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探讨

2011-09-27 13:23谢立本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报酬率净收入

谢立本

(肇庆学院 财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

对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探讨

谢立本

(肇庆学院 财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筹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向银行借款筹资成为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如何控制高校银行贷款额度及防范财务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并根据高校之间的差异,定量分析不同高校的风险系数和风险调整折现率,运用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对模型进行改进,使据此作出的财务决策更加科学与稳健。

高校;银行贷款;控制额度;风险评价;风险调整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教育投入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高校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为适应规模扩张的需要,积极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事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但是,部分高校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贷款规模大大超出高校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贷款行为的规范和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文件就高校贷款的指导思想、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和贷款资金的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并给出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对高校控制贷款规模,防范财务风险提供了量化的指引。

上述模型是假设未来的现金流量是确定的,但实际上高校未来现金流量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为了消除不确定性的影响,可引入肯定当量系数的概念对该模型作出调整,使未来不肯定的现金流量变成肯定的现金流量,从而使模型得以改善。然而这种调整方法未考虑各高校之间的风险差异,模型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根据各高校之间的差异,定量分析不同高校的风险系数和风险调整折现率,运用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对模型进行改进,使据此作出的财务决策更加科学与稳健。

一、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介绍

(一)基本思路

高校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未来一定期间内每年具有可用于偿还贷款本息的可偿债资金。在综合考虑未来经费收支增长、资金现值、事业基金中一般基金的余额等因素后,对可偿债资金进行计算并适当调整,即可确定贷款控制额度。高校可据此对自身贷款规模予以合理控制。实际贷款余额占贷款控制额度的比重即为贷款风险程度。比重越大,风险程度越大。高校应将贷款风险控制在合理的程度范围内。

(二)基本设定

1.高校不能因偿还贷款本息而影响现有基本办学能力和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

2.高校事业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呈稳定增长的态势;

3.不考虑非常态的不可预计与不可控制的情况(如获得国家财政重点支持、获得大宗无指定用途捐款等);

4.将高校视为一个整体,不考虑内部各级次的资金分布状况。

(三)贷款控制额度测算方法

1.非限定性净收入的确定。高校的收入来源可分为限定性收入(有指定用途)和非限定性收入(无指定用途)两大类。只有非限定性收入才能作为高校偿还债务本息的资金来源。非限定性收入包括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不含附属中小学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

非限定性收入=(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附属中小学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

高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必须首先确保必要的刚性支出。必要刚性支出包括基本支出(不含科研支出和已贷款利息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必要刚性支出=(基本支出-科研支出-已贷款利息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非限定性净收入=非限定性收入-必要刚性支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计算非限定性净收入时,必须确保非限定性收入与必要刚性支出的口径一致。此外,考虑到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不可能全部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因此,高校可结合实际,按一定比例确定可用于偿债的非限定性净收入。

2.根据高校事业稳定发展的基本设定,进一步设定,非限定性收入与必要刚性支出按同比例增长,则高校的非限定性净收入也将按同样速度递增,具体增长比例应按照审慎性原则确定。

3.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为平衡各年收入与支出中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R0为基数,以n年期同期银行平均贷款利率i为折现率,计算未来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具体方法如下。

(1)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R0=近两年非限定性净收入之和/2;

(2)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

式中,g为设定的非限定性净收入增长率,n为期间数(年),i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4.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由于高校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余额中仍有部分资金可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因此,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加上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的资金(可按一般基金的20%-50%测算),即可测算出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指n年期内累计贷款余额的最大值,不包括已经偿还的贷款):

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资金

5.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假定高校新、旧贷款均需在n年期内全部偿还,则:

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

(四)贷款风险程度评价方法

现有贷款风险指数=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

现有贷款风险程度评估标准如下:

0.8<贷款风险指数≤1,高风险;

0.6<贷款风险指数≤0.8,较高风险;

0.4<贷款风险指数≤0.6,中等风险;

0.2<贷款风险指数≤0.4,较低风险,

0<贷款风险指数≤0.2,基本无风险;

如现有贷款风险指数>1(或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0)时,则表明高校在该期间内暂无贷款能力,不能再增加任何新的贷款。

(五)使用说明

本模型中包含许多设定前提,有关测算结果的准确性视设定条件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而定。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个别收支项目进行适当调整,进而确定本校合理的贷款控制额度,并对自身贷款风险状况进行评价。

二、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改进

前面介绍的模型是假设高校未来的非限定性净收入是可以确知的,但实际上影响高校未来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因素很多。比如高校将来的招生人数、教育事业收费标准和政府教育经费拨款方式等。这些因数都将随着整个教育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高校未来非限定性净收入总会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

