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复杂性探析

2011-09-19 02:39张邦辉王昌权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心理健康

张邦辉 王昌权 乔 太

(1.重庆大学,重庆 400044;2.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重庆 400044)

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因心理健康问题所引发的悲剧屡屡发生,使得社会、学校对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有关统计数据表明,6.4%-7.0%左右的研究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5%-10%的研究生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少数研究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间题。众多学者认为研究生已经成为自杀高危人群。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一、当前研究生面临的压力源

1.就业压力

据有关学者统计,就业压力在研究生所面临的压力中高居榜首,其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目前整个社会大的就业环境的不稳定性,造成大学生就业的恐慌与压力,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一段时间内,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报道铺天盖地,耸人听闻的就业难度无疑为正在学校学习的研究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不同群体就业难易程度的不一样,造成就业弱势群体的普遍心理负担。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需求特征来看,工科类研究生就业形势非常好,文科类研究生就业形势普遍不理想,这无形之中加剧了文科生就业的压力。最后,整个教育质量的滑坡导致了研究生就业难度加大,2004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我国大学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过去,研究生也已经不在是市场上的香饽饽,报纸杂志中研究生卖猪肉,研究生当清洁工已经不再引起社会诧异的眼光。

2.学业压力

随着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呈下降趋势,按理说我们的学业压力应该减低才是,其实不然,中国目前整个大学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使得学校接收的研究生质量也大大降低。一般来说课程的压力对于绝大部分研究生是比较适中的,但是在面对课程的同时要面对来自导师的项目压力、论文压力这使得很多学生倍感焦虑,因为导师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生杀大权,学生必须尽全力去完成导师的任务,部分导师为了创收在外面接了大量的项目,学生充当着廉价劳动力的角色,有的项目可能有益于学业提升,但目前的现状却是很多项目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而已。以上事务大量地占据了学生的时间,使得学生专心学术的时间极为有限,而很多学校为了保证学生毕业的质量需要学生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且对于发表的刊物有严格的要求。上述两种因素的夹杂使得研究生面临着严峻的学业压力。

3.情感压力

首先是婚姻压力。硕士研究生年龄大多在23岁-27岁之间,绝大多数处于未婚状态,面临着一定的择偶压力。而博士研究生年龄大多在26岁-30岁之间,已超过我国规定的晚婚年龄,同时博士研究生面临的学业压力更大使得其用于寻找理想对象的时间和范围均受到极大限制,在婚姻压力方面面临最大压力的莫过于被社会戏称为“灭绝师太”的单身女博士。对于已经有对象的博士研究生来说,如何兼顾忙碌的学业与感情也是一个难题。

其次是社交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社交需要排在第三等级,属于高级需要类型,包括第一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希望得到互爱等;第二归属感:希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的一员,在个人有困难时能互相帮助,希望有熟识的友人能倾吐心里话、说说意见,甚至发发牢骚。研究生由于交往圈子的狭窄,不管是和同学还是和导师的交流沟通都十分有限,导致在社交方面的需求满足程度较低,长期如此使得研究生严重缺乏归属感,容易形成孤僻的个性。

4.家庭压力

家庭压力主要包括两种:第一是家庭经济压力。中国大学教育的费用之高是有目共睹的,数据表明中国大学的学费相当于城市人均GDP的100%还要多。学费以及生活费都为研究生的学习套上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其次是家庭期望压力。来自农村的研究生背负着的不光是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是知识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巨大期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计划生育一代的研究生独生子女开始增多,他们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是父母唯一的期望。

二、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后果

研究生承担着上述的种种压力,使其出现了大量的心理健康问题,轻微的造成学生心里抑郁,意志消沉,对任何事情缺乏兴趣,人际关系紧张,最终影响学业效率。严重的甚至造成杀人,自杀等悲剧,造成极大的人才资源浪费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悲剧。

