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肾绞痛临床观察

2011-08-24 09:02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中下段绞痛输尿管

沈 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中医院(浙江杭州 311201)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肾绞痛临床观察

沈 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中医院(浙江杭州 31120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方法,研究组加用中药组方复方金钱草汤,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肾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加快和加大碎石的排出量,减少临床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中西医结合 肾绞痛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在临床比较常见,据统计发病率为0.1%~1%[1]。当结石梗阻进而引发肾绞痛时,患者肾功能已经出现受损迹象,且可能尽一步恶化,甚至造成肾衰[2]。急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应尽早治疗,目前临床较常见方法为西医体外碎石技术,本组研究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输尿管中下段结合并肾绞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符合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相应标准病例122例,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 16~58岁,平均(36.20±4.90)岁,发病时间在 30min至 24h 之间,平均(4.20±1.60)h;单纯左侧肾绞痛 51 例,单纯右侧肾绞痛43例,双侧肾绞痛28例;血尿93例(肉眼25例,镜下68例);经B超检测患者结石位均在输尿管中下段。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方法。术前均经血尿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检查,确定患者是否有碎石禁忌症。利用B超对结石定位,利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行体外碎石,冲击波能量3.2~12.8J,工作电压4~8kV,复震以1周为间隔。碎石后患者均进行黄体酮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日2次,每次30mg,连续使用3d;同时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溶解20mg山莨菪碱注射液静滴;对临床有明显疼痛患者适当使用止痛药物。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组方复方金钱草汤:金钱草60g,鸡内金、海金沙各30g,车前子、滑石、川牛膝、瞿麦、泽泻、白茅根、石苇各15g,冬葵子、生地黄各12g,川楝子、炒桃仁、小蓟、甘草各10g。以水煎服,取量400mL,每日1剂,分2次服用。以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4]痊愈:经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结石或残石,患者自诉不良症状消失;有效:影像学检查原结石明显缩小或减少,患者自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影像学查结石在大小和数量方面无变化,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为复发。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血尿加重1例,轻度发热2例,碎石部位疼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13.11%。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6例,血尿加重3例,轻度发热3例,碎石部位疼痛7例,并发症发生率31.1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肾绞痛是泌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不良症状,多数起因于输尿管结石引起尿道梗阻所致。输尿管突然受到结石梗阻后,管壁平滑肌易产生痉挛,可诱发肾脏产生阵发性剧痛;而结石的存在对肾盂、肾盏以及输尿管均有不同的刺激作用,从而引发肾绞痛。严重情况下,患者甚至出现疼痛难忍、倒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以解痉、止痛为主要方法,从而有效缓解临床不良反应,改善病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体外震波碎石逐渐成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无创伤,患者留院时间短,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大大减少了传统开放式手术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提高治疗安全性。

中医认为泌尿系统的结石属于“石淋”范畴,起病原因在于脾肾双虚,血气不调,温热蕴结,因而临床中药治疗应以益气活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湿通淋为目的进行组方配伍。本组研究中采用的复方金钱草汤具有较好的清热除湿、通淋利尿之功效,能够减轻或消除因结石所引发的各类炎症、水肿、输尿管痉挛等不良症状,进而增强患者的排尿能力,促进结石排出。金钱草、鸡内金、冬葵子、海金沙具有溶石、化散、排石作用;滑石、瞿麦、木通、泽泻、车前子能清热解毒、散结利尿的效果;川牛膝、川楝子、炒桃仁、生地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小蓟、石苇、白茅根则可以使药物整体在凉血、止血和通淋方面的效果。

西医冲击波碎石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体外仪器的运用有效地将输尿管路中的结石震碎,以便于改善梗阻现象,使碎石能够排出。而中药的应用则更好的促进了碎石快速排出体外,并理气解热,从根本上解除引起患者致病的机体因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加快和加大碎石的排出量,减少临床并发症发生率。

[1]李立宇,陶志兴,罗良,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5,20(6):326-328.

[2]常乐政,钟耕爱.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15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9):546-547.

[3]周胜.急诊处理输尿管结石梗阻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1):1086-1089.

[4]黄雄文,吴炳森,翁建团.急诊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肾绞痛[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0,4(6):32-34.

R693+.4

B

1004-745X(2011)12-2021-02

2011-06-29)

猜你喜欢
中下段绞痛输尿管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严重开放性损伤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绞痛不是脚痛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绞痛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比较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