为了消除不确定性对高校未来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影响,可以运用两种方法加以解决,一种是调整非限定性净收入法;另一种是风险调整折现率法。前者是缩小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公式的分子,使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减少;后者是扩大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公式的分母,也可以减少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探讨后一种方法,即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风险调整折现率法的基本思路是高风险的项目,应当采用较高的折现率计算净现值。改进后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其中,r是风险调整折现率。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风险调整折现率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r=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其中,无风险报酬率可以根据同期银行平均贷款利率i确定。β是风险系数,不同的高校,β值也不同。预计β值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参照以下因素采取逐项打分加总的办法取值,取值范围在1~2之间。

1.政策因素。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利率政策对高校的影响,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支持程度等。

2.市场因素。包括高校竞争因素和生源市场因素。其中高校竞争因素包括进入国家211工程情况、学术地位、社会认可度预测等;生源市场因素包括招生范围、招生批次、招生增长率、新生报到率、在校生人数、毕业生就业率等。

3.教育质量和管理因素。包括师资力量和水平、生师比、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图书、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等。

三、高校银行贷款额度

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运用实例

A高校和B高校现时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均为1亿元,假定新旧贷款均需在8年期内全部偿还,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的资金均为600万元,8年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年增长率为10%。A高校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为2 000万元,风险系数βA为0.5;B高校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为2 600万元,风险系数βB为1.85。则两高校贷款控制额度和贷款风险评价如下。

(一)改进前的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

A高校: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8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资金=18 970.65+600=19 570.65万元。

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19 570.65-10 000=9 570.65万元。

现有贷款风险指数=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10 000/19 570.65=0.51,属于中等风险。

具体计算见表1、表5。

表1 A高校改进前非限定性净收现值计算表 单位:万元

B高校: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8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资金=24 661.85+600=25 261.85万元。

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25 261.85-10 000=15 261.85万元。

现有贷款风险指数=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10 000/25 261.85=0.4,属于较低风险。具体计算见表2、表5。

(二)改进后的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

A高校:风险调整折现率rA=无风险报酬率+βA(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0.5ⅹ(12%-6%)=9%。

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8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资金=16 674.89+600=17 274.89 万元。

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17 274.89-10 000=7 274.89 万元。

现有贷款风险指数=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10 000/17 274.89=0.58,属于中等风险。具体计算见表3、表5。

表2 B高校改进前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计算表 单位:万元

表3 A高校改进后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计算表 单位:万元

B高校:风险调整折现率rB=无风险报酬率+βA(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1.85ⅹ(12%-6%)=17.1%

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8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资金=15 858.97+600=16 458.97万元。

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16 458.97-10 000=6 458.97万元。

现有贷款风险指数=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8 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10 000/16 458.97=0.61,属于较高风险。具体计算见表4、表5。

表4 B高校改进后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计算表 单位:万元

表5 A、B高校改进前后贷款风险指数计算表 单位:万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改进前,A高校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为 9 570.65万元,现有贷款风险指数为 0.51,属中等风险;B高校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为 15 261.85万元,现有贷款风险指数为 0.4,属较低风险。B高校优于A高校。

改进后,A高校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为 7 274.89万元,现有贷款风险指数为 0.58,属中等风险;B高校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为 6 458.97万元,现有贷款风险指数为 0.61,属较高风险。A高校优于B高校。

无论是A高校还是B高校,改进后的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都比改进前减少,贷款风险指数则比改进前增大。

综上所述,若不考虑未来不确定因素对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影响,可能会乐观估计高校的偿债能力,导致较为偏激的财务决策。因此,高校应该坚持审慎性原则,运用改进后的模型进行测算,并据以制定稳健的借贷计划,使高校的各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54-155.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R].2004-07-13.

[3] 刘振奎.高等学校贷款的风险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29-33.

A Study of Controlling Bank Loans and Models of Risk Evalu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XIE Liben

(Office of Finance Affairs,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526061,China)

With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reform,finance resources have become diversified.Under situations of insufficient investment,loans from bank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fund rais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therefore how to control bank loans to avoid financial risks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than ever before.The paper will mainly introduce how to control the quantity of loans and models of risk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amo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make more stable and scientific decisions for institution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bank loans;quantity control;risk evaluation;risk adjustment

F275.1

A

1009-8445(2011)01-0046-05

(责任编辑:杜云南)

2010-12-16

谢立本(1962-),男,广东肇庆人,肇庆学院财务处高级会计师。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报酬率净收入
浙江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民间养老机构财务估量及风险规避
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机制研究
晋商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巧用Excel计算生活中的内含报酬率
抚松农发行开展贷款风险排查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识别及应对研究
基于R软件对股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财务经理如何做好投资项目评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