三、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

1.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习惯性被忽视

研究生的年龄大多在23岁-30岁之间,属于成年人,且由于其已经有大学学习的经历,高校以为研究生都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所以学校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大多数研究生本科或者专科就读的学校与研究生所就读的学校往往不是同一所学校,学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重视导致某些心理有问题研究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治疗方面的信息不了解,即使学校有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和相关机构,由于不了解也使之丧失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时机。

2.研究生人际关系圈的狭窄导致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研究生虽有班级的划分但是其作用意义较少,首先来说研究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基于导师门下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或者以实验室为单位的少数群体。狭窄的人际关系圈使得其缺乏畅通的宣泄渠道和心理沟通对象,使得问题越积越严重。其次来说由于渠道有限,使得部分研究生对于自身心理问题的认知了解程度有限,同时也不利于其他人对其心理问题的发觉。

3.压力来源的复杂性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极度复杂性

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受众多压力源影响,同时每一种压力源又涉及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各种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永动机似的压力环,如图1所示:

图1

图1中处于三角顶点位置的情感压力、就业压力和学业压力,每一种压力都能触发处于另外两个角上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会去触发另外两个角上的压力,从而使得整个压力环不断恶性循环,处于中间位置的家庭压力能够单向的引发或是增大处在三角位置的任何一种压力来推动整个压力环的前进。正是这种环环相扣的复杂性使得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通过自身的调节或与朋友沟通来解决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较低,必须求助专业的心理机构通过系统的治疗才能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然而通过有关学者的研究发现,研究生在寻求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时所求助的对象,专业人员仅仅排在第九位。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4.高校诊断和治疗手段落后

高校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普遍提高,但是心理健康治疗手段和诊断手段还是十分落后,很多学校只是思想上重视,但是在具体解决手段上就显得十分落后和业余。很多时候学校的心理健康专业机构通过对一些学生治疗后,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从而给其他想去咨询的同学带来了不好影响,得不到学生的信任,使得学生往往忽略通过学校的途径解决心理问题。这又使得高校负责心理健康方面老师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更加没有心思增加业务技能。

5.极端案例的处理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高校对于在校学生发生以自杀为代表的极端的心理问题事故,没有一个完全正面的态度去面对,总是尽可能快的封锁消息,或者是编造谎言企图欺骗学生。在社会大众普遍对心理问题有一定认识和了解的今天,这种态度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真实消息的封锁使得小道消息、谣言遍传,最后只能是歪曲事实,导致人心惶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造成极其不好的心理打击,因为在这个时间过程中学生看不到学校正面积极的态度,也不知道学校为此做了哪些事情。

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建议

1.继续加大重视程度,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地区高校联合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心,我们要把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相分开,不能把二者简单相等同,就目前的资源来讲,各个学校各自建立具有一定水平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是不可行的,可以探索同一个地区内的部分高校联合起来共建一个高水平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整合,从而有利于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2.正视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极端案例,探索一个合理有效的信息公布机制

单就研究生而论,作为成年人,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极端案例,具有一定的接受程度和自我判别力,因此,应积极探索构建一个合理的信息公布机制可以让学生们知晓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面所做的事情,从而赢得学生的理解。

3.建议建立导师、辅导员负责制

在研究生教育里面,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和研究生的联系极少,更谈不上有任何的沟通,这和目前的环境固然有关,但是我们的辅导员完全可以通过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心里测评工作来及时的掌握一些学生的动态。

研究生导师制,本来可以使得导师和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但是目前的扩招政策使得一个导师有很多学生,众多的学生使得师生间学术的交流时间都十分有限,更何况其他方面的沟通。通过建立导师、辅导员负责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的导师、辅导员更加关心和了解自己的学生,这不光对于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有极大帮助,还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1]王艳,房超.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王建中,金宏章,2007:438.

[2]陈建有,焦平.试论研究生的层级需要[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3]王菊芳,胡学莉,夏广忠.医学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其缓解途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5):116.

[4]Maslow.A.H,A Theory of Human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July,1943.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心理健康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