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F-FDG PET/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

2011-09-28 09:48齐景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空泡右肺放射性

齐景伟,李 冬

(长春市中心医院硅谷分院PET/CT中心,吉林 长春130051)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占全部原发性肺癌的2%-14%[1],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2]。其组织学复杂、生长方式各异、影像表现多样,极易发生漏诊和误诊。本文对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BAC患者的PET/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ET/CT在诊断BAC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BAC的诊断准确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BAC患者,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41-73岁,平均54.8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痰中带血、胸痛以及活动气促、发热等。

1.2 检查方法 患者空腹4 h以上,平静状态下静脉注射18F-FDG 259-444 MBq。随后在暗室平卧50-60 min后行PET/CT检查,包括CT检查和发射显像。全身显像范围从头颅至大腿中段。CT成像条件为电压 140 Kv,电流160-200 mA,螺距0.75,层厚5 mm。PET成像采集6-8个床位,每一床位采集10 min,计算机软件处理得到全身三维投射图像及横断、冠状、矢状面断层影像。

1.3 结果判定 对每例患者均有2名富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及核医学医师综合分析PET/CT图像上病灶的部位、边缘、形态、大小、数量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以及PET图像上病灶的放射性分布,对照CT所示肺部病灶部位勾画感兴趣区(ROI),测量SUV值的大小,以SUV>2.5为阳性,SUV<2.5为阴性,结合临床病史确定诊断。

2 结果

2.1 CT图像表现 病灶类型:(1)孤立结节型8例,病灶多位于肺外围,靠近胸膜。其中,右肺上叶2例,左肺上叶 3例,右肺下叶1例,左肺下叶2例。(2)多发结节型4例,双肺弥漫分布粟粒状与结节状致密影,呈三不均匀分布(大小、分布范围、形态不均)。(3)肺炎型6例,双肺多发实变影,累及3个节段以上,实变影呈段或叶分布,多邻近叶间裂,分别见于右肺上叶1例、下叶2例、左肺下叶3例。CT征象:(1)空泡征10例,出现率55.6%;(2)蜂房征7例,出现率38.9%;(3)磨玻璃样密度和晕征5例,出现率27.8%;(4)支气管气相4例,出现率22.2%。(5)血管造影征2例,出现率11.1%。见表1。

表1 18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分型及CT表现

2.2 PET图像表现 孤立结节型SUV平均值为3.63±1.49,3例磨玻璃样病灶无FDG摄取。多发结节型SUV平均值为3.28±0.98,小于5 mm的结节无放射性浓聚。肺炎型实变区有FDG摄取,SUV平均值高于2.5,部分病灶高达8以上,片状及小结节状病灶未见摄取。

3 讨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是肺腺癌中的一个亚型,1999年世卫组织织将其严格定义为沿着肺泡结构鳞片状扩散,没有基质、血管和胸膜膜侵犯的癌肿[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意义的表现为多痰以及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BAC可分为孤立结节型、多发结节型、肺炎型三种种类型[4]。

孤立结节型该型特征性的改变为磨玻璃征、空泡征和晕征,前两者反映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伴有残留的含气肺组织或支气管,晕征反映BAC周围出血、肿瘤细胞侵润以及非出血的炎性病变[5]。本文中空泡征出现率为55.6%,磨玻璃样变及晕征的出现率为27.8%,一般认为磨玻璃样变是肺泡癌的早期征象,病变进展会演变为肺实变。PET/CT示病灶放射性摄取增高,SUV>2.5。

多结节型即癌组织沿肺泡壁生长或多缘性生长,通过肺泡壁及肺泡孔转移,形成结节样或弥漫性生长[6]。较大的结节PET/CT示有放射性浓聚,小结节(<5 mm)无放射性浓聚。

炎性实变型多以肺段或肺叶实变为特征,支气管多扭曲、扩张,有明确分支中断征象,管壁不规则,呈枯枝状改变即枯树枝征;蜂房征表现为纵隔窗实变肺组织部分蜂窝状改变;血管造影征表现为低密度的实变肺组织内见高密度的树枝样分叉的肺动脉血管影。本文中枯树枝征和蜂房征的出现率均为22.2%,血管造影征的出现率为11.1%。PET/CT示实变区内放射性分布不均匀,部分病灶SUV值可达1O以上,片状及小结节状病灶未见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总之,BAC的放射性摄取明显低于其他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故单纯PET诊断BAC的敏感性很低。不论肿瘤大小,只有接近5O%的BAC的SUV值>2.5[7]。由于细支气管肺泡癌放射性摄取程度较低,易出现误诊、漏诊,故应紧密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

[1]吴一龙,蒋国梁,陆舜,等.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之共识[J].循环医学,20O6,6(4):227.

[2]Jackman DM,Chirieac LRJ,anne PA.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a review of the pidemiology,pathology and treatment[J].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26(3):342.

[3]Yousem SA,Beasley MB.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a review of current concepts and evolving issues[J].Arch Pathol Lab Med,2007,131:1027.

[4]Raz DJ,He B,Rosell R,et al.Current concepts in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iology[J].Clin Cancer Res,2006,12:3698.

[5]李毅红,杨 明,丛 粮,等.18F-FDG-PET-CT结合HR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J].武警医学,2008,19(9):805.

[6]赵绍宏,蔡祖龙.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与病理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1):22.

[7]Kim HY,Shim YM,Lee KS,et al.Persistent pulmonary nodular groundglass opacity at thin-section CT:histopathologic comparisons[J].Radiology,2007,245(1):267.

猜你喜欢
空泡右肺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低弗劳德数通气超空泡初生及发展演变特性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水下航行体双空泡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小攻角水下航行体定常空泡外形计算方法
基于CFD的对转桨无空泡噪声的仿真预报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