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2011-09-28 01:38
中州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基地院校

郭 琰

(中州大学管理学院,郑州450044)

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郭 琰

(中州大学管理学院,郑州450044)

旅游院校如何客观、科学地选择旅游酒店作为长期、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对于确保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最终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平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所构建的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5个二级评价指标,并通过权重反映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给各项指标确定了A、B、C、D四个评价等级,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对目标酒店进行评价、比较。

实习基地;酒店管理;评价指标

一、构建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酒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酒店14237家,营业收入总额1818.18亿元。在酒店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流动性较大而影响酒店服务质量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不少旅游酒店把从旅游院校招收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到酒店实习、就业作为招聘酒店员工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旅游酒店认识到,酒店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持续有效地利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资源,并通过实习过程来选拔优秀的学生,是充实酒店员工队伍的重要方法。争夺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和毕业生,已成为酒店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面对全国各地的高星级酒店纷纷到旅游院校招聘在校学生到酒店实习、就业的火爆形势,旅游院校如何客观、科学地选择旅游酒店作为长期、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对于确保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最终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院校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概括来看,目前旅游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选择酒店作为校外实习基地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选择实习酒店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不少旅游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要么是通过熟人或各种人际关系推荐,要么是旅游酒店直接与院校联系,缺乏对实习单位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样导致实习时才发现,有些酒店在经营管理、用人机制、企业文化、员工生活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进而引起学生不满。一些学生实习时间不长就要求离开实习单位,实习结束后在原单位就业的学生就更少了。一些实习单位也往往利用这一点,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当作降低企业成本的方法,缺乏对实习生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和岗位指导,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没有起到应负的责任。

2.缺乏对实习单位的全面了解

不少旅游院校在选择实习酒店的时候,更多看重的是酒店给学生报酬的高低、待遇的好坏;酒店的地理位置,如是不是大城市;酒店的星级高低等等。而对要选择的实习单位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企业文化、员工激励、工作氛围等了解的较少;至于酒店的发展前景、学生今后有无发展空间和前途几乎没有考虑。导致一些院校与酒店之间的合作是一锤子买卖,往往在一个合作周期结束后就不再合作了。这种短期行为,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都十分不利。

3.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对实习单位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和评价方法的缺陷,导致旅游院校在选择酒店作为学生实习单位的时候缺少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整套相对完整的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

三、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一)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使上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尝试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帮助旅游院校选择更合适的酒店作为长期、稳定的实习单位,从而更好的解决实践教学中的场地、设备、环境、人员和氛围等问题。

围绕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对校外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结合我们20多年来从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5个二级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1.酒店位置

主要通过酒店所处的城市和区位两个二级指标来反映酒店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区位优势,如是否处于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业发达地区等。酒店位置对学生实习的稳定性,毕业以后能否留下来继续工作以及今后的发展有较重要的影响。

2.酒店性质

主要通过单体酒店、酒店集团两个二级指标来反映酒店的性质。随着酒店集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酒店通过各种形式加入到酒店集团来提高酒店的营销、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单体酒店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和就业来说,空间相对较小;而酒店集团由于有数量较多的成员单位,对学生来说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因此,加强与国内、国际著名的酒店集团中的成员单位合作,应该成为旅游院校在选择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时候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3.酒店综合实力

主要通过酒店星级、酒店知名度、酒店管理水平、酒店服务水平、酒店经济效益和企业文化六个二级指标来反映酒店的等级、社会知名度、美誉度、经营管理的状况、酒店服务质量、酒店的凝聚力、酒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酒店经济效益指标主要通过酒店的营业收入、利润率、客房出租率、餐位上座率、员工工资等指标反映。这些指标不仅对酒店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也影响到实习学生的收入水平,同时对能否吸引学生在此就业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酒店的管理水平是旅游院校在选择实习基地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的指标。因为只有管理一流的酒店,才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掌握更优质的服务和更高水平的管理,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酒店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思想和价值观念、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它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思想和心理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小视。因此,旅游院校在选择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的时候还要多了解酒店的企业文化。

4.双方合作性

主要通过校企双方沟通的有效性和对实习学生的安排两个二级指标,反映校企双方在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沟通方面的配合、支持程度,包括对双方签订的协议的认知度。此外,学生在酒店实习时工作岗位的安排情况、员工宿舍的条件、员工餐厅的饭菜质量、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组织等方面对双方能否顺利合作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5.学生

校外实习是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岗位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角,所以,学生对校外实习基地的评价意见,对旅游院校选择校外实习基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中,学生在此单位今后有无发展前途,学生实习时对企业和岗位满意率的高低,实习后留下来就业率的高低等指标,是选择校外实习基地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二)指标体系中权重的确定

1.权重的概念

权重主要反映个体在总体中所占的地位或比重。其所求出的具体数值就是权重值。权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为了体现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中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通过赋予各指标大小不同的数值,区分各指标不同的重要程度,使之达到客观、公正、科学,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权重可以用小数、百分数或整数等形式表示。这里,我们选择用整数的形式表示权重。

2.权重的分配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按照各项二级指标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实习目标、成长的促进影响作用的程度不同,可再进行科学的分配(见表2)。

表2 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表

(三)评价等级、等级系数与评价标准

根据相关的统计理论和校外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经验,我们给各项指标确定了A、B、C、D四个评价等级,对应的等级系数分别为 1.0、0.8、0.6、0.4,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下面,以酒店“区位优势”、“酒店集团”和“酒店知名度”三个二级指标为例,了解它们的评价等级(等级系数)和评价标准(见表3)。

四、结语

旅游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将在我国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旅游教育,将与旅游酒店一起共同完成酒店管理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实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理论与酒店实际的有机结合。本研究构建的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不仅科学、全面,而且符合我国酒店业的实际,抓住了当前旅游院校在校外实习这一环节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该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在旅游院校如何客观、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旅游酒店作为酒店管理专业长期、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超前性的特点,从量化的角度对于目标酒店进行了评价、比较,所以,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但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还需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提高。

表3 酒店“区位优势”、“酒店集团”和“酒店知名度”评价等级(等级系数)及评价标准

[1]林增学,温卫宁.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77-82.

[2]伏六明.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习监控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9(5):68-69.

[3]张雪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9):85-90.

[4]续嵩.旅游管理专业集中顶岗实习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10(8):43-44.

(责任编辑 刘成贺)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for tourism schools to choose hotels as their off- campus internship bases.It can not only help us achieve the training aim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but also offer an employment platform for students.The 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of off-campus internship base for hotel management major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es 5 first-degree and 15 second-degree evaluating indicators and there are four evaluating degrees for each indicator,therefore,we can evaluate and compare hotels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ization.

Key words:internship base;hotel management;evaluating indicator

Constitution and Evaluation of 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of Off-campus Internship Base for Hotel Management Major

GUO Yan
(Management College,Zho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F592

A

1008-3715(2011)01-0026-03

2010-11-30

郭琰(1963—),女,河南郑州人,硕士,中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经济与旅游企业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基地院校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我的基地我的连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