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2011-09-22 03:42郑喜妹
卷宗 2011年7期
关键词:灵感兴趣作文

摘要:当前小学作文教学面临许多困境,写作课成了许多小学生的苦难之旅。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根本的方法应让学生走入生活,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作文;灵感;兴趣;思维

吕叔湘曾经说过:“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种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活”是作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当前,大部分学生作文的内容脱离生活,普遍存在“假、大、空”现象,习作质量普遍低下。本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对小学生作文教学方法进行摸索尝试,以下我就如何让作文教学“活”起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走进生活,激活写作灵感。

古人云:文思如涌;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都是说文章写得快。这都是灵感的作用。灵感来了,就“下笔如有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灵感思维的培养。生活是写作之源,没有厚实的生活积淀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真实感人的文章。新课程要求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去体验生活,这是作文创新灵感产生的源泉。有了这个大源泉,学生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教师在进行学作指导时,更应该让孩子从体察生活出发,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走出课堂,体验生活。

只有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那么搞好习作训练首先就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需要。 例如在学写有关动植物的作文时,我不是让学生拿起笔来凭空想象,而是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鱼、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等等,并尽可能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的习作不再是无米之炊。又如我校位于闻名中外的妈祖故乡——湄洲岛中部,岛上有融碧海、金沙、绿林、海岩、奇石、庙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20多处,在指导学生写家乡的美景时,我便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带着学生来到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美称的黄金沙滩游览,学生个个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每个学生都会兴趣盎然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仔细的观察之中,并融入了自己的深切体验。在交流时学生个个便能畅所欲言,言之有物。而后,一篇篇描写家乡美景的佳作便应运而生。

2.做生活的有心人

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习惯。为了充实学生的生活,在平日里,我会留一些小课外作业让学生去做,例如:“了解一下你父母的工作情况”、“妈妈是怎样做家务的”、“爸爸的星期天”、“最有趣的一件事”、 “最高兴的一件事”、“难忘的节日”等等。这些小题目,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从而为作文积累素材,使作文内容丰富多彩。

“问渠哪得淸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写作才能常写常新。

二、开展活动,激活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为了丰富学生创作的题材,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把活动的过程记下来。为了丰富学生的创作题材,布置了许多实践活动,如“学做饭”、“大扫除”、“自己洗衣服”,甚至要求学生参加田间的劳动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而且都跟作文练习紧密结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充实了,他们的主观情趣被调动起来了。活动后学生们觉得作文有话可说了,作文兴趣浓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每次作文,学生再也不会为没有什么可写而发愁了。又如学校举行拔河比赛,我在赛前进行精心组织策划,鼓动学生积极参加。在比赛活动过程中,为学生们使劲加油,助威呐喊,使学生兴趣高涨,劲头十足。取得胜利后,他们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回到班上,让学生们各自把拔河比赛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学生通过自己仔细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释放自己的情感,他们都挑出最有趣的情节念给同学们听。同学们的字里行间洋溢出真情实感,充满着欢乐,促使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

三、创设氛围,激活写作思维。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善于为写作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一种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在想象作文《未来的……》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诉苦”:每天早上一起床总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早饭,洗衣服……要是家里安装了电子管家,帮老师定时完成预定的工作,让老师全身心地教书,那该多好啊。学生一听,乐了,纷纷应和着。此时,我趁热打铁: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哪些麻烦,需要些什么来帮你解决呢?教室里刹时“沸腾”起来:“未来我要一辆超级汽车,这汽车有许多先进的地方:汽车里有一样东西,能控制汽车的方向盘。你只要说一声到哪里,它就会自动带你去哪里。它会操纵方向盘,不用你操心。”“我需要一个万能机器人……”“我需要一双神奇的鞋……”……讨论还在进行,这时,我板书了作文题目《未来的……》,说:“同学们,或许我们现在设想的,几十年后都会出现了。现在请你们用手中神奇的笔到未来的世界里去把你想要的东西拿过来吧!”不一会就看见学生们面带笑容,兴趣盎然……这节的作文训练果然成功了!

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打开作文教学的钥匙。“活”这把钥匙,不仅能打开学生作文的灵感、兴趣、思维,也能点燃孩子们的智慧之光,挖掘出更多的知识宝藏,给我们教学以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习作教学三境界--《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09期

[2]李作芳《湖北教育》(教学版)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2007年08期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作者简介:

郑喜妹(1969-),女,福建莆田,汉族,系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第一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小学高级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灵感兴趣作文
如何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灵感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