死14例,单侧基底节区梗死53例,小脑梗死7例,脑叶梗死11例,脑干梗死4例;多发性梗死8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银杏达莫注射液、脑保护剂等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加服自拟蛭龙通络汤:水蛭6g,地龙 10g,黄芪 15g,当归 10g,红花 15g,鸡血藤 15g,川芎10g,僵蚕10g。每日1剂,水煎分服。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

1.3 观察方法 于治疗前后CSS评分[2],0~15分为轻症;16~30分为中症;31~45分为重症。治疗中随时记录用药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中、后监测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

1.4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参照 《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评定[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PEMS3.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 见表1。结果示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98 18.96±4.23 11.52±4.54*△对照组 97 18.55±3.83 13.11±4.8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缺血性卒中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多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发病,起病缓慢。中医学认为,人卧阳入于阴,血归于肝,血脉运行滞缓故多发血脉瘀滞之症,脑脉失运,经气失随而为中风,血瘀是其主要病机。笔者在临床中亦发现,中风患者无论中医辨证属何证型终当用活血化瘀或破瘀之法。因而组方以水蛭为主,加红花、川芎、当归破除血脉之瘀,佐地龙、僵蚕、鸡血藤以通经络,辅以黄芪补气以助血行,共成破血通络之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蛭素不仅能阻止纤维蛋白原凝固,也能阻止凝血酶催化的进一步的血瘀反应。凝血因子Ⅴ、Ⅶ、Ⅷ的活化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反应,均可被水蛭素抑制。在很低的浓度下,即能中和凝血酶,能抑制凝血酶对血小板的作用,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的结合,抑制血小板受凝血酶刺激的释放,并能使凝血酶与血小板解离。水蛭还能提高血浆白蛋白、降血脂、降低纤维蛋白原、减轻脑水肿,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3];地龙具有明显的溶纤维蛋白活性,除有尿激酶样纤溶作用外,尚有直接催化纤维蛋白水解的作用。对已凝固的纤维蛋白胶板也有一定纤溶活性。可使血小板聚集性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4];川芎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使凝聚的血小板解离,预防血栓形成[5]。黄芪及其活性成分可降低缺血脑组织的自由基含量、减轻因缺血所致脑水肿、改善血脑屏障通的透性、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等作用[6]。诸药共组一方,即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性,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及其损害,保护脑细胞,改善脑代谢,减轻脑水肿。又有利于促进神经的恢复,减少病残,改善预后。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4.

[2]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董少龙,刁丽梅,竇维华.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J].广西中医药,2004,27(1):47-50.

[4]殷出梅,储益平,吴鹏.地龙活性提取物的主要药效学实验[J].中草药,2002,33(10):926.

[5]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65.

[6]郭琰,魏玉苗,刘淑霞.黄芪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07,23(1):9.

R743.9

B

1004-745X(2011)12-2014-02

2011-06-07)

猜你喜欢
水蛭凝血酶基底节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小“吸血鬼”水蛭
水蛭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